青龍寺位于山西省稷山縣的馬村境內。寺院始建于唐龍朔二年(公元662年),元代以來多次重修,目前基本保存著元代的格局。 青龍寺內有精美的元代水陸壁畫,這些壁畫匯聚了儒、釋、道三教人物,是不可多得的元代壁畫精品,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龍寺坐北朝南,有二進院落,東西長93米,南北寬74米,占地面積6858平方米。 這是寺院的山門,門票20元。 山門上的匾額很古樸 后方是腰殿(即韋陀殿) 腰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橡,單檐懸山頂,為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重建的。 腰殿四壁與扇面墻前后保存有佛、道、儒三教水陸壁畫156.37平方米。 腰殿的東、西、南三壁為建殿時所繪,北壁部分與扇面墻為明代補繪。 山西人很慷慨,除了永樂寺不允許拍照外,其它的古代壁畫只要不打閃光燈都可以隨便拍。 壁畫中所繪制的屬于佛教的有佛、菩薩、弟子、金剛、羅漢、供養人等、屬道教的有南斗六星神、主電大神眾、主雷大神眾,主風大神眾,主火大神眾、主雨大神眾、五帝神眾,二十八宿神、元君圣母眾、四海龍王眾、天獻副元帥、真武大真君等、屬儒教的有往古為國捐軀的將士、文武功臣、孝子順孫眾、往古賢婦烈女眾等。 (摘自網絡) 這些壁畫人物表情豐富多姿,色彩渾厚,線條流暢,給人予美的視覺享受。 腰殿的后方是大雄寶殿,這座殿重修于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面寬三間,進深四橡,單檐懸山頂。 殿內東、西山墻與前檐墻繪有元代壁畫87.8平方米,其中部分為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所補繪或重裝的。 西壁為彌勒說法圖 下方有剃度圖 東壁為釋迦說法圖 文殊菩薩手持如意 普賢菩薩握著經卷 旁邊配有諸天朝拜圖 青龍寺是個比較小眾的景點,去的游客非常少,對于喜愛古代壁畫的人,這里絕對值得一游。部分文字介紹摘自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