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家好,我是梁醫生。 說到便秘,很多人都是有苦說不出:排便難、大便干、便次少、肚子脹…感覺堵得難受,試過很多辦法,效果卻一般。 今天,梁醫生就跟大家分享一套「便秘按摩操」,通過刺激關鍵經絡、穴位,就能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安全又方便,自己在家就能做。 一. 拍打大腸經 大腸為“傳導之官”,主要功能就是推動體內“糟粕”向外排出。拍打大腸經,有助于通調腸腑。經絡通暢了,排便自然順暢。 中醫認為,“順經為補,逆經為瀉”。多數便秘是大腸燥熱、氣滯難行所致的“實秘”,表現為大便干結、腹部脹滿、噯氣頻作、身熱煩躁、口干口臭、小便黃等,應該逆經拍打以清邪熱; 操作方法:用手掌從肘橫紋外側凹陷處的曲池穴開始,一直拍到食指處的商陽穴,途經手三里、合谷、二間、三間等重要穴位,左右交替拍打36次。 ![]() 這條線路還覆蓋了董氏奇穴中的“其門、其角、其正”三穴,不僅能改善便秘腹脹的情況,對痔瘡也有一定療效。 注意:實熱體質者可用較重力度,逆經拍打;如果是氣血虧虛、陰液不足導致的“虛性便秘”,表現為欲便不能、排便不暢、便后疲乏的,則應改用輕柔手法順經拍打(商陽→曲池)。 二. 推按腹結穴 腹結穴,顧名思義,為腹氣結聚之處。推按此處,有祛濕健脾、理氣調腸之效。 穴位位置:先找到肚臍旁開四寸處的大橫穴,再向下量約1.3寸,這里就是腹結穴的位置。 ![]() 操作方法:雙手拇指放在兩側穴位處,指腹垂直向下稍加用力,向肚臍方向推,然后抬手,重復這個動作,左右各推36次。 推按此處時,常可觸及結節或條索狀的硬塊。堅持推按,把這些燥屎結塊“推開”,大便排出自然會順暢許多。 三. 拍打支溝穴 支溝穴的名字很有意思。「支,通肢。溝,指溝渠。」意思是脈氣行于上肢前臂尺、橈二骨之間,如水過溝渠。 能夠有效疏通三焦氣機,增強腸腑傳導功能,改善便秘癥狀。《針灸神書》有言:“大便閉塞不能通,氣上支溝陽有功。” 穴位位置:手腕背側向手肘的方向走3寸,也就是四個手指頭并起來的寬度,兩骨之間便是支溝穴。 ![]() 操作方法:用掌根交替叩擊左右支溝穴各50次。敲擊時會有明顯的酸脹感向手臂擴散。 四. 按揉天樞穴 天樞穴是大腸經的募穴,同時也是胃經穴位,是中下二焦氣化出入的樞紐,具有調理腸腑,升降氣機,調中和胃,理氣健脾的功效。 不但能募集氣血輸送給大腸,還能讓氣機升降恢復正常,尤其擅長調治便秘。 穴位位置:肚臍旁開2寸,也就是大概三指處,左右各一。 ![]() 操作方法:將手掌掌心貼于天樞穴處,以順時針方向旋轉揉按,每次36 下,操作過程中保持力度柔和、均勻,避免過度用力。 以上四個動作組合起來,就是完整的「便秘按摩操」。它既不需要借助藥物,也不用多花一分錢,每天只需 10 分鐘左右即可完成。多數人堅持練習一周后,會發現腹脹減輕、大便次數增多、間隔時間縮短、排便也較之前順暢。 溫馨提示:本文所述方法適用于一般性便秘人群,如長期嚴重便秘或伴有劇烈腹痛、便血等癥狀,請及時就醫。 |
|
來自: deliahonic > 《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