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特區的由來 “經濟特區”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后的一個新的名詞,從詞面意思來看,是和經濟有關系的。對于經濟特區的政策來說,是以減免關稅等優惠措施為手段,通過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鼓勵外商投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以達促進特區所在國經濟技術發展的目的。當然,經濟特區也會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靈活的經濟措施和特殊的經濟管理體制,并堅持以外向型經濟為發展目標。 我國的經濟特區誕生于70年代末,1979年4月,小平同志首次提出要開辦“出口特區”,這是我國首次提出成立以經濟手段來發展的特區。經過80年代初的發展、90年代的成長,經濟特區的設置標志著我國改革開放進一步發展。從70年代末到90年代,我國大陸地區共設立了7個經濟特區。期間,于1980年3月由“出口特區”改名為“經濟特區”,并在深圳加以實施。按其實質的劃分,經濟特區也是世界自由港區的主要形式之一。 經濟特區的設立 1979年7月,中央同意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出口特區,這四個城市成為了我國經濟特區的雛形。 1980年5月,中央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而且現在的發展勢頭都很猛,特別是深圳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由一個小漁村演變成了一個經濟強市,并且躋身于一線城市行列。 1988年4月,設立海南經濟特區。海南省成為了我國唯一一個省級行政區域為經濟特區的先例。 從1992年起,我國開始加快改革開放后經濟特區模式移到國家級新區,其中上海浦東等國家級新區開始逐步運轉起來,成為我國新一輪經濟改革重要標志。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準霍爾果斯、喀什設立經濟特區。這也是經濟發展由沿海城市轉向內陸城市的標志。 這些經濟特區現在發展怎么樣呢? 1、海南省 海南是我國經濟特區中的唯一一個省級單位,海南也是唯一一個在全省設立的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省陸地總面積3.54萬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島3.39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 海南省位于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相對,東瀕南海與臺灣省相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文萊和馬來西亞為鄰。 海南轄4個地級市,5個縣級市、4個縣、6個自治縣。常住人口944.72萬人。2020年海南省的GDP為5532.39億元。 2、深圳市 深圳市是廣東省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超大城市,國家批復確定的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深圳全市下轄9個區,總面積1997.47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927.9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43.88萬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494.78萬人,常住非戶籍人口849.10萬人。 深圳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國家物流樞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8] 、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并全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水陸空鐵口岸俱全,是中國擁有口岸數量最多、出入境人員最多、車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 深圳市成立于1979年,1980年成為中國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新興移民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被譽為“中國硅谷” 。2020年深圳市的GDP為27670.24 億元。 3、珠海市 珠海是廣東省地級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國家批復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濱海風景旅游城市、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珠海是廣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是廣府人走向海外的重要起航地之一,是中國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之一。 珠海先后榮獲“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級生態示范區”、“中國十大魅力城市”、“中國十佳宜居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生態文明獎”等稱號;聯合國人居中心頒發的“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范例獎”、“中國最具有幸福感城市”。2020年中國100座大中城市可持續發展綜合排名中,珠海已經連續三年位列第一。 截至2020年,珠海市下轄3個行政區(香洲區、斗門區、金灣區),15個鎮,10個街道,5個經濟功能區(橫琴新區、珠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珠海保稅區、珠海高欄港經濟區、珠海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2020年珠海市GDP為3481.94 億元。 4、廈門市 是福建省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游城市。 廈門地處中國華東地區、福建省東南端,是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家物流樞紐、東南國際航運中心、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已成為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范區、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 全市下轄6個區,總面積1700.61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397.8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29萬人,戶籍人口261.10萬人,常住外來人口達221萬人。2020年廈門市的GDP為6384.02 億元。 5、汕頭市 汕頭市是廣東省地級市,潮汕四市之一,汕潮揭都市圈城市之一,是我國第一批設立的經濟特區。汕頭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門戶、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國沿海開放港口城市、中國著名僑鄉,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中國品牌經濟城市。 汕頭市位于韓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鄰揭陽,南瀕南海,與臺灣隔海相望,境內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入海,是中國大陸唯一擁有內海灣的城市。 汕頭全市下轄6個區、1個縣,總面積2198.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66.48萬人。2020年汕頭市的GDP為2730.58 億元。 6、喀什地區 喀什地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下轄的地區。喀什地區地處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北地區,新疆西南部。喀什作為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國際商埠;還是新疆唯一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集中體現了維吾爾族民俗風情、文化藝術、建筑風格及傳統經濟的特色和精華。 2010年,喀什經濟開發區被批準為經濟特區,是經濟特區中的唯一一個地區。 喀什東臨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北與柯坪縣、阿瓦提縣相連,西北與阿圖什市、烏恰縣和阿克陶縣相連,東南與皮山縣相連,西部與塔吉克斯坦相連,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 喀什地區共轄1個縣級市、10個縣、1個自治縣,總面積16.2萬平方千米,總人口463.38萬。2020年喀什地區GDP為1130.2億元。 7、霍爾果斯市 霍爾果斯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縣級市,地處中國西部邊陲,與哈薩克斯坦接壤,西承中亞五國,東接內陸省市。 2006年,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同設立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成為全球首個跨境自由貿易區,總面積5.28平方公里,其中中方區域3.43平方公里,哈方區域1.85平方公里。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準霍爾果斯設立經濟特區,成為了我國唯一一個經濟特區中的縣級市。2020年霍爾果斯的GDP為近60億元。 建立經濟特區的意義 可以利用外資引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可以利用外商銷售渠道,適應國際市場需要和慣例,從而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有利于引進先進技術,了解世界經濟信息;有利于學習現代經營管理經驗,培訓管理人才;可以擴大我們走向世界的通道,開辟世界了解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窗口。 我們也能看到,這些經濟特區取得的成果,有效地帶動了全國經濟的發展。 圖文部分引用于網絡,未經允許,請勿直接轉載! |
|
來自: acerbookstore > 《經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