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鎮-2024年4月御窯廠遺址御窯博物館
貴陽張老者,參觀日期:2024年4月18日
御窯博物館,位于江西省景德鎮市珠山區珠山中路187號,成立于1998年11月18日,前身為景德鎮官窯博物館,2013年1月更名為現名,隸屬于景德鎮御窯博物院。博物館毗鄰御窯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筑面積10400平方米,館藏以元、明御窯瓷器為主,包含元青花五爪龍紋圍棋罐、明宣德青花蟋蟀罐等孤品及修復文物,部分展品曾獲2001年全國博物館精品陳列提名獎。
御窯博物館,1982年起在珠山區域發掘大量窯址遺物,修復官窯瓷器千余件。2003年珠山御窯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7年遺址保護棚對外開放,展示明代窯爐、瓷器掩埋坑等遺跡。2016年新館建設啟動,2021年5月復建完成,現為展示御窯考古成果與明清陶瓷文化的重要場所。
探索景德鎮的陶瓷文化,御窯博物館是您不可錯過的目的地。這座博物館,原名景德鎮官窯博物館,以其獨特的線狀磚拱結構聞名,被譽為全國最美博物館之一。
御窯博物館,《大明王朝極盛期官窯展》被評為2001年度全國博物館精品陳列提名獎。該館是古陶瓷研究者、收藏愛好者和廣大觀眾了解景德鎮御窯發展歷史和藝術成就,領略景德鎮御窯瓷器絕世風彩的好場所,被專家們譽為當今世界研究、鑒賞景德鎮御窯瓷器的“天下第一館”。
御窯博物館,陳列設計采用通道連體展柜和單個展柜的布局,展柜使用淡灰墻布,根據展品不同形狀,制作配套支架和器托,并加上燈光投影。每件展品配有中、英文說明牌,均配有輔助照片。
御窯博物館庫藏著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考古修復的元、明、清官窯落選貢品瓷千余件。
藏品有1470件(套),其中珍貴文物421件(套)。
御窯博物館收藏在該館內的藏品大多為孤品、絕品,其中有元青花五爪龍紋圍棋罐、明洪武釉里紅地白蓮紋大碗、明永樂白釉三壺連通器、明宣德青花五爪龍紋蟋蚌罐、明宣德斗彩蓮池鴛鴦紋盤、明成化素三彩鴨熏。
紅磚拱門里的千年窯火和斑駁瓷片,御窯博物館尤為特別的是,藏品都為陶瓷殘缺品或者修復件。這些“不完美”的文物,深刻記錄著景德鎮“千年瓷都”窯火不息的傳奇,保存了許多被歷史塵埃遮蔽的文明細節。
御窯博物館近1470件(套)展品,多出土于數百年前的“皇家瓷廠”明清御窯廠。傳世的瓷器是文明,埋藏在地下的碎瓷片也是文明。博物館就是要把這些曾經沉睡在地下碎瓷片的文明展示出來。
碎瓷片蘊含豐富信息,而且相比傳世品更利于開展科學技術檢測,對了解古代制瓷工藝、原料和配方有關鍵性作用。
這里是元、明、青三代的皇家瓷廠,御窯博物館就在遺址公園里面。可以去看看北麓遺址和其他幾處考古遺址。
獲得建筑界奧斯卡獎的御窯博物館,拍照巨美,還有展覽可以看。如果喜歡拍照,建議日落前2小時到達,日落和夜景都很美。
御窯之下,文藝復興。 天青煙雨,落花時節。
御窯,皇家專供。瓷器文化之巔峰。 用現代科技修復并縫合瓷片,即復興了文化,也重塑了歷史。
無數個修復好的歷朝歷代的藝術佳作陳列于此,每一珍藏亦是一段滄桑過往。
瓷器之美, 藏于細節, 質堅色純, 形整紋細。 瓷藝之雅,
室外桃園, 靜謐之美, 盡在其中。
瓷器靜放, 如花盛開, 凝聚時光, 傳承匠心, 素雅淡妝,
在光影交錯間, 美得令人心動。
御窯博物館平面呈“亞”字型,為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的窯洞式建筑,明、暗層共六層。氣勢雄偉,具有江南古建的風格,頂層可眺望市區全景。
御窯博物館,建筑的設計之美——線條簡約、極具視覺沖擊力的巨型建筑集群。紅磚砌成的窯洞造型背映藍天聯排矗立,仿佛時空隧道,帶人穿越千年,遙想這片土地曾上演的窯火盛況。隨手一拍,都是高級感十足的幾何大片。
御窯博物館的設計創意源于傳統柴窯的外觀,建材使用了90萬塊老窯磚,整體建筑與周邊自然和人文環境渾然一體,成為景德鎮著名網紅打卡地。2017年在法國戛納舉行的未來建筑頒獎典禮上,榮獲“最佳文化建筑”獎。
館外有水域,與紅磚墻面相得益彰,水面猶如鏡子,襯托博物館的“美貌”。晚上,當夜燈亮起,水池和燈光交相映輝,更加驚艷。
御窯博物館,由朱锫設計。
用8個拱券組成博物館,延綿成山,幾處院落瀲滟為水。景德鎮“因窯而生,因瓷而盛”,人們遠道而來,依山建窯,擇水筑宅,終身勞作。建筑外形,與此呼應。
不同于羅馬拱券,非簡單幾何形,而是復雜雙曲面,靈感源自當地柴窯,以舊窯磚錯位手砌,東方色彩濃郁。
建筑整體伏地之姿,謙遜之態,與外和諧;八個單體若即若離,虛實相涵,于內融洽。有徐再恩詩:“水深水淺東西澗,云去云來遠近山。”
的幾分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