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6日,國民政府為應對淞滬會戰爆發后的嚴峻戰局,以"集中兵力、強化機動"為原則,對各軍進行整編擴充。至同年12月底,短短五個月內增設21個集團軍,構建起以集團軍為戰略核心的作戰體系,實現了從單一師級作戰向多兵種協同作戰的轉型?。其各集團軍實況如下: ![]() 第一集團軍,1937年8月在河北成立,其前身為第29軍,轄第59軍、第68軍、第77軍等部。 總司令 宋哲元,山東樂陵人,西北軍老五虎之一,宋哲元派首領,華北地區實力派人物。 ![]() 第二集團軍,1937年8月在河南成立,其前身為豫皖綏靖公署,10月裁撤,后以第二十六路軍為基礎,于山西再次成立,轄第30軍、第42軍等部。 總司令 劉峙(1937年8月任),江西吉安人,中央軍五虎將之一,1937年平漢路戰役中因未戰先逃獲"長腿將軍"惡名,抗戰表現大幅下滑。 總司令 孫連仲(1937年10月任),河北保定人,西北軍新五虎之一,孫連仲派首領。以臺兒莊戰役而聞名。 ![]() 第三集團軍,1937年8月在河南成立,其前身為第三路軍,轄第12軍、第55軍、第56軍等部。 總司令 韓復榘,河北霸縣人,西北軍新五虎之一,韓復榘派首領,山東地方實力派,1938年1月以“違抗命令,擅自撤退”等罪在漢口槍決。 ![]() 第四集團軍,1937年8月在福建成立,前身為駐閩綏靖公署。 總司令 蔣鼎文,浙江諸暨人,中央軍五虎將之一,后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西安行營主任,主導西北防務。 ![]() 第五集團軍,1937年8月在湖北成立,前身為豫鄂陜邊區綏靖公署。 總司令 顧祝同,江蘇漣水人,中央軍五虎將之一,后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兼江蘇省政府主席,統籌東南戰場。 ![]() 第六集團軍,1937年8月在山西成立,由晉綏軍組成。 總司令 楊愛源,山西五臺人,晉軍十三太保之一,閻錫山嫡系,統轄晉西南防務。 ![]() 第七集團軍,1937年8月在綏遠成立,其前身為第35軍。 總司令 傅作義,山西臨猗人,晉軍十三太保之一,以防守戰術著稱,1933年率部參與長城抗戰,重創日軍;1936年奇襲百靈廟,取得"綏遠抗戰"首捷,奠定其抗日名將地位。抗戰期間逐步脫離閻錫山體系,最終發展成為華北地區最具實力的軍事領袖之一。 ![]() 第八集團軍,1937年8月在浙江成立,其前身為蘇浙邊區綏靖公署。 總司令 張發奎,廣東韶關人,原粵軍頭目,現依附于陳誠。淞滬會戰時指揮浦東防線。 ![]() 第九集團軍,1937年8月在江蘇成立,其前身為京滬警備總司令部,轄第4軍、第8軍、第39軍、第74軍等部。 總司令 張治中(1937年8月任),安徽巢縣人,中央軍八大金剛之一,指揮淞滬會戰初期作戰。 總司令 朱紹良(1937年10月任),江蘇武進人,中央軍將領,后任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統籌西北防務。 總司令 顧祝同(1937年12月任) ![]() 第十集團軍,1937年8月在浙江成立,其前身為浙閩贛皖邊區綏靖公署。 總司令 劉建緒,湖南醴陵人,湘軍何鍵派二號人物,后在蔣介石扶持下逐漸脫離何鍵。 ![]() 第十一集團軍,1937年8月在江蘇成立,由桂軍組成。 總司令 李品仙,廣西蒼梧人,新桂系骨干,抗戰期間參加過淞滬會戰、徐州會戰,1940年后主政安徽推行反共政策。 ![]() 第十二集團軍,1937年8月在廣東成立,其前身為第四路軍。 總司令 余漢謀,廣東高要人,粵軍頭目,陳濟棠舊部,六一事變后投蔣。抗戰初期負責廣東防務,1938年廣州失守后遭輿論抨擊,后組織粵北會戰遲滯日軍。 ![]() 第十四集團軍,1937年8月在河北成立,其前身為豫皖鄂邊區綏靖公署。 總司令 衛立煌,安徽合肥人,中央軍五虎將之一,曾在忻口戰役重創日軍華北主力,1943年任中國遠征軍司令,收復滇西緬北,獲“常勝將軍”稱號。 ![]() 第十五集團軍,1937年9月在江蘇成立,初轄第十六軍團、第十七軍團、第十八軍團及第16軍等部。 總司令 陳誠(1937年9月任),浙江青田人,中央軍五虎將之一,土木系首腦。 總司令 羅卓英(1937年11月任),廣東大埔人,土木系二號人物。 ![]() 第十七集團軍,1937年9月在寧夏成立,其前身為原第十五路軍。 總司令 馬鴻逵,甘肅河州人,回族,寧馬首領,寧夏地方實力派。 ![]() 第十八集團軍,1937年9月由第八路軍改稱。 總司令 朱德,四川儀隴人,中共核心領導人之一,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開國元帥。 ![]() 第十九集團軍,1937年9月在江蘇成立。 總司令 薛岳,廣東韶關人,原粵軍張發奎派骨干,現依附于陳誠。他在抗戰時期開創天爐戰法殲滅日軍10萬余人,獲美軍自由勛章,被稱"抗日戰神"。 ![]() 第二十集團軍,1937年9月在河北成立。 總司令 商震,原籍浙江紹興,生于河北大城,原晉軍頭目,1931年脫離晉綏軍系統。 ![]() 第二十一集團軍,1937年9月在江蘇成立。 總司令 廖磊,廣西陸川人,新桂系骨干。淞滬會戰期間率部死守大塘防線,重創日軍6000余人;后轉戰大別山創建抗日根據地,任安徽省主席時嚴懲貪腐、整飭軍紀,被白崇禧譽為"廣西軍人之冠"。 ![]() 第二十二集團軍,1937年9月在陜西成立。 總司令 鄧錫侯,四川營山人,川軍保定系首領,抗戰勝利后在川軍中被視為領袖。 ![]() 第二十三集團軍,1937年12月在江蘇成立,其前身為第六路軍。 總司令 劉湘(1937年12月任),四川大邑人,川軍速成系首領,四川地方實力派,抗戰初期,他慷慨陳詞,力主抗日,并率領30萬川軍出川作戰,1938年1月在漢口病逝。 總司令 唐式遵(1938年1月任),四川仁壽人,川軍速成系骨干,劉湘親信,因作戰風格保守獲"唐二瘟"外號。 以上計21個集團軍(缺第13、第16集團軍),除第5集團軍外,全部投入抗日戰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