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揚草是一種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 ![]() 植物類型:大戟科、大戟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形態(tài)描述:莖自中部向上分枝或不分枝,被褐色或黃褐色粗硬毛;葉對生,披針狀長圓形、長橢圓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 花序多數(shù),于葉腋處密集成頭狀,蒴果三棱狀,被短柔毛;種子近圓形,棱面數(shù)個縱槽;花果期6~12月。夏季開淡綠色或紫色小花,漿果卵狀三棱形。 生長環(huán)境與分布 · 原產(chǎn)地:中美洲。 · 分布范圍:廣泛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地區(qū);中國浙江、廣東、廣西、海南、江西、湖南、湖北、福建、臺灣、四川、云南等省區(qū)均有分布。 · 生長環(huán)境:飛揚草適生于濕潤或稍干旱的環(huán)境,生長在旱作物地上,亦生長在荒地、山坡、村邊和路旁,多見于砂質(zhì)土壤上。 ![]() 藥用價值 · 性味:微苦、微酸,涼。有小毒。 ·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止癢、通乳。 · 主治: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腸炎、腸道滴蟲、消化不良、支氣管炎、腎盂腎炎等。外用可治濕疹、皮炎、皮膚瘙癢。 · 用法:臨床入藥可以煎湯服用,外用適量,可以用鮮品搗爛敷于患處或者煎湯外洗。 · 化學成分:全草含黃酮甙類(如黃鼠李甙、槲皮甙)、三萜類化合物(如蒲公英酮、蒲公英醇)、肌醇、沒食子酸等。 其他用途 · 飼料:飛揚草是牛、羊等草食性動物的食品,其內(nèi)在的養(yǎng)分為草食動物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 · 生態(tài):飛揚草能夠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氮氣等多種物質(zhì),達到凈化空氣的效果。同時,它還能固定大量的土壤,避免水土流失,保護資源。 使用注意事項 · 飛揚草有小毒,使用時需注意劑量,避免過量使用。 · 孕婦及脾胃虛寒者不建議使用飛揚草。 · 在使用飛揚草治療疾病時,建議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安全有效。 飛揚草是一種具有多種藥用價值的植物,在中醫(yī)臨床上有著廣泛的應用。 同時,它還具有生態(tài)和飼料價值,是一種值得開發(fā)和利用的植物資源。然而,在使用時需注意其毒性和使用禁忌,以確保安全有效。 飛揚草作為一種藥用植物,在中醫(yī)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以下是對其藥用價值的詳細介紹: 主要成分 飛揚草含有黃酮甙類、三萜類化合物、肌醇、沒食子酸等多種化學成分,這些成分賦予了它獨特的藥用價值。 ![]() 藥用功效 1. 清熱解毒:飛揚草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腸炎等腸道感染性疾病。 2. 利濕止癢:飛揚草還具有利濕止癢的作用,可用于治療濕疹、皮炎、皮膚瘙癢等皮膚疾病。其煎湯外洗或搗爛敷于患處,能有效緩解皮膚瘙癢和炎癥。 3. 通乳:飛揚草還有通乳的功效,對于哺乳期婦女乳汁不通或乳汁稀少的情況,適量使用飛揚草可起到催乳的作用。 臨床應用 1. 治療腸道疾病:飛揚草可用于治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腸道感染性疾病。臨床上,常將飛揚草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2. 治療皮膚疾病:飛揚草對于濕疹、皮炎等皮膚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其煎湯外洗或搗爛敷于患處,可迅速緩解皮膚瘙癢和炎癥。 3. 催乳:對于哺乳期婦女乳汁不通或乳汁稀少的情況,適量使用飛揚草可起到催乳的作用。可將飛揚草煎湯服用,或與其他催乳藥物配伍使用。 ![]() 使用注意事項 1. 劑量控制:飛揚草有小毒,使用時需注意劑量控制,避免過量使用導致中毒。 2. 孕婦慎用:飛揚草性寒,孕婦應慎用,以免影響胎兒健康。 3. 過敏者禁用:對飛揚草過敏者禁用,以免引起過敏反應。 4. 遵醫(yī)囑:在使用飛揚草治療疾病時,建議遵醫(yī)囑進行,以確保安全有效。 綜上所述,飛揚草作為一種藥用植物,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癢、通乳等多種藥用價值。然而,在使用時需注意其毒性和使用禁忌,以確保安全有效。如有需要,請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 ![]() 飛揚草在配伍應用方面十分廣泛,常與其他中草藥搭配使用以增強療效。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配伍應用: 1、與馬齒莧配伍 · 功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癢。 · 應用:適用于濕疹、皮炎等濕熱型皮膚病。將飛揚草和馬齒莧各適量,加入清水煎煮15分鐘后,待藥液溫熱時,用紗布將藥液涂抹于皮損處,每日2-3次。 2、與苦參配伍 · 功效: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 應用:適合用于調(diào)理慢性蕁麻疹等難以根治的皮膚病。將干燥的飛揚草和苦參以1:1的比例煮水,涼至適合溫度后泡洗全身,能有效緩解癥狀。泡洗后記得用清水洗凈皮膚,避免藥液殘留。 3、與白鮮皮配伍 · 功效:祛濕解毒、抗過敏。 · 應用:能夠改善濕疹反復發(fā)作及頑固性瘙癢問題。將飛揚草和白鮮皮各取約30克,加水煎煮后用于洗浴,能夠有效祛濕并緩解皮膚不適癥狀。 4、與金銀花配伍 · 功效:增強清熱解毒作用。 · 應用:適用于癰腫瘡毒、咽喉腫痛等熱毒較重的疾病。將飛揚草與金銀花搭配使用,可以增強清熱解毒的效果。 5、與蒲公英配伍 · 功效:增強抗菌消炎作用。 · 應用:對于一些風濕性疾病,如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飛揚草與蒲公英搭配使用能夠更好地減輕關節(jié)疼痛和腫脹,改善關節(jié)的活動功能。 同時,兩者搭配還可用于治療一些感染性疾病,如腸炎、尿路感染等。 6、與王不留行配伍 · 功效:增強通乳作用。 · 應用:對于產(chǎn)后乳汁不通的婦女,飛揚草與王不留行搭配使用能夠更好地促進乳汁的分泌,幫助產(chǎn)婦順利地進行母乳喂養(yǎng)。 7、與地榆配伍 · 功效:增強止血作用。 · 應用:對于一些外傷出血、便血、崩漏等疾病,飛揚草與地榆搭配使用能夠更好地止血,促進傷口的愈合。 8、其他配伍 · 治療細菌性痢疾、急性腸炎:可使用飛揚草2~10兩,水煎后分次口服。 · 治療慢性氣管炎:可使用鮮飛揚草4兩、桔梗3錢,水煎2次,每次煎沸2小時,過濾后兩次濾液混合濃縮至60毫升,加白糖適量,每次服20毫升,每日3次。 · 治療濕疹:還可將飛揚草與其他草藥如黑面葉、毛麝香等煎煮后坐浴、濕敷或外涂。 · 治療腳癬:可使用飛揚草330克,白花丹220克,小飛揚、烏桕葉、五色梅、扛板歸各110克,水煎2次后過濾去渣,濃縮成1000毫升,搽患處。 在使用飛揚草進行配伍應用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劑量控制:飛揚草有小毒,使用時需注意劑量控制,避免過量使用導致中毒。 2. 藥物相互作用:在使用飛揚草與其他藥物配伍時,應注意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避免產(chǎn)生不良反應。 3. 個體差異:不同人群對飛揚草的耐受性和反應性可能存在差異,因此在使用時需要根據(jù)個體情況進行調(diào)整。 4. 遵醫(yī)囑:在使用飛揚草治療疾病時,建議遵醫(yī)囑進行,以確保安全有效。 飛揚草在配伍應用方面十分廣泛,常與其他中草藥搭配使用以增強療效。 ![]() 在使用時需要注意劑量控制、藥物相互作用以及個體差異等因素,以確保安全有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