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瓚《水竹居圖》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倪瓚(1301一1374年),初名珽,字元鎮,號云林子、幻霞子、荊蠻民、經鋤隱者等。元末明初常州無錫(今江蘇元錫)人。工詩畫,與黃公望、王蒙、吳鎮并稱“元四家”。著有《清悶閣集》。其絕句代表作有:《題竹圖》、《梅竹》、《秋容軒》、《次韻春雨》、《清明后題》、《題宋仲溫竹枝》、《二月十五日雨作》、《用潘子素韻題柯敬仲墨竹二首》、《題畫竹十一首》等。“愛殺山人清致,縱橫淡寫秋聲”、“春風夜月無蹤跡,化鶴誰教返故鄉”、“不用田疇三日雨,已輸?稏十分秋”、“依微野徑泉侵盡,風落桐花遠思生”、“春物闌珊成底事,半江疏雨暮潮生”、“小窗夜月留清影,想見虛心不俗人”、“寒食清明看又近,滿川煙雨亂鳴蛙”、“何人識得黃花老,弄翰同歸粉墨囊”、“貌得兩枝初雨后,可憐清興屬幽人”等名句傳頌至今。 墨竹 明月臨虛幌,疏篁舞翠鸞。 獨吟苔石上,霜葉媚天寒。
雨過黃陵廟,風生渭水波。 當時卸帆處,苔石倚喬柯。
春洲菰蔣綠,江水似空虛。 望山以高詠,意釣不在魚。
園林夏雨歇,旭日照蒼苔。 誰見竹亭里,孤坐興悠哉。
規模虎兒早歲,未窺北苑入神。
舟泊溪流曲曲,鳥啼煙樹重重。 獨思白鶴遺址,好居五老云峰。
黃陵廟前雨過,邯鄲谷口風生。 愛殺山人清致,縱橫淡寫秋聲。
遙接太湖惘然,尚留赤壁圖景。 越來溪水東西,香雪寒梅飄影。
一望洞庭秋水,相逢南浦孤篷。 江千有興騷客,閑居久釣漁翁。
誰覓云溪佳處,渚花汀竹迷藏。 去鶴原邊倚杖,浮鷗波上鳴榔。
水影山容黯淡,云林細筱蕭疏。 誰見重居寺里,雪晴沙際吟馀。 為曾高士畫湖山舊隱 厭聽殘春風雨,卷簾坐看青山。 波上鷗浮天遠,林間鶴帶云還。
映水五株楊柳,當窗一樹櫻桃。 灑埽石間蘿月,吟哦琴里松濤。 其二 山鳥下窺窗牖,春風時過柴門。 避世何須鄭谷,作書巳絕巨源。 春雨 春雨蕭條獨掩扉,庭柯徑筱綠依依。 莫思南渚停舟處,煙柳垂陰滿釣磯。
十月江南未隕霜,青楓欲赤碧梧黃。 停橈坐對西山晚,新雁題書已著行。 墨梅 幽蘭芳蕙相伯仲,江梅山礬難弟兄。 室里上人初定起,靜看明月寫敷榮。
竹里梅花淡泊香,映空流水斷人腸。 春風夜月無蹤跡,化鶴誰教返故鄉。
煙雨空濛遠樹齊,人家樹底自成蹊。 只因二月吳松尾,渚際維舟聽竹雞。
江上白蘋風起波,冷紋縈碧暮煙和。 織成一幅鴛鴦錦,零落紅衣遠恨多。
望中煙草古長洲,不見當時麋鹿游。 滿目越來溪上水,流將春夢過杭州。
疏疏梅雨橘花香,寂寂桐陰研席涼。 怪底林間金彈子,枇杷都熟不知嘗。
聽雨樓中也自涼,偶停筆硯靜焚香。 君來為煮嵇山茗,自洗冰甌仔細嘗。
樓閣參差霞綺開,峰巒重復水縈回。 赤闌橋外垂楊下,步月吹笙向此來。
二月江水清接天,楊柳隔江搖綠煙。 一夜愁心似春雪,隨風舞影落君前。
醉喚吳姬舞蹋筵,風闌花陣亦回旋。 愁生細雨寒煙外,詩在青蘋白鳥邊。
紫燕低飛不動塵,黃鸝嬌小未勝春。 東風綠遍門前草,暮雨寒煙愁殺人。
碧花翠蔓引牽牛,叢竹黃葵意更幽。 不用田疇三日雨,已輸?稏十分秋。
本朝畫竹高趙李,慚愧后來無寸長。 下筆能形蕭散趣,要須胸次有筼筜。
曉夢盈盈湘水春,翠虬白鳳照江濱。 香魂莫逐冷風散,擬學黃初賦洛神。
宋諸王孫釋大云,清詩多為雪精神。 誰言一點金壺墨,解寄湘江萬里春。
落盡幽花出一枝,愛宜男草近清池。 水仙惟數彝齋趙,夏卉芳妍爾更奇。
黯黯春云映戶輕,綠蕪斜日忽開晴。 依微野徑泉侵盡,風落桐花遠思生。
長江秋色渺無邊,鴻雁來時水拍天。 七十二灣明月夜,荻花楓葉覆漁船。
渥洼龍種思翩翩,來自元貞大德年。 今日鷗波遺墨在,展圖題詠一悽然。
逸筆縱橫意到成,燒香弄翰了馀生。 窗前竹樹依苔石,寒雨蕭條待晚晴。
畫圖常識春風面,云霧衣裳楚楚裁。 為問人間春幾許,石欄西畔牡丹開。
南湖春水碧于天,夢作沙鷗狎釣船。 綠樹拂檐風雨急,覺來依舊北窗眠。
檐前幽鳥自相呼,池上紅蕖映綠蒲。 五月夜涼如八月,一窗風雨夢南湖。
坐看青苔欲上衣,一池春水靄馀暉。 荒村盡日無車馬,時有殘云伴鶴歸。
小盤承露凈鉛華,玉露依稀染碧霞。 弱質幽姿娛我老,傍人籬落蔓秋花。
畫竹清脩數宋君,春風春雨洗黃塵。 小窗夜月留清影,想見虛心不俗人。
煙雨蕭蕭墨未乾,幽禽枝上語春寒。 玄元館里多筠石,飯飽臨池自在看。
煙雨山前度石湖,一奩秋影玉平鋪。 何須更剪松江水,好染空青作畫圖。
山色微茫好放船,秋渠野水夕陽邊。 西風更灑菰蒲雨,羨爾沙鷗自在眠。
泖云汀樹晚離離,飲罷人歸野渡遲。 睡起香銷金鵲尾,獨聽疏雨打窗時。
風軒紅杏散馀霞,堤草青青桃欲花。 寒食清明看又近,滿川煙雨亂鳴蛙。
梓樹花開破屋東,鄰墻花信幾番風。 閉門睡過兼旬雨,春事依依是夢中。
海中鐵網珊瑚樹,石上銀鉤翡翠梢。 烏夜亂啼江月白,檀欒飛影下窗坳。 其二 江邊樹影墨模糊,江上青山日欲晡。 野思悵然無晤語,時來臨水照眉須。 用潘子素韻題柯敬仲墨竹二首 古木幽篁春淡淡,斜風細雨石蒼蒼。 何人識得黃花老,弄翰同歸粉墨囊。 其二 吳松江水似荊溪,只欠山光落酒卮。 古木幽篁無限思,西風吹鬢影絲絲。
瑯玕節下起秋風,寒葉蕭蕭煙雨中。 贈子仙壇翠鸞帚,杏林春掃落花紅。 其二 阿儂渡江畏風波,聽渠聲唱竹枝歌。 淇園青青淇水綠,不似瀟湘煙雨多。 其三 野店枯槎何處園,千花羞澀不成妍。 竹枝裊裊春風惡,臥看歸鴻水拍天。 其四 落落長松生夏寒,莓苔樗散共盤桓。 王謝家庭多玉樹,依然猶是晉衣冠。 其五 雨后池塘竹色新,鉤簾翠霧濕衣巾。 為君寫出團欒影,喜比他鄉見似人。 其六 斑斑石上蘚紋新,陰落先生烏角巾。 貌得兩枝初雨后,可憐清興屬幽人。 其七 為寫新梢十丈長,空庭落月影蒼蒼。 王君胸次冰霜潔,剪燭談詩夜未央。 其八 舟過松陵甫里邊,幽篁古木尚蒼然。 何人得似王徵士,靜看輕鷗渚際眠。 其九 逢著鄉人朱伯亮,朱弦披拂共南薰。 硯池雨過添新漲,特為濡毫寫墨君。 其十 右臨青嶂左澄江,未覺羲皇遠北窗。 安得茅君酒斟酌,幽人許致玉瓶雙。 其十一 喬木叢篁倚石苔,故家遺業總成灰。 二喬憶嫁周公瑾,尚有枝孫氣不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