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則建中 “建中”即恢復中焦脾胃功能的意思。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若中焦虧虛,則氣血不足,人會乏力、怕冷、腹痛、心慌、體倦,這是“虛”的根源。 小建中湯重用飴糖,溫補脾胃津液與陽氣;桂枝、生姜溫助脾胃運化;芍藥、甘草酸甘化陰,補陰液且緩急止痛;大棗補益氣血。 全方不猛補,而是漸復中焦功能,脾胃強健則氣血自生,如同滋養土壤以育莊稼,從根本改善虛損 寒則理中: 中焦虛寒,如同鍋底無火,脾胃陽氣不足,食物難化,出現腹涼腹瀉、食涼胃痛、吐清水等癥。 理中湯以干姜為核心,直溫脾胃陽氣,如添柴生火;人參補元氣,助脾胃發力;白術燥濕健脾,清除濕寒以聚火力;甘草調和諸藥并護脾胃。 四藥相配,專攻中焦寒邪,寒散陽復,則腹涼、腹瀉、胃痛等癥自消。 陷則補中: “陷”指中氣下陷。脾氣主升,如托舉器,能升提氣血、托固臟腑。中氣虛極,托舉無力,氣血難升反降,引發腹部墜脹、便溏不暢、飯后胃脹、乏力氣短,甚至臟器下墜。 補中益氣湯以黃芪為主力,補氣兼升提;人參、白術、甘草補脾胃,筑牢中氣根基;柴胡、升麻助氣血上升;當歸養血,使氣有血托而升穩。 諸藥合用,既補中氣又升舉下陷之氣,如繃緊松繩,中氣足則托舉力復,墜脹、乏力等癥自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