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 。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 ![]() 本期嘉賓:邱俊標 ![]() 邱俊標:中華詩詞學會網站審稿編輯,廣東省文化學會詩詞文化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和特聘詩詞講師,廣東中華詩詞學會創作與研究工作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時代詩詞研究院研究員,東莞市詩詞楹聯學會副會長;《詩界》雜志副主編;《英子評詩》平臺之《漢英譯藏》欄目主持人;曾多次擔任全國性詩詞比賽評委。獲得“2023年度粵港澳大灣區中華詩詞文化貢獻者”“長青詩社優秀詩教教師、先進個人”“東莞市詩詞教育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 暑天湖行 鄧學輝 綠云修竹徑,紅日半湖蓮。 愛晚亭中坐,和蟬共柳煙。 邱俊標點評:暑天的湖行,恍如一幅流動的畫。“綠云修竹徑”起筆便見清潤,修竹如堆疊的綠云,把暑氣濾得輕軟;轉望湖面,“紅日半湖蓮”又添幾分暖艷,陽光斜照,荷葉田田只露半湖,留些空白給風與影。而后轉入亭中閑坐,“愛晚亭”三字自帶幽意,蟬聲入耳時,恰與柳煙纏成一團 —— 不是喧囂,反成了暑日里的清供。全詩無一字寫 “熱”,卻以綠、紅、碧、煙的層次,將暑天的靜美與生機托出,人在景中,情隨境生,如啜一杯荷露,清甘自見。 山居臨顏體 楊子怡 豎肥橫瘦費躊躇,照帖臨來總不如。 摹劃摹形容易得,凌云氣骨總難書。 邱俊標點評:臨帖的意趣,被詩人寫得如墨痕般真切。“豎肥橫瘦費躊躇”,一筆筆對照顏體的肥瘦,那份較真里,藏著對法度的敬畏?!罢仗R來總不如”,道盡臨摹者的常態 —— 形易似,神難追;后兩句陡然轉深:“摹劃摹形容易得”,點出技法可學;“凌云氣骨總難書”,才見真意。顏體的磅礴氣骨,原是筆墨背后的精神,非臨摹可得。全詩以日常臨帖入題,卻道出藝術真諦:形似易得,神韻難傳。淡語里藏著深悟,如臨帖時的留白,余味悠悠。 ![]() 覽九峰山 田興才 九峰疊翠入云深,飛瀑流泉漱玉音。 莫道仙蹤無處覓,此山原是道源心。 邱俊標點評:此詩循山水詩“即景會心”之旨,風格清麗中見空靈。首句“九峰疊翠入云深”以“疊翠”狀山勢,“入云深”拓高遠,氣象渾成;“飛瀑流泉漱玉音”以“漱玉”喻泉聲,視聽相濟,暗合“詩中有畫”之論。后兩句由景入道,“莫道仙蹤無處覓”作頓挫,“此山原是道源心”陡然收束,將實景升華為精神本源,顯“得意忘言”之妙?!暗涝葱摹?三字舉重若輕,使山水意象與哲思相融,通篇清簡而余韻悠長。 六萬山之蓮花峰 詩香約 蓮峰破曉鳥先鳴,翠谷銜滋現碧榮。 誰種白云千萬朵,眼波流轉最傾情。 邱俊標點評:此詩以破曉蓮峰為軸,立意輕巧卻見深致。起 筆以禽聲破晨,給靜默山景注入靈動;次句承續生機,“銜滋”“碧榮”暗寫雨露滋養,草木勃發如在目前;轉句最是奇絕,以“種”字賦白云以生趣,將縹緲云絮化作可觸的繁花,想象爛漫;結句以人之情眼觀物,讓山水之美與觀者的癡醉相融,情意綿邈。通篇意境清新鮮活,從實景到虛想,從物之態到情之動,層層遞進,如觀一幅流動的晨山畫卷,令人陶醉其中。 ![]() 山村晚景 陳江流 東山月上日西山,一霎熒燈照路閑。 幾粒流螢明復滅,欲隨野老荷鋤還。 邱俊標點評:此作以極簡筆觸,勾勒出山村暮色中的生命韻律,其精妙在于對“瞬間”的詩意捕捉?!皷|山月上日西山”,十字便鎖死日夜交替的臨界態,月升與日落的時空疊印,既見自然時序之理,又含視覺上的微妙張力;“熒燈照路閑”與“流螢明復滅”,以人工之光的靜與自然之光的動形成對照,前者是人間煙火的安穩,后者是山野生靈的靈動;末句 “欲隨野老荷鋤還”,將觀景者納入畫中,流螢的“欲隨”暗合人對田園閑趣的向往,使景與情渾然天成。全詩無濃墨重彩,卻于日常光影中見真趣。 游哀牢山 張友福 尋幽百里到哀牢,物我相融雅興高。 山入云中青隱隱,水騰巖下雪濤濤。 尤當此地清懷展,正好人間濁氣逃。 更向石門深峽去,負離子已沁詩袍。 邱俊標點評:此詩布局循“起承轉合”之序,層次分明。首聯“尋幽百里”點題,“物我相融”起興,立出游山雅趣;頷聯“青隱隱”狀山之朦朧、“雪濤濤”擬水之澎湃,以聲色承續山水之態,畫面鮮活。用詞兼融古雅與新意,“清懷展”“濁氣逃”以對比寫自然滌蕩心靈,“負離子沁詩袍”更將現代語匯入詩,既見山峽清潤,又顯詩意與生機的交融。立意由景及情,從探幽之興到身心與自然相融,終以自然清氣浸潤詩心,呈現人對山水的眷慕。 ![]() 湖光詩意 朱守平 輕搖蒲扇步湖濱,赤日趨炎碧水粼。 杉木陰濃知了興,藕塘香郁蜜蜂辛。 和風拂面貽涼爽,急雨沾衣蕩熱矜。 登閣憑欄思緒涌,半朝際遇幾分神。 邱俊標點評:此詩深得靜安先生“境界說”之妙。“輕搖蒲扇步湖濱”起筆即入“寫境”,赤日、碧水、杉木、藕塘,皆眼前實景,卻因“知了興”“蜜蜂辛”的生命律動,成“有我之境”—— 物皆著我之閑適?!昂惋L拂面”“急雨沾衣”,以觸覺寫夏之變,情景交融,是謂“不隔”。末句“思緒涌”“幾分神”,由景入情,將半朝閑趣與心之所感相融,境界渾成。全詩不事雕琢,以自然真切勝。 夏歸山村 李先成 再回桑梓舊苔磯,山影移門云換幃。 石鼎煮茶松火細,藤床聽瀑夢痕微。 蟬聲暗度童年巷,螢鑒空懸故紙扉。 欲問前溪深淺事,一星涼露墜人歸。 邱俊標點評:此律以“歸”為脈,意象疊印見深致。首聯“桑梓”“舊苔磯”點故園,“山影移”“云換幃”以動寫靜;頷聯“石鼎松火”“藤床聽瀑”,以“細”“微”煉字,見山居幽趣;頸聯“蟬聲暗度”勾童年,“螢鑒空懸”映故紙,由景入情,藏歲月喟嘆;尾聯“問溪”未答,以“涼露墜”收束,循“以景結情”之法,余韻悠然。此作景情相契,脈絡自“見”而“感”,合起承轉合之度,語淡而意濃。 ![]() 行香子·東莞植物園逐夏 陳愛瓊 草浪推煙,云翼垂川。向青穹、追羽追漣。追風追蜓,逐霰燒天。趁履兒疾,心兒躍,日兒偏。 徐行水畔,微搖蓮梗。有蜻蛉、飛作星躔。旋身欲撲,碎影浮肩。笑蝶同逐,光同走,我同翩。 邱俊標點評:這首詞如一支夏日歡歌,通篇漾著追逐的雀躍與自然的交融之趣。上闋以“草浪推煙”“云翼垂川”鋪展闊遠背景,“追羽追漣”“追風追蜓”疊用“追”字,似見身影輕快;“履兒疾,心兒躍,日兒偏”三句,將腳步、心情與日光交織,滿是奔涌的活力。下闋轉至水畔閑賞,“微搖蓮?!币婌o,“蜻蛉飛作星躔”添奇,“旋身欲撲”藏童趣;末句“蝶同逐,光同走,我同翩”,人與蝶、光共舞,融己于夏。全詞以動寫夏,以情牽景,讓逐夏的歡愉漫溢紙面,讀來如沐清風。 蘇幕遮·夏日荷塘 王集瑞 綠波悠,溪客睡。幾畝清塘,綽約風姿魅。疊葉凝珠濃淡翠。仙影娉婷,羅帶余暉外。 弄晴光,含霧淚。紫燕翩翩,欲把幽情遞。素雅荷魂塵罔寐。一縷詩心,系在荷尖綴。 邱俊標點評:此詞婉約清麗,頗有韻味。上闋鋪展荷塘靜景,“溪客”稱荷,雅語見韻;“疊葉凝珠濃淡翠”,“凝”字煉神,寫露綴葉間之態;“仙影娉婷” 以美人喻荷,“羅帶” 狀瓣,融形神于筆,得“物我相融”之趣。下闋轉寫荷之靈動,“弄晴光”“含霧淚”,“弄”“含”擬人;紫燕“遞幽情”,以禽鳥襯荷;“素雅荷魂”揭品格,“詩心系荷尖”融情于景,符“情景相生”之旨。通篇意象清潤,語帶脂粉而不艷,得婉約詞“語淡情深”之味。 ![]() 百味詩社、《百味詩詞》團隊 名譽顧問: 劉能英 何其三 姚泉名 秦 鳳 師紅儒 王聰穎 邱俊標 韋散木 康俊英 (排名不分先后)
導師團: 王 力 王惠維 王十二 池 健 麥未黃 楚家沖 王守仁 李冠群 黃 帆 祁連雪 孔 梅 張貽璉 王 靖 彭詩云 劉燦華 王躍東 胡喜成 (排名不分先后) 本期責編:趙建德 社長兼主編:李軼賢 執行副主編: 趙建德 老蜜蜂 包翠玲 丁孔義 李如夢 副主編: 李寶富 訾春英 詩香約 胡召霞 穆維華 姚存棠 編輯部部長:老蜜蜂 外聯部部長:李寶富 外聯部副部長:姚存棠 詩教部部長:李軼賢 (每晚6點直播)
林大中 吳仁鵬 段秀芳 周英錄 徐盤峰 孫美芬 孫忠民 祁國鋒 (排名不分先后) 刊物總審:池 健 趙建德 刊物審核:林大中 穆維華 段秀芳 楊衛紅 卯金刀 ![]() ![]() ![]() (關注視頻號,及時了解直播情況) 常在后臺收到粉絲留言,說找不到百味詩詞了?為防止走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