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文文字長度3663字,閱讀約需6分鐘。另:本期“歐美早期影片回顧”欄目上傳法國高蒙公司早期“頂梁柱”導演路易斯·菲拉德的偵探犯罪片系列,1914年《方托馬斯》五集系列的第五集《真假法官》,本集時長75分14秒,請您安排好觀影時間。下面繼續開講《民國電影演義》~ 第七十一回 烽煙起影人各求生存 偉人逝小伙跟拍遭拒 上回書說到,受利益驅動,梅里愛的親哥加斯頓在美國耍了個小聰明,結果著了別人的道,導致梅里愛“星影公司”美國分公司的原始牌照失效,并停止向法國母公司上繳利潤。而加斯頓則向愛迪生申請另起牌照,新組了一個在自己絕對控制下的影片公司。那么遠在法國的梅里愛后來怎樣了呢?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 ▲加斯頓·梅里愛 原本加斯頓“星影”美國分公司的職責是將法國母公司發來的底片在美國沖印為影片拷貝,并負責在美國電影市場銷售發行。由于當時美國的版權法還沒把電影納入保護范疇,所以除了沖印發行拷貝,加斯頓還要制作一份紙質副本送到美國國會圖書館注冊該片單格畫面的照片版權,以保護該影片的版權利益。此次另立公司,其實就是“李代桃僵”之計,企業名稱還是梅里愛“星影”在美國的分公司,實際上只是利用梅里愛的名頭,內核已成為加斯頓控制的私人企業,他親弟弟梅里愛在法國收不到一分錢的利潤。親弟弟梅里愛在法國屢遭挫折自顧不暇,美國分公司又與法國母公司斷絕了業務往來,“星影”公司的新作品在美國市場逐漸消失了。于是,加斯頓決定公司方向由發行轉向制片業,自己拍攝影片。然而中途轉型談何容易?他先是在新澤西建立拍攝基地,后來搬到德克薩斯拍西部片,1911年又遷到了南加州,制片業務始終不見起色。1912年2月,加斯頓孤注一擲搞了一個大動作,他組織二十多人遠赴亞太地區,歷時10個月,足跡踏遍南太平洋、澳洲、遠東一帶,企圖以拍攝“神秘的東方”獵奇影像扭轉公司局面。 ▲加斯頓參演《牌局》(梅里愛1896) 此次遠征,加斯頓拍攝制作了至少六七十部底片。這里面既有劇情片也有紀錄片,一些影片甚至是爪哇、柬埔寨和新加坡最早的影像資料。他在旅行中一邊拍攝一邊將底片寄回紐約讓兒子沖洗,可是因為氣候設備原材料等諸多原因,寄回紐約的底片大多都是廢片,只有一小部分勉強能夠上映;其中留存下來的《美麗的柬埔寨吳哥窟》及《吳哥遺跡》兩部短片,2010年經由法國電影資料館精心修復,參加了2024年9月“第八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發布回顧展”的展映,這是后話。這次遠征的虧損讓加斯頓的影片公司大傷元氣,以至于最后資不抵債被美國法院破產清算,公司也抵給了債主。黯然回到法國的加斯頓沒臉再見弟弟喬治·梅里愛,1915年在科西嘉島死于食物中毒。 不知他在臨終前的幻覺中有沒有出現過1896年他與弟弟梅里愛合作的第一部小視頻《牌局》的鏡像,那時他們兄弟和睦,并以模仿盧米埃爾兄弟短片為樂。 ![]() ▲喬治·梅里愛表演魔術 平心而論,加斯頓的小聰明只是壓垮喬治·梅里愛“星影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喬治·梅里愛也有他自身的局限。一是只顧“炫技”,沉溺于發現并在影片中試驗各種特技攝影的樂趣,忽略了電影想表達的核心。二是受舞臺藝術審美局限,無論是影片畫面還是攝影機位,脫離不了他的大劇院舞臺框架。三是固步自封理念陳舊,不接受大規模產業化的電影制作方式。“鎳幣影院”帶動的專業影院在歐美遍地開花,一個重要基礎就是租片交易模式的發明;而這種租片交易模式需要高數量、高質量的影片做后盾;喬治·梅里愛手工作坊式的生產遠遠達不到這個要求。然而他畢竟在歐美電影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1909年2月在巴黎召開的國際電影制片商大會上,喬治·梅里愛被推舉為主席,這是他在世界電影舞臺上最后一次輝煌亮相。1910年,喬治·梅里愛暫停拍片,回到舞臺在歐洲巡回演出了一年他的拿手魔術;1911年他比哥哥早一年動作,向百代電影公司抵押了所有資產及攝影棚,企圖打個翻身仗。 ![]() ▲喬治·梅里愛在他的小商店 渾身都是才華的喬治·梅里愛始終沒有意識到他究竟差在哪里?1911年的歐洲戰云籠罩,法國經濟主要依靠殖民地資源才能維持。上到貴族沙龍下到村鎮集市,觀眾們早已看不下去他那些怪誕妄為、一成不變的魔幻神話。他用抵押來的資金精心制作的《敏豪生男爵歷險記》以及《極地征服記》等巨資大片全部失敗,梅里愛的所有產業都輸給了百代電影公司,只是由于一戰的爆發沒有完成交割。戰爭爆發的那一年他的原配妻子去世,梅里愛獨自帶著孩子離開巴黎,在外地表演雜耍謀生。1917年,他的第一個攝影棚被軍隊征作傷兵醫院,所有拷貝被充公,用來提煉銀和制造化學品。1923年,百代電影公司依法收走了他的全部財產,梅里愛激憤之下燒掉了自己保存的所有底片和道具服裝,在火車站附近開了一家兼賣糖果小玩具的零售商店謀生。1938年1月21日,喬治·梅里愛在巴黎郊區的一所養老院里去世,享年77歲。 ![]() ▲高蒙宮 一戰的爆發同時也影響到了高蒙和百代。一戰爆發前夕,高蒙公司在迎戰百代電影公司的發行放映垂直壟斷過程中佳績頻傳。1907年高蒙也建立了自己的電影發行網絡;1908年開設了第一家高蒙電影院,同時也制定了垂直整合的政策;萊昂·高蒙個人也獲得了爵士封號。高蒙公司意氣風發,要和百代一樣,完全參與到從制作到發行放映的所有流程中去。1911年,號稱“世界最大電影院”的高蒙電影宮和高蒙劇院在巴黎落成;高蒙公司直接上升為法國、乃至世界上第二大電影公司。然而好景不長,1914年6月28日,薩拉熱窩一聲槍響拉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序幕。8月1日法國宣布全國總動員,所有的電影制作全部暫停,大量員工奔赴前線,大量膠片(含硝酸纖維素)及洗印藥品被當作軍用物資征用。而進入貴族階層的萊昂·高蒙爵士則利用高層人脈,以法國軍方的設備供應商和隨軍拍攝戰爭紀錄片等方式積極參與了戰爭。 ![]() ▲《法國母親》海報(1917) 與貴為爵士頭銜的萊昂·高蒙不同,平民出身的夏爾·百代走不了軍方上層路線。作為當時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電影企業,法國當局也不會讓百代電影公司在戰爭期間作壁上觀:大量百代員工被送到前線,生膠片加工廠轉向生產軍需品,攝影棚變成了兵營。夏爾·百代唯有運用公司資源去迎合當局,他派遣攝影師前往法軍前線實錄戰壕生活,拍攝諸如凡爾登、索姆河等戰役實況,通過新聞短片向國內傳遞戰況;并通過后期制作突出法軍英勇和同盟國的“正義性”,以提升國內士氣。這些影像素材在10年后的一戰經典影片《凡爾登:歷史的凝視》中得到了充分的運用。一系列付出得到當局認可之后,百代電影公司開始制作為戰爭服務的如《法國母親》等劇情片,以及少量喜劇和通俗情節劇,才在膠片原料短缺、歐洲影院大量關閉、美國好萊塢影片崛起以及歐美國家反德、反法情緒的不利環境中勉強維持生存。夏爾·百代在回憶錄中寫道:“百代公司在戰爭時期曾發生過困難。攝制工作因總動員而中斷,到了1915年才慢慢地恢復起來,然而這一年公司的借貸對照表上卻首次顯示出虧空的數字。” ![]() ▲張玉亭(1895~1953) 現在咱們該把地理坐標拉回中國了。就在1914年的某一天,法國百代電影公司東方分公司天津辦事處(位于現解放北路與彰德道交口的維多利亞樓,2003年重修)門口站著一位來應聘的中國小伙子,他就是中國北方地區早期新聞電影的創始人張玉亭,當時才19歲。初進公司,這個眉清目秀聰明好學的小伙子就受到了大家的喜愛,前輩們紛紛幫助他熟悉電影放映、攝影、發行等公司業務;一年之后張玉亭就可以獨立頂崗,并被公司委派擔任新聞攝影駐京記者;又年后,百代電影公司在北京設立辦事處,張玉亭就留在北京辦事處繼續供職,并負責各類影片發行、放映等業務。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的時候,張玉亭正回天津探親,但新聞意識敏銳的他當即扛起攝影機走向天津街頭,現場拍攝了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匯文中學等學校師生上街游行聲援“五四運動”的場面。 ![]() ▲孫中山先生靈堂 民國十四年,也就是1925年的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北京不幸病逝,張玉亭聞訊后火速趕到鐵獅子胡同孫中山先生行轅。但那時候,跟隨中山先生多年的攝影師黎民偉已從香港趕到北京,中山先生的治喪委員會對這位張玉亭還不了解,而且當時北京政治環境復雜,沒有同意張玉亭跟拍追悼儀式的請求。張玉亭好說歹說費盡周折,總算也搶拍到了一些珍貴鏡頭。香港攝影師黎偉民全程跟隨拍攝的紀錄片《孫中山先生出殯及追悼典禮》,可以算是中國人在北京拍攝的第一部長紀錄片。追悼典禮過后,中山先生的靈柩暫存香山碧云寺。1929年5月南京紫金山麓中山陵竣工后,中山先生的靈柩需要從北京移往南京中山陵。此時的攝影師張玉亭在北方地區已經名聲大振,因此國民政府特聘其隨行拍攝了長達1500余米的大型紀錄片《奉安大典》,記錄了沿途許多極為珍貴感人的鏡頭,轟動了全國,這是后話。那么香港來的黎民偉先生又到哪里去了呢? 要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歐 美 早 期 影 片 回 顧 本期上傳法國高蒙公司早期導演路易斯·菲拉德的系列偵探犯罪片《方托馬斯》,1914年的第五集《真假法官》。以下資料來自于豆瓣。 ![]() 路易斯·菲拉德是法國高蒙電影公司創立初期最重要的導演,擅長偵探連續片,最著名的是1913、1914年間導演的《方托馬斯》五集系列電影。本系列電影根據講述一個手段高超的罪犯和他的報應的故事的系列通俗小說改編,下面請欣賞《方托馬斯》系列第五集“真假法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