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才能對脾好呢? 我們首先要了解脾的性情——脾喜燥惡濕。 這是說脾主要承擔著運化水谷精微和輸布水液的功能,而濕邪屬于陰邪,性質黏滯重濁,容易阻礙氣機的運行。 要是濕邪困脾的話,就會導致脾陽不振,出現肢體困重、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等癥狀。 因為濕邪容易損傷脾的功能,所以脾喜歡干燥的環境而厭惡潮濕的環境。 這就引出了脾胃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濕邪。 我們用一個中成藥很好地解決。 沉香理氣丸:沉香、枳實(麩炒)、半夏(制)、砂仁、大黃、陳皮、木香、厚樸(制)、檳榔、白術(麩炒)、黃芩、廣藿香、山楂(炒焦)。 我們先用炒白術來健脾,炒白術能夠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同時還能促進體內的水液代謝。 接著我們用廣藿香和砂仁繼續化濕。 廣藿香氣味芳香,具有發散的作用,能夠幫助人體去除濕氣。 砂仁辛溫溫通,能有效化濕濁、醒脾胃。 水濕內停,時間長了還會在體內積聚形成痰濕,痰濕的主要癥狀就是黏膩厚重,那么我們再用陳皮、半夏燥濕化痰。 脾胃面對的另一個問題是積食。 暴飲暴食,整天進食肥甘厚膩、油煎油炸這些不易消化的食物,無疑會加重胃腸的負擔,從而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惡心嘔吐、口臭、腹脹、腹痛、便秘或腹瀉等癥狀。 山楂適合于調理飲食積滯,尤其適用于食用過多肉食引起的積食。 檳榔能夠促進胃腸的蠕動,幫助消化。 接著我們還要想到還存在著脾胃氣機郁滯的情況。 這是為什么呢? 濕邪會阻滯氣機,濕邪具有重濁黏滯的特性,容易阻滯氣機。 食積也會阻滯氣機,食物在胃中積聚,不能及時消化,就會影響脾胃的正常功能,使氣機運行受阻。 氣機運行受阻后就會出現食欲不振、噯氣反酸、脘腹脹痛、大便失常等癥狀。 所以我們再用些行氣的藥。 木香、沉香、枳實(麩炒)、厚樸(制)。 木香辛行苦泄,能夠暢達人體氣機,尤其善于通行脾胃氣滯。 沉香辛散溫通,可以疏通經絡、行氣止痛,它助陽的特性使它更適用于寒凝氣滯引起的胸腹脹痛。 枳實是一味既能對付痰濕又能對付食積的藥,一方面它能破氣消積,另一方面它能化痰散痞。 厚樸辛散溫通的特性能夠推動氣機的運行,疏通脾胃氣滯、消除積滯。 最后還有兩味藥:大黃、黃芩。 這兩味藥的應對食積化熱的。 長期的積食堆積,郁久就會化熱,出現脘腹脹滿、咽喉腫痛、口臭等癥狀。 我們用大黃、黃芩清熱瀉火。 那么這個中成藥適合什么癥狀服用呢? 肢體困重、食欲不振、噯氣反酸、咽喉腫痛、口臭、脘腹脹痛、大便失常。 沉香理氣丸:化滯利氣,用于脾胃失和、氣郁不舒、食滯腹脹、噯氣吞酸。 版 | 權 | 申 | 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