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首詼諧詩形容疥瘡:“疥是一條龍,先在手上行,腰里轉三遭,屁股上扎大營”,又說“先癢后疼,不抓不行,鉆心入骨,淌血流膿”,這真是最好的寫照了。 此癥初起,形如芥子之粒,故名疥瘡,大多是因個人衛生不良,或接觸疥瘡之人而被傳染,也有的是因風、濕、熱、蟲郁于肌膚而引起。 疥瘡的治療 【驗方一】 花椒三錢、枯礬五錢、地膚子一兩。煎湯。 先用肥皂熱水洗澡,將膿疥洗去,再以煎好之湯液抹于患處。所穿之衣服,均應煮沸消毒,能洗硫磺浴更佳。 【驗方二】 百部草四錢、大楓子四錢、蛇床子三錢、苦參三錢、大黃二錢。同煎濃水,洗患處可治愈。 【驗方三】 水銀、巴豆等分,先將巴豆研末,與水銀調成糊狀,濃的程度,以不粘手可揉成小丸為宜,患者用熱水洗澡,洗過后,馬上用水銀與巴豆做成的小丸往患者全身搓,一面搓一面就著火爐或火盆烤,務使皮膚發熱,一則免藥丸凝硬不好搓,一則使藥力完全滲入皮膚,待全身搓好后,穿上衣服休息(夜晚行之較虐),避受風寒,不論輕重,數次即愈。 【驗方四】 用紅棗一兩(燒成灰),合水銀一錢研末,調雞蛋黃(熬油)油搽患處,治干濕疥瘡均有效。 【驗方五】 以土茯苓二兩,銀花、花椒備一兩。燉羊肉吃。 【驗方六】 每天清晨空腹飲純琳油一小杯、純米酒一小杯,連續四十九天,疥瘡自動消失,且不再復發。 【驗方七】 雄黃、硫磺、三仙丹各五錢,研成粉末,用布包起來,沾樟腦油擦在悲處,三天后,即可全好。有膿的疥瘡,擦過五天,也可消除。 【驗方八】 蟾酥粉和硫磺粉與油(或凡士林)調拌成齋。洗澡時,盡量地搔抓,將疥皰統統抓破,再以此膏涂抹患處,每天一次,輕者三天,重者五天,保證痊愈。 蟾酥粉是以癩蛤蟆的毒汁凝固而成,堅硬如石,須用刀刮或研磨成粉。 藥碰到睪丸會紅腫疼痛,這時以冷水一洗即可。 疥瘡患者注意事項 一、疥瘡治好后,要將換洗衣服用熱水消毒洗過,棉被也要曬太陽,以免再犯。 二、有句俗話說“寧可和瘋漢同床,不和疥漢臨墻”,由此可見它傳染力之強,患者的衣服要和家人衣服分開洗。此外,蓋同一條被,也有傳染之虞。 三、注意個人與家庭每個人的身體衛生,以免疥蟲蔓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