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文章下面有一條這樣的評論: "月雙魚和他人的邊界消融,就像鈍刀子割肉,適應、忍耐痛苦,做的那點犧牲不至于死,又見不得別人受苦,結果把別人胃口越養越大。" "其實不給,對方不會餓死,只不過是依賴他人的依賴罷了。" 是的,月雙魚會陷入這種無聲且緩慢的自我消耗—— 就像沒有堤壩的海,仿佛全世界的悲歡,都能輕易地漫入心底。 月魚天生的慈悲心腸既是最溫柔的禮物,也可能是最沉重的負擔,導致TA們常在關系中因模糊自我邊界而感到疲憊不堪。 ![]() 月雙魚的你,是否曾在深夜里獨自消化本不屬于自己的負擔: 明明自己已經很累,卻無法拒絕朋友的傾訴請求; 在關系中不斷妥協,感覺自我在逐漸消失; 內心渴望幫助所有人,最后卻精疲力盡—— 總是見不得別人受苦,卻忘了自己也會痛。 其實,當月魚們無界的共情能力能夠以智慧的邊界來守護的時候,就能既保持溫柔善良又不失自我。 因為,真正的慈悲,不是燃燒自己照亮他人,而是先成為自己的光。 ![]() 溫水煮青蛙般的消耗 在黃道星座中,雙魚座的原型與孕育萬物的宇宙母海相關—— 無固定形狀,沒有邊界,包容一切,象征著融合、集體潛意識,以及所有能夠被感受但無法理解的事物。 所以當月亮這顆代表情緒與感受、需求與安全感的行星,落入雙魚這個"無界"的星座,容易帶給TA們難以界定自己感受、難以在現實中扎根的特質。 月亮雙魚座的人常常在無意識中模糊自己與他人的情感界限。 TA們極易被周圍人的情緒狀態影響,甚至將他人的痛苦內化為自己的痛苦。 這種"無我"的狀態,使TA們在關系中常常扮演傾聽者、安慰者的角色,卻也容易淪為他人情緒的"垃圾桶"。 ![]() 月雙魚可能在感情里過度承擔伴侶的課題,或是在職場因為不擅拒絕而承擔過多本不屬于自己的情緒與工作,亦或是在家庭里早早承擔起"情感父母"的角色。 自我感薄弱的月雙魚很少能在關系中主動劃定界限,總是在忍耐與適應中一步步讓渡自我的空間。 這種犧牲看似微小,卻如溫水煮青蛙,長期下來會逐漸侵蝕TA們的精神能量。 為何難以設立邊界? 能量不設防的共感體質 水元素代表"靈魂的渴求與情感的流動",而作為水象星座雙魚座不像巨蟹座和天蝎座一般有堅硬的外殼,是相對具有消融性的星座。 月亮落在此處更強化了這種無邊界的情緒感知力。 月雙魚的能量場幾乎是完全開放的,如同一個沒有閥門的容器,很難在情緒上與外界隔離。 這種"人我無別"的共感,是"海王星式的消融"。 ![]() 占星學中土星代表界限,比如心識界限之內是我,界限之外是他人,而三王星的存在則是"反土星"性質的。 不同的是,天王星和冥王星對界限的打破和拆解是迅速和易識別的,相比之下,海王星對邊界的消融則是無聲的、不易識別的。 一位月雙魚的朋友曾說:"當朋友在我面前哭訴時,我仿佛成了TA。拒絕TA,就像背叛自己。" 月雙魚能夠通過情感共鳴達成靈性層面的聯結,卻也會因為缺乏土元素的現實感和風元素的分辨力,難以建立健康的心理邊界。 因為一切都處在海王星式的流動與滲透之中。 月魚往往具有高度發展的右腦功能—— 直覺、共情與靈性感知,但若是缺乏左腦的邏輯防護機制,便會因為極強的共情能力,不自覺地吸收并承載周圍人的情緒與能量,而后陷入情緒過載與能量耗竭。 ![]() 安全感外求與情感依賴 月亮雙魚座在關系中的情感需求往往是超現實的,TA們需要深度的"融合"和"理解",渴望在關系中達到靈魂層面的共鳴,也因此總為關系鍍上一層瑰色的濾鏡。 當一個月雙魚自身心性尚未穩固、情感內核不夠獨立時,就需依賴外在的精神支柱——一段感情、一個理想化的對象,甚至某種神秘體驗。 對感情的有高度執著,未必是對現實中那個人的深愛,而是將關系視為一種"救贖",用以抵御靈魂深處的虛無感。 一旦面臨失去,就容易陷入海王星式的消解與迷茫。 但向外尋求"完美契合的靈魂伴侶",往往只會造成"創傷吸引",自己內在的不完整,吸引來同樣不完整的伴侶,彼此就像殘缺的拼圖,短暫契合卻無法真正健全。 因此,唯有月魚能意識到真正的安全感源自內在的完整,才能從"依賴救贖"走向精神自足和神圣之愛。 ![]() 美化犧牲 雙魚座由海王星守護,帶有超越自我、消融界限的傾向,但也伴隨自欺與逃避的弱點。 月魚人往往懷有極其強烈的慈悲心,難以對他人的痛苦視而不見,容易對弱勢或陷在困境的人產生"TA需要我"的錯覺,甚至有時會將自我犧牲美化為一種愛的崇高表達。 從心理動力角度來看,這種"犧牲"的動機,不只是單純的利他,也許隱藏著深層的自我修復動機。 TA們無意識地想要拯救童年或過往中那個同樣無助、渴望被接納的自己。 ![]() 月亮雙魚天生具備覺察他人精微情緒的能力,這是一種天賦,不應成為背負他人命運的枷鎖。 當月雙魚能不執著在"我必須幫助誰",能健康的共情,而不是居高臨下的"幫助"時,就能與對方感同身受,卻不被裹挾。 這就如同一位成熟的咨詢師或療愈師,哪怕面對經歷重大創傷、走投無路的案主,共情卻不憐憫,以免對方沉溺在自憐中。 真正有力的支持,源自這樣的信念:每一個成年人都擁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自己的人生。 ![]() 童年經歷中的情緒負重 許多月亮雙魚座在童年時期便過早承擔了遠超其年齡的情緒責任。因為TA們的早期養育者往往帶有海王星色彩——要么過度共生,要么情感缺席,難以捉摸。 月雙魚的母親可能自身情緒不穩定,時而表現出超乎尋常的慈愛,時而又陷入無助與憂郁,甚至將子女視為情緒伴侶或精神寄托。 這種無界限的共生親子關系,使月雙魚在童年就內化了"我必須照顧他人"的信念,卻無法辨識哪些情緒真正屬于自己。 像海綿一樣無選擇地接收周遭的情緒能量,會導致月魚成年后容易出現兩種常見反應: 要么延續童年模式,不斷為他人的情緒負責; 要么對外界的情感產生強烈的排斥反應——因為TA們再也無法承擔更多了。 ![]() 李玟和大S都是因背負過多原生家庭的情緒負擔而耗竭的月亮雙魚。 同樣的父親缺席,母親要獨自拉扯三個女兒長大。 李玟因為是遺腹子,從小怕被母親送人,自幼承受母親的情緒負重,很小就學會了取悅他人,成名后也是不知疲倦的工作,只為回報家庭,終其一生都背負著對母親的愧疚; 而大S作為姐姐則早早地成為了家庭的保護者,小S曾在節目中坦言:"姐姐是家里的定海神針,她總是為我們擋在前面。" 這種過早承擔的情緒責任,讓她們都習慣為他人的情緒無限負責,而將自己的感受置后,把自己的訴求都放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 如果一個月亮雙魚從小聽話懂事、小心翼翼地活著,很少發脾氣,也很少哭泣—— 這并不是情緒健康的表現,而更像是一種無聲的自我消解。 ![]() 月亮雙魚是水做的靈魂,淚水對TA們而言,是情感仍未枯竭的證據。 情感豐富、不夠穩定并不是矯情,因為能夠哭泣,意味著月魚的情緒通道依然暢通,心靈的感知尚未因創傷或壓抑而徹底封閉。 如何打破困局? 月雙魚往往很難狠心,放手一段內耗嚴重、得不到滋養、讓人窒息的關系,那TA們應如何走出邊界模糊的困境? 看見并承認自己的真實需求 月亮雙魚要走出"自我消耗"的困境,首先要學會覺察與承認自己的真實需求,重新連接并信任自己的感受。 在面對他人的請求或面臨抉擇時,靜下來感受:我現在需要什么?我是否愿意做這件事? 因為只有先安頓好自己,才能真正地支持他人。 ![]() 其次,要了解月雙魚的敏感不是缺陷,積壓的情緒需要流動。 嘗試找個"情緒出口",別讓情緒的垃圾都堆在心里,比如可以通過寫日記、心理咨詢等方式,把心里的委屈、不安倒出來,讓情感健康釋放,而非向內壓抑。 有意識地去建立情緒邊界 月雙魚需要在敞開的同時,有意識借助土象的穩定與風象的清晰,實現有感而不染的共情境界。 建立情緒邊界,并非情感上的漠視,而是清晰地分辨"我的"和"你的"。別人的情緒是別人的責任,而非自身的義務。 月亮雙魚可以傾聽,卻不必承擔;可以理解,卻不必解決。 因為,關系可以流動,但邊界必須清晰,才能長久健康。 ![]() 邊界感建立的議題可以回到上一個星座,即月亮水瓶座,月亮水瓶與月亮雙魚都具備博愛的特質,但在情緒邊界上呈現鮮明對比。 月瓶屬風元素,具有獨立性,同時邊界感極強,認為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保證自由與個性。 但月水瓶的疏離也并不代表不在乎,TA們內心深處或許關心著全人類,卻能避免情緒粘連。 "相隔一段距離的守護"正是月魚所需要的,因此邊界感弱的月魚可以回溯到水瓶的能量,學習建立健康的情感界限。 建立邊界不是對抗或回絕,是在說"不"的同時,依然傳遞"我在乎你,但我也必須愛自己"的訊息。 ![]() 這不僅是自我保護,同時也為對方提供了一張清晰的關系地圖,讓彼此在健康的界限中,真正看見對方。 成為自己的精神支柱 真正的高階月雙魚能夠成為自己的精神支柱,當內心足夠強大、不再依附外界,卻仍保有溫柔與共情時,慈悲才不再成為負擔,而轉化為真正的力量。 這首先要求月雙魚學會給自己安全感,建立"即使一個人也能好好生活"的底氣。 月雙魚的真正進階,是在無我中建立自我——學會有限度的共情、有邊界的慈悲。 真正的"無我",不是失去自我,而是超越小我的局限,意識到“我”本就與萬物相連,并不須消解在萬物之中。 唯有如此,月亮雙魚座才能在活出大海般的廣闊的同時,不遺失自身的形狀。 ![]() 結語: 月亮雙魚的本質是宇宙的慈悲與接納,但這不意味著必須消融自我。 真正的愛,不是無我的犧牲,而是清醒的選擇。 當這些可愛的靈魂,能學會在柔軟中建立堅韌,在共情中保持清醒,就活出了雙魚座的最高形式:以清醒的慈悲走入人間,溫柔,但不失力量;包容,但不忘邊界。 雪辰 倫敦占星學院在讀學員,土海能量并重,喜歡做夢也并不耽誤落地生花。愛星辰,也愛地球村。 ? 公眾號主理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