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面我們講過了SUMIF單條件求和: SUMIF都說好,條件求和把它找 而今天講的SUMIFS函數是SUMIF的加強升級版,是用于對滿足多個條件的單元格求和。SUMIFS函數在日常的職場辦公中應用極其廣泛,是數據處理與數據分析的核心函數之一。也是我們必須要掌握的函數。SUMIFS(求和區域,條件區域1,條件1,...,[條件區域n, 條件n])條件區域n, 條件n:你可以添加多達127對條件區域和條件。最終目的:所有條件必須同時滿足時,才會對該行數據進行求和。
在使用SUMIFS函數時,需要注意一些問題:
①參數的順序與SUMIF相反,這是最容易出錯的地方:=SUMIF(條件區域, 條件, [求和區域])
=SUMIFS(求和區域, 條件區域1, 條件1, ...)
與SUMIF進行對比后發現 求和區域變成了第一個參數。 ②所有區域必須大小一致:求和區域 與所有的條件區域 必須具有相同的行數和列數。 ③日期、數字等帶比較邏輯符時,條件要加引號。比如:">1000" ,"<=2023-10-25" 必須用雙引號括起來。如果比較運算符引用單元格,要用& 連接:">"&G2 。 SUMIFS函數 功能非常強大,完美解決了多條件求和的問題。掌握它,我們的數據匯總分析能力會大大提升。只要大家多加練習,就一定可以得心應手! 這是一個典型的“且”關系,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我們可以輸入以下公式:=SUMIFS(D2:D6,B2:B6,"華北區",C2:C6,"張三")條件區域1,條件1 (B2:B6,"華北區"):第一個條件,判斷“市場”是否為“華北區”。條件區域2,條件2 (C2:C6,"張三"):第二個條件,判斷“人員”是否為“張三”。Excel會找到同時滿足“市場=華北區”且“人員=張三”的行(第2行和第5行),最后將它們對應的銷量相加。結果:1000+1200=2200。在職場工作中,我們遇到更多的情況是:條件寫在了單元格里(如F2, G2),我們可以使用單元格引用,使公式更加靈活簡約:=SUMIFS(D2:D6,B2:B6,F2,C2:C6,G2)=SUMIFS(D2:D6,B2:B6,"華北區",A2:A6,">8-25")條件區域1,條件1 (B2:B6, "華北區"):市場精確等于“華北區”。條件區域2,條件2 (A2:A6, ">8-25"):日期大于8月25日。Excel會找到滿足“市場=華北區”且“日期>8-25”的行(第4行和第5行)。如果各條件寫在了單元格里(如F2,G2),公式應寫為:=SUMIFS(D2:D6,B2:B6,F2,A2:A6,">"&G2)案例三:“或”邏輯的多條件求和(SUMIFS+SUMIFS)SUMIFS函數本身只處理“且”的關系。如果要實現“或”的關系,需要用多個 SUMIFS相加來運算。=SUMIFS(D2:D6,B2:B6,"東北區",B2:B6,"華南區") 由于B2:B6市場區域的各個數據不可能同時滿足既是"東北區"又是"華南區",所以肯定不能得到正確的求和結果。=SUMIFS(D2:D6,B2:B6,"東北區")+SUMIFS(D2:D6,B2:B6,"華南區") 由于相加的各部分都是單條件求和,用SUMIF代替SUMIFS也同樣適用。對于更復雜的“或”邏輯,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比如我們要統計8月20日后,市場包含“華”字的銷量總和。=SUMIFS(D2:D6,B2:B6,"*華*",A2:A6,">8-20")條件 ("*華*"):* 是通配符,代表任意長度的任意字符。這意味著所有包含“華”字的市場名稱都會被匹配到(包含華北區與華南區)。學習Excel,如果你沒有天賦,那就一直重復,當你快到本能反應的時候,你的重復就是別人眼中的天賦,沖破捆綁,展翅翱翔。回顧關鍵內容,善用圖片表達,學會建立聯系,拓展深度廣度,濃縮關鍵概念,應用到行動中,善于歸納總結,嘗試進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