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羨慕你 這么早就認識 國畫教程 還有22萬人和你一起 歡迎投稿,一起學畫,加我微信:siyu4637,拉你進群,暗號:國畫 如需推廣合作,請備注:合作 旗袍之美,中國人最懂。這話說來容易,細想卻頗有意思。我們常說懂得,其實未必真懂;我們以為懂得,卻往往只是浮光掠影地掠過表面。 旗袍之為物,初看不過是幾尺綢緞裹身,細究則暗藏玄機。 那立領,原是滿人服飾的遺存,卻在中國女子的頸項上生出別樣風韻。 領口一粒盤扣,扣住了東方特有的含蓄,又隱約透出幾分欲說還休的風情。 ![]() 盤扣的繁復,恰是中國人心思的曲折,不肯直來直往,總要繞幾個彎才顯得體面。 ![]() 腰身的剪裁最是微妙。太緊則流于俗艷,太松又失了精神。好的旗袍師傅懂得在分寸之間拿捏,讓布料貼著女子身體的曲線,卻又不過分強調。這分寸感,中國人練了幾千年,從詩詞歌賦到人情世故,莫不如此。旗袍不過是這分寸感的另一種體現罷了。 ![]() 花色更是講究。年輕女子多愛鮮艷,牡丹芍藥,開得熱鬧;年長者則偏好素雅,一色到底,只在襟前袖口繡幾枝梅蘭。 ![]() 這其中的道理,與中國人處世哲學相通——什么年紀做什么事,什么場合穿什么衣,都有不成文的規矩。規矩雖無形,卻比有形之物更為牢固。 ![]() 我曾見過一位老裁縫做旗袍。他先要量體,卻不止量尺寸,還要看客人的步態,聽她說話的音調,甚至問生辰八字。當時覺得迂腐,后來才明白,他是要把一個人的魂也縫進衣服里去。 ![]() 這樣的旗袍穿在身上,自然與機器量產的貨色不同。機器做的衣服合身,老裁縫做的旗袍合人。 ![]() 而今滿街都是改良旗袍,短了,露了,鑲了亮片,貼了水鉆。不能說不好看,只是少了些什么。少了什么呢?大約是少了那種'欲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少了中國人特有的'藏'的智慧。我們向來不以暴露為美,而以隱約為貴;不以直白為真,而以含蓄為雅。 ![]() 旗袍的命運,也如許多傳統事物一般,在時代的浪潮中浮沉。有人惋惜它的式微,有人歡呼它的變革。而我以為,旗袍之美,正在于它既能守其本,又能應其時。守本不是守舊,應變不是背叛。 ![]() 說到底,旗袍不過是一塊布。中國人卻在這塊布上,縫進了千年的審美與處世之道。這或許就是為什么說,旗袍之美,中國人最懂。 ![]() 我們懂得的,從來不只是旗袍。 ![]() 想學國畫?找國畫教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