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3片
黃醫生 16:13
左肺一個病灶
黃醫生 16:13
下面是右肺的
黃醫生 16:14
下面是薄層
黃醫生 16:16
左肺這個是什么東東?
顏汐 16:16
肺腺癌
黃醫生 16:17
這個診斷為肺癌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黃醫生 16:18
但是老年男性,伴胸膜下氣腫,提示有吸煙病史,詢問吸煙43年。因此,對于吸煙的老年男性,診斷腺癌要慎重。
黃醫生 16:18
這個病理是鱗癌,但不是重點
黃醫生 16:18
重點是右肺的那個病灶,是什么?
臣本布衣 16:19
能考慮淋巴結嗎
黃醫生 16:21
說到轉移,給大家灌注個概念,胸膜下孤立性結節(小于3個,直徑小于1cm),轉移的可能性約3%,我統計的結果,多年前的文章。
黃醫生 16:21
當時是研究的肺外惡性腫瘤,伴肺內小于1cm的結節,數量小于或等于2個還是3個,記不清了
黃醫生 16:23
如果直徑小于1cm,轉移的可能性約10%;如果位于胸膜下1cm,轉移的可能性約10%。如果兩個條件同時具備,則轉移的可能性僅為3%
顏汐 16:43
距離胸膜大概幾cm的結節呢?有界定嗎
黃醫生 16:44
越遠,轉移的幾率會高一些。
黃醫生 16:23
那再看看薄層
黃醫生 16:27
右肺這個是什么?
妞妞 16:27
腺癌?
黃醫生 16:28
這個片子可惜我當時沒有看到
妞妞 16:29
毛刺,胸膜凹陷,葉間裂牽拉
黃醫生 16:30
咱不著急,繼續看隨診的片子
黃醫生 16:30
這時左肺切了,(左肺下葉)鱗狀細胞癌,侵犯臟層胸膜。支氣管斷端未見癌。區域淋巴結狀態:支氣管周(0/3)、“4組”(0/2)、“5組”(0/7)、“7組”(0/6)、“8組”(0/1)、“9組”(0/1)、“10組”(0/3)、“11組”(0/1)。
免疫組化:CK5/6+,P63+,CK7部分+,TTF-1-,NapsinA-。
黃醫生 16:31
2015年12-15復查
黃醫生 16:33
變化不是太大
黃醫生 16:33
好像有點大
黃醫生 16:34
再復查
黃醫生 16:34
2016-5-25
黃醫生 16:35
2016-9-26片
頑童 Garfield 16:36
鱗癌也可以多中心?
黃醫生 16:36
右肺的也切了,也是鱗癌
妞妞 16:36
都原發?
黃醫生 16:36
我們還是考慮為原發,因為左肺的分期早,右肺單發的轉移是罕見的
黃醫生 16:36
我的目的不在這
頑童 Garfield 16:36
在哪里
黃醫生 16:37
先看左肺這個病灶,病變的后緣有間質纖維化和肺氣腫

黃醫生 16:38
右肺的病變,旁邊也有肺氣腫

頑童 Garfield 16:38
我感覺右側的是胸膜旁肺氣腫
頑童 Garfield 16:38
是的。這種最容易出現癌了
黃醫生 16:39
一般而言,肺間質纖維化或肺氣腫容易伴發肺癌,是肺癌的高危因素
頑童 Garfield 16:39
間質性肺炎和肺氣腫都是癌容易發生的
頑童 Garfield 16:39
是的
妞妞 16:39
對
黃醫生 16:39
而肺間質纖維化或肺氣腫與正常肺的交界面是最容易發生肺癌的,即使這個病變的形態不典型
黃醫生 16:41
其實下午王俊豪老師發的那個腺癌的病例,也是位于肺氣腫和正常肺的交界面
黃醫生 16:42
因此,位于這個位置的病變,即使是條索狀等不典型形狀,也必須高度警惕
黃醫生 16:42
我再看看有沒有類似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