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 ![]()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董子故里深厚的人文底蘊,“乙巳年祭董大典”活動定于2025年9月16日上午8:30在德州董子文化街美術館前廣場舉行。衡水書法家孫志軍先生受邀參加,并將攜多部經典文獻書法作品敬奉大典。孫志軍先生歷時兩年完成的《張氏詩集合編》百米萬字長卷,以及《詩經》、《道德經》等抄本,將以莊重的形式呈現于本次典禮,以此溯文脈、敬先賢、啟后世,并借此良機彰顯“景州棗林張”家族詩書傳家的悠久傳統。 董仲舒為西漢廣川(今河北景縣)人,其“獨尊儒術”等思想深刻影響了中國文化的精神譜系。景州棗林張氏作為董子故里重要的文化世家,自明清以來詩禮傳家,代有著述。《張氏詩集合編》九卷由清人張畇輯錄,收錄家族明后期至清后期三百余年、十余世詩作七百五十六首,涵蓋八世進士張文熙、九世進士張國樞、十三世張招覲、張淑輿、張頫(時稱景州文壇“三張”)、十五世舉人張畇等代表詩人,風格宗唐崇杜,典雅端正,體現出家族高遠的詩學追求。該集收入徐雁平、張劍主編《清代家集叢刊》第十冊,不僅是張氏文學成就的集中展現,更為董子故里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貴文獻。 孫志軍先生作為張氏十九世甥,以工楷手錄先賢詩作,日夜不輟,歷時兩年,終成此百米萬字長卷,并聯合宗親十九世張海燕先生共作序跋,堪稱“可移動的家族文化檔案館”,實現了文字、文脈與文明的三重傳承。大典當日,他將與社會各界人士共行瞻仰儀式,恭捧長卷緬懷先賢。現場張氏宗親可敬捧長卷合影,由二十一世張燕負責組織協調,完成這場跨越時空的文化接力。大典結束后,長卷將由專業團隊拍攝掃描,制成電子版并錄入360圖書館“景州棗林張”專館,面向社會公開共享。此舉既是對家族文化的永久保存,也是當代對中華文明傳承與創新的有力回應。此后,長卷還將赴京,在八世張文熙進士碑前舉行敬奉儀式。 孫志軍先生以筆墨將廣川文化融入字節跳動的長河,既弘揚了董子思想,也彰顯了地域文化。有聯為證: 一筆一畫,字里相逢如面晤; 活動信息:
![]() ![]() ![]() ![]() ![]() ![]() ![]() ![]() ![]() ![]() ![]() ![]() ![]() ![]() |
|
來自: 景州棗林張 > 《第六章張氏詩集孫志軍2025百米書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