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成立了業委會,作為新上任的業委會委員,對于如何有效開展工作,如何處理小區事務,有迫切向外取經的需求。 因為目前絕大多數的地方,沒有成立業委會協會或是聯合會,更多的情況下,是一個松散的架構。比如加入當地的業委會主任群或是委員群,所以想要接受系統性的培訓,還是比較難以找到這樣的有權威性的平臺。 對于這個現狀,業委會委員們,有成立一個正式且合法組織的強烈想法——畢竟物業公司都有一個行業協會,作為被服務者的業主選舉出來的業委會,擁有一個業委會聯合會或是業委會協會,應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但現實情況就是如此,目前沒有看到相關部門有主動推動成立業委會協會的意愿。這里面涉及的原因,作為外人不得而知。但不能不說,這是社會治理的一個遺憾。 一般情況下,業委會會優先在本地的小區業委會群中取經。但如果不加以甄別,極有可能取回來的經,不僅不適合小區的現狀,還有可能在依葫蘆畫瓢的過程中出狀況。導致小區不僅沒有在成立業委會之后變好。反而引發了不必要的爭端和風險,業委會在任委員也難免受到牽連,嚴重的可能就主動或被動辭職了。 不可否認,在業委會委員群體中,有很多對小區治理相當有經驗和研究的人。但這些真正有本事的委員,不一定能夠被很快甄別出來。 同時,業委會的小區治理工作,涉及到法律問題還比較復雜。如果沒有在法律上厘清相關事項的界限,很容易涉嫌違法而不自知。 自媒體上,關于業委會履職的各種各樣的聲音都有,貌似都有理有據。但不少傳播量很大的觀點,其實沒有法律依據,都是嘩眾取寵,吸引流量。真的不加甄別去照搬照抄,極有可能適得其反。 所以,業委會在對外取經的時候,需要擦亮眼睛,仔細甄別,多方論證。不要被表面現象迷惑了,最終取回來的,才有可能是適合小區治理的真經。 作者簡介 鐘北斗律師,2008年正式執業至今。 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江西冠城律師事務所副主任 贛州市物業管理專家庫(第一批)入庫專家 擅長處理:物業法律事務、民事案件、經濟案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