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圈流行這么一句話,增程的盡頭是純電。 這句話似乎說明了,增程只是一個過渡方案,純電才是未來,這句話甚至被樂道汽車擺進了展臺,除此之外,后面還有一句話,純電的盡頭是換電。 這個宣傳標語,放在樂道的店里,肯定是為了宣傳自家的車輛,畢竟樂道的車型是純電,也可以換電,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增程式的盡頭是純電? 首先有一個過渡期的問題,過渡期是多久?3年5年10年50年?如果過渡期是5年,誰還去做增程式呢?但是從理想ONE出來到現(xiàn)在都不止5年了,都快7年了,喊了7年的增程式要被淘汰了,到現(xiàn)在不還是增長迅猛嗎? 如果過渡期是20-30年呢?那這個過渡期,發(fā)展增程式有啥問題,消費者買增程式有啥問題? 其次,我覺得增程式的技術(shù)架構(gòu)不會被淘汰,淘汰的其實是內(nèi)燃機作為增程器,簡單來說,增程器可以換成任何一種可以裝在車里的發(fā)電裝置,比如說氫燃料電池,甚至是核動力。 純電的盡頭是換電? 換電似乎才是過渡方案,為什么有換電技術(shù)的存在,不就是因為現(xiàn)在的新能源汽車,充電速度太慢了,嚴重影響了使用的便利性,就算是最快的超充,完整充滿也得半個小時以上,所以才有了換電嗎?換電的優(yōu)勢就在于便利性,不用下車,三分鐘就能滿血復活,只要換電站足夠多就沒有里程焦慮了。 設想一下,假設有天,充電的速度足夠快,咱們不說3分鐘充滿,就10分鐘左右,續(xù)航焦慮就大大減輕了吧,續(xù)航七八百公里,10分鐘充滿,足以滿足需求了,和燃油車用起來沒有太大的差別了。你跑高速總是要休息上廁所的吧,有這個時間,車就充滿了。 有人肯定覺得,10分鐘充滿,那得多大的功率???電網(wǎng)能夠負荷的了嗎?這話都說了十幾年了,電動汽車剛出來的時候,沒有快充,然后快充幾十千瓦,到現(xiàn)在幾百千瓦,你看哪里因為電網(wǎng)負荷不了,導致居民停電了?時代在發(fā)展,科技也在發(fā)展,特別是未來的超充,肯定是充電蓄能一體的,用儲能站的電量來作為電網(wǎng)的補充的。 那換電站,不也是可以作為儲能站的嗎?理論上可以,但是太奢侈了,都是三元鋰電池,成本高,也存不了多少電,20幾塊電池,滿打滿算一千多度電,你拿這玩意如果想回本還不如純做儲能站,并且隨機性大,你不知道車主什么時候來換電,所以換電站作為儲能站,效率實在是不高,成本也太大了。 所以,純電的盡頭應該是固態(tài)電池,硫化物的完全體的固態(tài)電池,而增程式也不是過渡方案,只是內(nèi)燃機作為增程器,是過渡方案,樂道4S店打出這個標語,這主要是為了宣傳自身好賣車,但是個人認為,這個標語所表達的內(nèi)容,并不準確,你們覺得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