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葵p233 【來(lái)源】本品為茄科植物龍葵的全草。 【別名】龍葵、苦菜、苦葵、天茄子、黑天天、黑茄子、野葡萄。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消腫。主治:療瘡、癰腫、丹毒、跌打扭傷、慢性氣管炎、腎炎水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炮制】凈制:除去雜質(zhì),老梗及殘留根。泡水洗凈,曬干。切段;曬干或烘干篩去雜質(zhì)。 【化學(xué)成分】龍葵地上部分含澳洲茄堿,澳洲茄邊堿,β-澳洲茄邊堿。橙色果實(shí)中含α-胡蘿卜素,果實(shí)中還含有植物凝集素,澳洲茄胺,N-甲基澳洲茄胺等。 【藥理作用】①?gòu)?qiáng)心利尿。②降壓作用。③提高體內(nèi)自然殺傷細(xì)胞活性。④抑菌作用。 【毒理作用】龍葵堿作用類似皂苷,能溶解血細(xì)胞。過(guò)量中毒可引起頭痛、腹痛、嘔吐、腹瀉、瞳孔散大、心跳先快后慢、精神錯(cuò)亂,甚至昏迷。曾有報(bào)告小孩食未成熟的龍葵果實(shí)而致死亡(與發(fā)芽馬鈴薯中毒相同)。澳洲茄堿作用似龍葵堿,亦能溶血,毒性較大。 【方劑選用】 1.療腫:龍葵,擂碎,酒服。 2.癰無(wú)頭:搗龍葵敷之。 3.一切發(fā)背癰疽惡瘡:蝦蟇全個(gè),同龍葵藤葉搗敷。 4.天庖濕瘡:龍葵苗葉搗敷之。 5.吐血不上:人參0.3g,龍葵苗15g。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6g,新水調(diào)下,不拘時(shí)。 6.慢性氣管炎:龍葵全草(干)30g,桔梗9g,甘草3g,為一日量。制成糖衣片,每日3次分服,10天為1療程,每療程間隔5-7天。此外,亦有用龍葵果制成酊劑,日服3次,每次10-20ml,10日為1療程。治療52例,103個(gè)療程后近期控制47例。 7.癌?。?/strong>鮮龍葵全草60g(干品30g),鮮半枝蓮120g(干品60g),紫草15g,每日2次煎服。治療惡性葡萄胎、子宮絨毛膜癌、卵巢癌腫、肝癌等。以單味龍葵60-90g煎服,還治纖維肉瘤。 8.止癢:龍葵全草(除根)鮮品60g(干品30g),加水800ml,煎15-20分鐘。每日1劑,上、下午兩次分服。按皮膚病的病程長(zhǎng)短,服藥7-25天不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