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毫無波瀾地進入元豐五年(1082年)。站在這一年的起點,大家都無法預測接下來會見證什么。蘇軾自己也一樣,忙忙碌碌在田地里干活,沒時間多想什么。這也是他一貫的風格,靜水流深,隨意而為,自在浮沉,無所謂期許,也無所謂失落。 去年在東坡好容易將瓦礫撿得差不多,種下了三百尺黃桑,今年要抓緊時間落實下一步規劃:蓋房子。 先生的運氣也好,一開年,在東坡附近尋得一塊廢棄的養鹿場,視野非常寬曠,跟他自己的規劃不謀而合,于是馬上張羅著蓋草堂。 幸好只是建個草堂,難度不高。不過要天天風吹日曬去割草,先生曬得臉黑黑的,這下徹底是個老農的模樣了。 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吹面如墨。 ——《次韻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節選 二月,五間草堂完工。當時正值大雪紛飛,先生十分欣喜,將其命名為“雪堂”,四壁畫滿了雪景,一點空隙都不留,起坐俯仰之間,視線所及全是雪。先生特地寫了篇《雪堂記》,欣欣然說:這就是我的夢中情堂??! 蘇子得廢園于東坡之脅,筑而垣之,作堂焉,號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為,因繪雪于四壁之間,無容隙也。起居偃仰,環顧睥睨,無非雪者,蘇子居之,真得其所居者也。 ——《雪堂記》節選 雪堂的建成,大大緩解了先生的壓力。以前來個朋友總是犯愁,到處借住。如今有了五間雪堂,頓時覺得日子敞亮了起來。 曾經老朋友陳季常來信,說要來看望他。先生回信充滿了憂心:臨皋亭雖還有一間房可住人,但是西曬太厲害,要不就近去承天寺借宿,或者門前那艘大船也可暫住,等你來了我們再想辦法。 臨皋雖有一室,可憩從者,但西日可畏。承天極相近,或門前一大舸亦可居,到后相度。 ——《與陳季常十六首之五》節選 若是陳季常再來,如今一定給他安排雪堂住宿,院里是東坡手植,門上是東坡手書、墻上是東坡手繪、梁上是東坡手工,這樣超豪華的待遇,哪個朋友來不感動?必是一個個住得都不想走了。 三月,米芾借出差湖南的機會來拜訪蘇軾,這是他倆的第一次見面。蘇軾在雪堂招待他,酒興濃時,讓米芾將一張觀音紙貼在墻上,站起來信手畫上兩根竹枝、一截枯樹、一個怪石,送給了米芾。 吾自湖南從事過黃州,初見公酒酣曰:“君貼此紙壁上”。觀音紙也,即起作兩竹枝、一枯樹、一怪石見與。 ——米芾《畫史》節選 他們又交流了關于書法的意見。蘇軾建議米芾,不要再臨唐帖,改為專向晉代書法學習。從此,米芾的書法水平突飛猛進。 米元章元豐中謁東坡于黃岡,承其余論,始專學晉人,其書大進。 ——溫革《跋米芾貼》節選 五月,楊世昌來拜訪先生,長期霸占了雪堂一間客房,一住就是一年多。楊世昌是位道士,善畫山水人物,他有一幅《崆峒問道圖》,現為故宮博物院收藏。除此之外,他還善音樂,洞簫、鼓琴尤為精通。 住在雪堂期間,楊世昌又是教先生釀酒,又是陪先生游赤壁,那叫一個不亦樂乎。玩得高興了,干脆把釀酒的方子送給蘇軾,先生高興地寫了首《蜜酒歌》,兩人歌之飲之,好不痛快。 西蜀道士楊世昌,善作蜜酒,絕醇釅。余既得其方,作此歌遺之。 ——《蜜酒歌》序 九月,老朋友巢谷來了。蘇軾倒履相迎,立馬在雪堂給他布置了VIP套房,還將兩個兒子托付給他教學。巢谷每天陪著蘇軾耕田種地,干完活馬上教兩個孩子學文習武,非常嚴格。 巢谷還是烹調好手,他常常親自下廚煮豬頭灌血睛,做姜豉菜羹,與蘇家父子共餐,蘇軾贊道:“實在是人間最美味啊。”有這么優秀的廚子在此,可不能浪費了,蘇軾沒少拿他當小白鼠,嘗試了無數個版本的紅燒肉。 春雨如暗塵,春風吹倒人。 東坡數間屋,巢子與誰鄰。 空床斂敗絮,破灶郁生薪。 相對不言寒,哀哉知我貧。 我有一瓢酒,獨飲良不仁。 未能赪我頰,聊復濡子唇。 故人千鐘祿,馭吏醉吐茵。 那知我與子,坐作寒蛩呻。 努力莫怨天,我爾皆天民。 行看花柳動,共享無邊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