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更新 你想看的養生小技巧都在這里?? ![]() ![]() 入秋之后,秋主肺,當下養肺就是頭等大事。 但養肺并不容易。中醫認為肺為“嬌臟”,易受外界環境影響。 在五行中,秋季屬“金”,而五臟之中,肺亦屬金。肺其主氣、司呼吸、以肅降為主導的功能特性與秋金之氣高度相應。所以說現在也是適合調養肺臟的關鍵期。 秋季養肺=養命! 肺害怕的4件事要注意 1 肺畏燥 秋季氣候會逐漸干燥起來,燥邪易耗傷人體津液。這會導致一系列干燥癥狀,如口干舌燥、口渴、干咳、皮膚干裂、眼干、大便干結等。 2 肺畏寒 現在早晚溫度低,但大家穿的還是夏天的衣服,寒邪容易侵入人體。寒邪具有收引的特性。它極易通過口鼻等呼吸門戶侵襲肺部,導致肺氣郁閉,宣發功能受阻。 這是誘發秋季感冒、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等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 3 肺畏熱 肺作為“嬌臟”,既不耐寒也不耐熱。感受熱邪后,可出現咳嗽、氣喘、咳吐黃稠粘痰且不易咳出、煩躁不安,甚至流鼻血等癥狀。若肺胃熱盛,火熱上炎,還可能引發面部痤瘡等問題。 4 肺畏悲 中醫認為“悲傷肺”。過度的悲哀、憂愁等負面情緒,易導致肺氣郁結不暢,影響其正常的宣發和肅降功能,表現為呼吸不暢、胸悶氣短、長吁短嘆等。長期情緒低落對肺臟健康不利。 入秋之后除了注意調節心情外,建議大家食用一些滋陰潤燥肺部喜愛的食物。 這些食物是肺部“大救星” 全家老少都愛吃 1 百合 百合,味甘性寒,歸心、肺經,有著“潤肺第一補”之稱,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 《本草綱目拾遺》記載其“入肺,清痰火,補虛損,治肺癰。”百合含有多種活性成分,有助于稀釋痰液、潤滑氣道,從而減輕咳嗽和咳痰。 其清熱潤肺的作用常被用于緩解肺部炎癥、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問題。 百合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等,有助于促進機體營養代謝,增強抗疲勞、耐缺氧能力。 同時,百合入心經,性微寒,能清心除煩,寧心安神。對于熱病后余熱未消、神思恍惚、失眠多夢、心情抑郁等病癥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百合中的一些成分如百合甙等具有降低血壓和血糖的效果,對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幫助。 張倩老師也推薦一個出自《金匱要略》的經典方劑,具有清滋心肺、益陰養血之效,適合陰虛內熱人群服用,對秋季干咳有較好緩解作用。 ![]() 【食材】 干百合30克、雞蛋1個。 百合:滋陰潤肺,清心安神; 雞蛋黃:養血滋陰,與百合煮湯,滋陰養血、清心安神 【做法】 ①取30g干百合提前浸泡一夜; ②然后加水煎煮10~15分鐘,過濾掉百合渣滓; ③加入一個雞蛋黃攪拌均勻,待其晾涼到合適溫度后即可飲用。 【注意】 陽虛、濕熱體質的人不適合。 2 梨 梨是我們都很熟悉的養肺潤燥佳品了,但梨的用法很有學問。 梨性寒味甘,有清熱生津、潤肺止咳的作用。生吃梨可以緩解咽喉干燥、口渴等不適;如果把梨煮熟了吃,潤肺止咳的效果會更好,適合那些因為秋燥而出現咳嗽的人。 建議大家煮梨的時候不要去皮,能增強潤燥的功效。可以在煮梨的水里加幾片生姜,中和一下梨的寒性,脾胃虛寒的人也能放心食用。 今天張倩老師教大家的就是改良版的用法,內有乾坤~ 【食材】 梨、黑豆、姜、蜂蜜 【功效】 梨潤肺,黑豆能滋補腎陰,兩者搭配可以治療慢性咳痰喘,因為中醫認為腎主納氣,喘和腎是有密切關系的;加上姜可以溫脾胃,蜂蜜調和味道。 這個小方兼顧了上中下三焦,很適合內燥人群食用,潤燥而不傷脾。 【做法】 ①黑豆最好提前浸泡半小時到1小時; ②取一個梨洗干凈后,在上面1/5處切開,留作蓋子; ③用勺子把梨核剔除掉,之后放入切好的姜絲以及洗好的黑豆; ④然后將切下來的梨蓋回去,用牙簽封好,放到小碗中用水蒸,大火燒開后轉小火; ⑤把黑豆蒸熟就可以吃了,吃前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加點蜂蜜(糖尿病患者可不加)。 ![]() 3 白蘿卜 中醫認為,肺和大腸互為表里,如果肺不好,干燥,勢必也會影響到大腸的蠕動。 白蘿卜一方面可以清熱生津,另一方面所帶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從而達到調理便秘的效果。 再加上白蘿卜可以化積食,對脾胃很好,消化吸收代謝好了,排便自然也會更加通暢。 蘿卜燉橄欖又被稱為“青龍白虎湯”,在古籍《王氏醫案》中就有記載其能預防上呼吸道問題的發生。特別適合天氣干燥的秋季食用。 ![]() 【食材】 橄欖、白蘿卜、生姜。 【做法】 橄欖10顆切開、白蘿卜250克切塊、生姜3片,喜歡甜口的可以加幾顆紅棗調味,一起放入鍋中燉煮30分鐘。 【功效】 橄欖又叫青果,有清肺利咽、生津止渴的作用,搭配上蘿卜,不僅能輔助改善咳嗽、咽喉痛,長期服用對于預防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也有一定作用。 本文合作專家 ![]() 張倩老師 國家公共營養師 專注于研究飲食養生,擅長以食養方式調理身體 ![]() |
|
來自: 昵稱63956060 > 《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和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