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這年紀的人沒有經歷過生產隊,只是長輩常說起關于生產隊的人和事。當然也對生產隊有很多暇想。 很多年前有村里人問我是村里哪隊的,當時我太詫異了,我是這個村的村民,怎么還是哪隊呢!其實到現在來講,“隊”的概念還在村里有的,也就這兩年,村里建微信群,還是分哪隊哪隊建群呢?而這隊就是從前村里劃分的生產隊。 對于生產隊我是有暇想的,是不是跟村委會一樣有辦公的房子。我也問了長輩,說是有。 就是飼養室,也是養牲口的地方,肯定有辦公的房子。有會計,有正副隊長的,上工或開會就敲鐘。長輩說,生產隊時,糧食產量不高,一畝地產不了多少糧食。人們常常吃不飽,家庭沒有勞力的,一頓飯只喝點稀粥,干點一點也不敢吃,那是家庭里勞力去生產隊掙工分才能吃的。至于為什么生產隊糧食產量上不去,人們常說吃不飽呢!有很多原因吧!那時地里不使用化肥,產量很低,使用糞產量也是很高。人們都沒有積極性,不是勞力的也算人頭分糧食,很多人心里不平衡,干活不總是往好了干。明明鋤草卻把苗給鋤了,草卻視而不見。很多地里草太多了。長輩說那時地有一種草,像地毯,打幾個滾身上也見不到泥。那時農活也的確累,沒有機器,全是人力,也不全算人沒積極性。有的隊的隊長讓勞力包活干,一個人干一定量的活才能記工呢?以致體力差的硬干,回家沒多久就死了。那時也是亂的時代,有地主成份家庭,不知怎么了讓人在地里打一頓也算才打。開會斗地主成份家庭等一些人脖子掛大石頭,戴大尖帽子,臉上亂劃。 生產隊也有好的隊,聽母親說她們那時北京市村里她們那個生產隊好,因有比較好的隊長。勞力去地里干活或加班,給做好吃的,做白面包子或炸油條。晚上加班摘花生,給煮花生吃。還包山,農閑時組織社員去山上干活掙錢。年底不單分了很多糧食,還分了幾百塊錢,那個年代幾百塊錢真叫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