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來討論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地球上的冰川全部融化,誰的家鄉將會海水淹沒?我們生活的地球始終處于緩慢而永不停息的運動中,七大洲和五大洋格局的形成時間也才500萬年左右。大陸飄移仍然在以每年幾厘米的速度持續進行,大西洋正在變寬,太平洋正在變窄,喜馬拉雅山脈則還在升高。自幾億年前到現在,地球曾出現多次冰川期。在冰川期,海水蒸發形成降雪,覆蓋在大地上,在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凝結成冰川。冰川期之后就是間冰期,冰川又開始消融,形成河流,沖積出溝壑和平原。離現在最近的一次冰川期大約在11萬年前~1.3萬年前。當時的氣溫比現在低5℃到8℃,北美的加拿大,北歐和青藏高原都被冰川覆蓋,中國的山脈在兩千米以上的部分,如秦嶺,玉山,也都有大大小小的冰川,冰川面積占到了陸地面積的30%。除了冰川,當時陸地上還有廣闊的草原和森林地帶。由于冰川鎖住了大量海水,當時的海平面比現在要低近150米,大陸架全部露出了海面。白令海峽的海水深度只有三十多米,露出水面成了陸橋,除了南極洲和澳洲以外,所有大陸連在了一起,原始人可以跨大洲遷徙。當時的海洋約占地球表面的65%,陸地為35%。人類就是在冰河期,為對抗自然的嚴寒而進入了舊石器時代。在2.1萬年前的盛冰期,我國東部大陸架全部露出海面成為了陸地,日本和臺灣的島嶼直接和大陸連在了一起。大約1.1萬年前,地球又進入了新的間冰期。這時候起冰川大量融化,海平面上升到與今天差不多的位置,海洋面積占71%,陸地面積占29%。這段時期,氣候比較宜人,我們人類就抓住了這最好的時機,開始了文明的加速發展。地球地貌和氣候的演化是非常緩慢的一個過程,人類進入工業時代后,極大改變了地球的面貌。18世紀末,工業革命從英國開始,碳排放不斷加劇,地球表面溫度在200多年時間里上升了2℃,冰川開始松動,融化。進入21世紀,這一過程顯著加速,萬年不變的冰蓋的邊緣在不斷退縮、變薄。南極的冰架也開始崩落,溶解。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落基山脈、安第斯山脈、非洲乞力馬扎羅山脈等山脈的冰川都出現了急劇退縮跡象。從2017年到2025年,海平面每年上漲4.7毫米,8年上漲近四厘米。雖然人們的肉眼沒注意到這種變化,但帶來的危害卻頻繁發生,沿海地帶的海浸和海蝕現象越來越嚴重,災害天氣也越來越多。大家有沒有感覺,近年來,地球的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現在都沒人提什么“十年一遇”,“百年一遇”這些詞了,因為這種災害性天氣太頻繁了。南極的科考船已經開啟了冷氣來抵御暑熱。因為冰川融化,青海湖每年增加四個杭州西湖的面積,還發生了沙漠施工隊抗洪的怪事。 一些科學家們認為,即使現在地球氣溫立即停止增長,由于地球溫度的慣性作用,南極和格陵蘭島的冰川還將消融一部分,在未來一百年內,海平面還會上升1米左右。我國的上海,天津、廣州的香港等沿海城市將受到嚴重影響。沿海農村也有大量的土地,因海浸嚴重而無法耕作。未來的十年,將是挽救地球的關鍵窗口期,如果沒有控制住氣溫持續上漲,人類命運將迎來不可逆的災難。 如果地球溫度再升高2℃,一百年內,格陵蘭島冰蓋將完全融化,海平面將上升7米。我國的江蘇的淮安—洪澤湖以東的沿海地帶,河北的環渤海地區,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將全部被海水淹沒。中國的經濟將遭受重創。 我們現在能夠理解國家為什么對節能減排如此重視了吧? 如果地球溫度徹底失控,再升高7℃,全球冰川都會融化,海平面將上升66米左右。 這時候,你的家鄉會被淹沒嗎? 我國國土面積內,凡是海拔在66米以下的地區,如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區,將全部被海水淹沒,古云夢澤也會成為海灣,大別山將成為凸出海面的半島,泰山等山脈也將成為海島。 有人會說,地球自己也在變動,我們等到下一個冰河期來臨,冰川不又重新回來了嗎?科學家們推測,地球的下一次冰河時期,最早也要在1.5萬年以后才出現。 這個時候,人類還在地球生存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