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 老子為什么說大道給人的感覺是惚恍?普通人和智者之間對實相和假相的判斷有怎樣本質(zhì)的區(qū)別?為什么說掌控千變?nèi)f化世界的是沒有形象,沒有分別的一個力量?為什么說所有宗教的本源應(yīng)該都是相同的?為啥對所有宗教的圣人都要尊敬,但都不能迷信? ![]() 想收聽上面音頻,請點擊上面黑色小三角 《道德經(jīng)》第十四章,老子先告訴我們大道夷、希、微,也就是無形、無聲、無體的這樣一個特征之后,繼續(xù)告訴我們: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fù)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01 很顯然,老子在告訴我們,大道沒有我們普通人認(rèn)為的明和暗的區(qū)別,上和下的區(qū)別。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上面不會像我們的物體有陽光照射會亮,下邊太陽照不到會暗,它不存在。 它根本就不存在上下明暗的分別。 老子繼續(xù)告訴我們說,道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關(guān)注“問古思塾”微信視頻號 02 現(xiàn)在我們就明白了,為什么道家甚至佛家的智者在給自己取法號的時候喜歡用虛、無。 我們就要去追問老子,我們普通人之所以普通,之所以沒有他和那些大圣人的智慧,是不是因為我們把注意力全集中在有形有相的事物上了? 我們?nèi)硕颊J(rèn)為看得見摸得著,能夠聽到聲音的,能夠感知、能夠測量的,能夠推理的才是實在的。 但是,在他們智者看來,用感官能感知、能推理、能描述的都是假象,都是虛幻不實的,都不永恒存在,都不究竟。 他老人家說無狀之狀、無物之象,跟佛家講的實相無相不是一個道理嗎? 03 那我們要追問老子,他是不是想告訴我們,這個有形世界的千變?nèi)f化的,所謂的存在背后,有一個不變的,沒有任何分別的,沒有形狀、沒有聲音、沒辦法表述的真正究竟的存在,那個存在就是道。 那個無形的存在才是力量最強(qiáng)大的。 是他在掌控,在調(diào)整我們?nèi)怂J(rèn)為這個有形的世界。 04 現(xiàn)在我們是不是很好理解,《金剛經(jīng)》上佛祖告誡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我們可不可以把佛陀講的如來,和老子講的道劃等號?他們講的都是宇宙中最本質(zhì)、最究竟、最強(qiáng)大、最神秘、最公正的那個力量。 那是我們大千世界共同的源頭,也是我們共同的歸宿。 05 如果這樣的話,我們是不是還可以再追問老子,同時也追問自己。 我們中國有儒、釋、道三家,宗教信仰佛教、道教都很廣泛,而且還有外來的伊斯蘭教和基督教。 既然宇宙最根本、最究竟那個力量是無形無相的,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推論: 所有宗教的圣人都洞察了那個最根本的存在,只不過是他們表述的方式不同,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所面對的人群不同。所以才讓各個宗教外在表現(xiàn)形式和文字表述上有所區(qū)別。 但是他們所洞察到的,他們所領(lǐng)會到的宇宙最根本的存在,和那個最公正、最簡單的法則是一樣的。 區(qū)別是表面的,相同是內(nèi)在的、本質(zhì)的。 那這樣的話,我們是不是可以告訴自己,對所有的宗教圣人我們都要表示足夠的尊敬,但是對每一個宗教我們都不應(yīng)該去迷信。 06 既然大道沒有形象,沒有聲音,也沒有形體。人眼睛也看不見,耳朵聽不到,連大腦思維都觸摸不到它,那人為什么要相信它的存在呢? 老子用了兩個非常好的詞叫:恍惚。 也就是大道這種存在,我們感官感知不到它,但我們每個人都心里知道,宇宙中間存在這樣一個力量。 這種力量就是若有若無,說它有,看不見;說它沒有,你能仿佛感覺到它在。 這種力量,這種現(xiàn)象,這種狀態(tài),老子稱之為恍惚,用我們現(xiàn)在的話講叫若有若無。 07 那既然是若有若無的,我們?yōu)槭裁锤惺懿坏剑?/span> 老子、佛祖、孔子、耶穌、穆罕默德這些偉大的圣人,他們?yōu)槭裁茨軌蚋兄玫侥兀?/span> 實際上,我們了解了這些圣人的經(jīng)歷,讀了他們的經(jīng)典就會知道,他們是用心靈去感知的,不是通過感官。 他們通過心靈感知到的那個存在、那個法則,想讓我們更多的人知道,所以他只能通過語言來表達(dá),通過文字來記述。 但是,他們的語言和文字本身并不是那個最根本的存在。 現(xiàn)在我們就明白了,我們應(yīng)該對每一個圣人都保持尊重,但對任何人都不能迷信。 08 我們要做的是讓自己的心靈變得純凈,去掉對形象、對聲音、對形體,對明和暗、上和下種種的分別。 這樣的話,我們才有可能真正去感知,真正能夠做到體道悟道。 如果在這拼命地動腦,分別來、分別去,我們只會離道越來越遠(yuǎn),不是嗎? |
|
來自: 新用戶1777903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