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的人都知道,眼鏡常換是常事。不是視力深了,度數不適合了,就是鏡片弄花了,鏡架變形了,總歸要找地方打理。 在鄉下教初中,每天板書、改作業,眼鏡幾乎不離身,換眼鏡、修眼鏡更是家常便飯。這些年,只認準城里的那家“視屆視光中心”,別處說破天也沒去過。前兩年有同事說縣城新開的連鎖店設備先進,拉著我去瞧瞧,到了門口我還是打了退堂鼓——總覺得跟“視屆”處出了感情,就像街口的老裁縫,針腳熟了,穿起來才自在。 說起來,跟“視屆”的緣分,還是從朋友介紹結下的。第一次到店里配眼鏡,不知從何入手,工作人員看到我的疑慮,特意挑了副輕便耐摔的鏡架,說你們天天跟孩子打交道,結實最要緊。后來鏡架螺絲松了,揣著眼鏡去修,她不光擰緊了螺絲,還免費換了對防滑套,說天熱出汗,別讓眼鏡總往下滑,看黑板費勁兒。就這幾句話,讓我記到了現在。 昨晚又去了趟鄰近的分店,還是為了防滑套的事。近段時間,眼鏡老往下滑,準備開學上課了,得更換新的了。那家分店地理位置的原因,晚上人不多,只有一個年輕姑娘在值班,見我們進來,笑臉相迎。 說明來意后,姑娘拿起眼鏡就皺起了眉:“老師您這防滑套早該換了,都硬得像塑料片了,戴著肯定不舒服。”她一邊說一邊拿出工具,小心翼翼地拆舊套,嘴里還念叨著:“您這鏡架有點歪,我順便幫您調調,戴正了看東西不累。” 一旁的朋友好奇地問:“修這個要錢嗎?”姑娘笑著搖搖頭:“不要錢,這些小修小補都是應該的。你們老師天天教書,眼睛可得保護好?!闭f話間,她已經換好了新的防滑套,又拿出鏡片清洗液,仔仔細細擦了兩遍,連鏡架縫隙里的灰塵都用小刷子清理干凈了。 戴上試試,果然穩當多了,鏡片亮得能照見人影,連看遠處的路燈都清晰了不少。臨走時,姑娘又叮囑:“老師,您要是覺得眼鏡滑,隨時過來換,別等磨壞了再弄。平時擦鏡片用眼鏡布順著一個方向擦,不容易花?!?/span> 走在回家的路上,晚風里帶著叫不出花兒的味道,心里暖烘烘的。其實老百姓過日子,圖的不就是這份實在嗎?就像我們當老師,對學生多一句叮囑,多一點耐心,他們就記在心里了。 這家眼鏡店能在城里開了這么多年,靠的恐怕不只是質量,更是這份把顧客當自家人的熱乎勁兒。有些店光顧了一次又一次;有些店,去一次就過余。這是有原因的。 就沖這家店的溫暖,這輩子換眼鏡,估計就認準視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