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建設銀川覽山公園的領導,我不知道是誰,甩手給個“贊”。作為標志性的網紅景點,想不到原來竟然是一處垃圾場,建設這樣一個市民休閑廣場的同時,也解決了環保治理的問題,可謂奇思妙想,一舉兩得。 雖然日落時分,只有那么短短的二三分鐘,但到覽山公園看日落,我決定把當天的“時間余額”全部充值到這片美景里,余額寶的利息哪有這景色養眼啊。覽山公園被稱為“羅馬斗獸場銀川分場”,那仿古羅馬風格的回廊拱門,弧形階梯的劇場,足夠滿足中國女人誓死要出片的期待,攻略就是一定提前兩三個小時去,倘若去晚了,那鏡頭里全是避不開的人。 凹完照,可安靜的坐臺階上感受落日余暉的美景,覽山公園的日落是懂 “下班儀式感” 的,把天空從淡藍調成橘子汽水色,再撒點碎金似的光,觀景臺被染成金黃色,遠處巍峨的賀蘭山輪廓在柔光變得朦朧,夕陽將云層染成橘紅,湖面泛起粼粼波光,遠處帆船小艇游戈,攝影師們已經架起了三腳架,等待完美的瞬間。 街頭藝人的吉他與歌唱聲,地攤上賣著孩子們喜歡的小飛機和泡泡槍,那些五彩的泡泡讓整個廣場又添上幾分浪漫,所有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消耗等待日落的前奏時間。大自然每日限定的盛開演出就要開始了,剛剛喧鬧的人群頓時安靜起來,無數的手機和相機朝著遠方,人類對日落之美的欣賞仿佛交織著生物學的本能,有著心理共鳴。 手機相冊里裝了30多張同款夕陽,主打一個 “時間可以浪費,美景不能錯過”。回到酒店躺下,又開始大刀闊斧刪刪刪,拍的時候每一幀都是獨一無二的美,看的時候都是重復的。 ![]() ![]() ![]() ![]() ![]() ![]() ![]() ![]() ![]() ![]() ![]() ![]() ![]() ![]() ![]() ![]() 我想覽山公園的日落之所以受追捧,除了仿歐的階梯式建筑不遮擋視線以外,稀缺之處在于盛大的落日景象以賀蘭山為背景,而落日的余暉又掉入前方的湖水中,湖水的倒映共同勾勒出完美的落日景象,這些組合元素是其他地方很難復制的。 好奇心使然,查了一下這條湖的名字,原來當地人稱它為“閱海湖”,但是它原來的名字叫“西湖”,是由大西湖和小西湖貫通后才改的名字。 賀蘭山......西湖......,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岳飛心懷的賀蘭山不管是在河北還是在寧夏,他最終確是暗算在西湖。眼前壯闊的西湖,遠處巍峨的賀蘭山,不禁讓人想到岳飛的壯志未酬以及西湖歌舞幾時休的景象,800多年的時間,早已換了人間。此刻,塞上的銀川倒也有幾分江南的模樣。 華燈初上,覽山公園的夜市狂歡開始了,擼串去。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