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輯丨美 圻 文娛價值官解讀: ID:wenyujiazhiguan 曾被質疑陷入創作瓶頸的現偶劇,在2025年迎來了一場集體回春。 在剛剛結束的釜山國際電影節全球OTT獎上,《難哄》提名了最佳劇集、最佳男主角、最佳OST三項大獎,國產現偶劇首次在海外沖擊重要獎項。 與此同時,今年愛優騰芒四大平臺也掀起了聲勢浩大的現偶“補貨潮”,20余部新作密集上線,月月都有驚喜。連一向以拍攝男性向題材見長的正午陽光也進軍這一賽道——不久前收官的新劇《櫻桃琥珀》雖因敘事節奏引發部分爭議,但在古裝劇和探案劇扎堆的暑期檔,這部在情感表達與制作細節上可圈可點的“小清新”作品,仍成功占據一席之地,1330萬的集均播放量在當下偏冷的長劇市場中已屬亮眼。 目前,接檔新作《我在頂峰等你》正在播出,略顯擁擠的現偶賽道不斷涌入新玩家,熱度持續攀升。這一曾被認為“拍一部撲一部”的劇集品類,為何在2025年迎來“補貨大潮”?在短劇分流、古偶夾擊的行業背景下,現偶能否借此東風真正重振旗鼓? ![]()
2025年伊始,現偶劇市場便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愛優騰芒四大平臺接連推出《白色橄欖樹》《難哄》《濾鏡》《愛你》《噓,國王在冬眠》《許我耀眼》《驕陽似我》等20余部作品,下半年待播新作也超過10部。無論是數量還是整體質量,現偶劇都實現了顯著提升。 現偶劇一直是國產劇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現代都市為背景,聚焦年輕人的愛情、成長與夢想,深受年輕觀眾喜愛。然而近年來,在古偶、仙俠、懸疑等多類型劇集的沖擊下,現偶劇的市場份額逐漸被擠壓。加之《以愛為營》《我的人間煙火》等被寄予厚望的頭部作品表現未達預期,這一類型逐漸被視為“易爆雷”領域。 ![]() 盡管如此,現偶劇仍是平臺與市場的“剛需”。一方面,觀眾的情感需求始終存在——愛情作為戲劇永恒的主題,具備廣泛的受眾基礎;另一方面,面對大量流水線生產、缺乏亮點的作品,觀眾逐漸失去耐心。大家并非不愛看現偶,而是太渴望看到配得上自己時間與期待的好作品。 在“剛需”持續存在的同時,市場熱點的輪換也為現偶劇帶來了天時與地利。古偶、仙俠劇經過連續幾年的爆發式增長,已顯疲態。多家上市影視公司的財報數據顯示,盡管熱門IP的平均制作周期與單集成本不斷攀升,觀眾留存率卻普遍下滑。“重資產、長周期”的模式在微短劇“輕快靈”的競爭環境中,必然抑制資本對古偶、仙俠的投入熱情。 相較之下,現偶劇具有更高的投入產出比和更靈活的政策適應性,其“輕資產、短周期、強變現”的優勢,在長劇領域獨樹一幟,能迅速回應資本對de回報率的渴求,自然吸引更多熱錢涌入。 ![]() 據某影視公司制片人透露,現偶劇的單集拍攝成本與周期平均僅為古偶劇的三分之一,資金周轉率則高出數倍。在當前長劇普遍面臨生產周期長、回款速度慢的背景下,現偶“短平快”的商業模式更符合平臺與投資者對效率與回報速度的要求,也更適應當下的市場環境。 另一方面,此前幾年,古偶、仙俠劇被各大平臺大力推崇,但隨著同類題材扎堆出現,觀眾對其套路化人設和敘事逐漸產生審美疲勞,追劇動力減弱。于是市場焦點自然轉向了成本更可控、更具共鳴感、也更擅長“造夢”的現偶劇。多種有利因素的疊加,共同促成了“現偶大年”的出現,這一類型也成為長劇應對短劇沖擊、吸引年輕觀眾的重要抓手。 門檻較低,拍好很難 前幾年,現偶劇在市場中日趨邊緣化——不僅爆款數量逐年遞減、市場熱度連年走低,觀眾基本盤也被甜寵短劇不斷蠶食。2024年更是經歷了“紅黑俱寂”的慘淡一年。 許多業內人士認為,現偶劇是一種“門檻低、上限高”的題材類型。看似易于操作,但要做出亮點卻極為困難,只有極少數頭部精品才能真正贏得觀眾與市場。 云合數據顯示,2024年愛優騰三大平臺共播出帶有都市、愛情標簽的青春現偶題材劇集71部,整體表現平淡。雖有個別作品在播放量、熱度或口碑上取得一定成績,但缺乏現象級爆款,市場聲量遠不如古偶劇,沒有一部現偶劇進入累計有效播放霸屏榜前20名。 這些前期被寄予厚望的熱門現偶劇,或多或少存在故事老套、邏輯漏洞、價值觀滯后或制作粗糙等問題。漸漸地,“按頭嗑糖”不再奏效,“公式化創作”宣告失靈。 毫無疑問,現偶劇具備造夢功能——它需要浪漫、精準、甜美的元素,同時要求男女主人設立得住、視覺沖擊力強、情感濃度足夠,從而為觀眾提供極致的美感、氛圍感和爽感。然而長期以來,大量同類作品陷入千篇一律的困境:霸道總裁與“功能化”女主長期占據主流,難以引發當代觀眾的情感共鳴。 據統計,2024年播出的71部現偶劇中,超過37%的作品主角是律師、醫生、總裁,職業線完全淪為戀愛背景板。例如《我們的翻譯官》中精英翻譯官的操作漏洞百出;律政劇《你也有今天》的法庭戲份被批兒戲。此外,人設和劇情俗套、運鏡和服化道粗糙,也嚴重影響觀感。為搏出圈,《你比星光美麗》等劇只能依靠抖音吻戲剪輯引流,但因情感鋪墊薄弱、氛圍塑造不足,反被批評“硬撒糖”,口碑不升反降。 ![]() 事實上,與古偶劇可借助虛構世界觀和人設、憑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表達“生死愛”等宏大主題不同,現偶劇最講求真實。人物和世界觀不能懸浮,他們在生活與事業中面臨的困境也必須符合現實邏輯。如何在一個真實落地的語境中,講述夢幻而浪漫的愛情故事?這種創作上的尺度極難把握。 例如《在暴雪時分》中男主角的職業動機邏輯崩塌,被網友吐槽“像看了30集的MV”;《以愛為營》本意塑造顏值與財富兼具的完美伴侶,實際呈現的卻是女主作為記者,反復憑借美貌接近男主以獲取職業便利。明顯的邏輯硬傷導致該劇豆瓣評分僅4.2。 ![]() 要在“離地三尺”之處講好一個夢幻又浪漫的愛情故事,不僅考驗主創的想象力,更考驗其對生活的體察與個人閱歷。從這一角度而言,現偶的創作難度甚至高于古偶。尤其在“反戀愛腦”的輿論環境下,如何把握真實與夢幻之間的平衡,顯得更為艱難。
雖然甜寵短劇的強勢崛起不斷蠶食現偶劇的市場,甚至大有替代其“造夢”功能的趨勢,但當觀眾看膩了快節奏、強爽點、人設單一的短劇“快餐”之后,反而開始懷念那種“情感細糧”的味道——細水長流、合理自然的愛情,仍能在某一瞬間撫慰快節奏生活中承受各類壓力的心靈。 不過,要想突破長劇的整體困境、贏得觀眾認可,現偶劇必須打破自我重復和話題驅動的創作思路,彌補人設、CP感與故事方面的短板,同時將夢幻、甜蜜、治愈這些長板盡可能放大。 那么,站在十字路口的現偶劇,究竟應該走向現實,還是走向夢幻?或許這并不是一道單選題,而可以二者得兼。2025年扎堆上線的現偶劇中雖未出現《親愛的,熱愛的》級別的全民爆款,但不少作品在細分領域實現突破,展現出類型復蘇的潛力。 截至目前,今年數據表現最好的現偶劇《難哄》,最大突破在于顯微鏡般的細節捕捉——將瑣碎日常升華為情感催化劑,在生活細枝末節中推進感情。兩個不完美的靈魂在碰撞中完成雙向治愈,使作品在浪漫與真實之間找到最佳平衡。 ![]() 《愛你》的亮點是對2000年代校園場景的精準復刻,成功引發#爸媽的青春回來了#等熱搜話題;《白色橄欖樹》將愛情與戰爭、維和等元素結合,試圖在軍旅愛情劇中開拓新敘事路徑,對傳統現偶審美疲勞的觀眾很有吸引力;《漫城》設定同樣新穎——古代刺繡大師穿越成現代網紅,傳統文化與直播經濟的碰撞也是現偶劇中的首次嘗試。 從三大平臺今年的代表作來看,現偶劇若能在題材創新、劇本深度與制作水準上持續提升,仍具備廣闊的發展空間。云合數據顯示,《難哄》以12.3億正片有效播放位列2025上半年全網長劇累計有效播放霸屏榜第7名,是2024年以來首部躋身前十的現偶劇。這說明觀眾依然愿意為優質現偶劇駐足,其觀劇熱情與黏性并未明顯流失。 不過在初步走出“千劇一面”之后,現偶劇在人設創新與題材混搭方面仍有改進空間。例如《濾鏡》中“反容貌焦慮”的主題仍停留在表層,女主靠整容挽回愛情的結局導致劇情邏輯出現硬傷;《白色橄欖樹》中女性為愛情放棄事業的設定也引發部分觀眾爭議。 對長視頻平臺與長劇市場而言,現偶劇仍是一塊至關重要的內容基本盤。未來能否真正破局,取決于創作者是否愿意放棄流量捷徑,回歸對情緒的敏感捕捉、對情感的真實挖掘,以及對人性與時代情緒的真誠書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