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靖朝景泰年間,青城山常年被云霧裹纏,山巔玄真觀自開國起便是導引術圣地。百年前一場無名大火,將觀中《導引秘要》等核心典籍燒得片紙無存,這門能調和氣血的絕學自此斷了傳承。民間雖有 “調息”“通絡” 等零散口訣流傳,可因缺關鍵收尾步驟,不少人練得氣血翻涌、經脈脹痛,輕則臥床半月,重則落下病根,世人皆嘆 “真術難尋,偽法害人”。 玄真觀現任主持馬玄機,是觀中第三十七代傳人,年方三十二。他生得骨相清奇,肩寬腰窄,丹鳳眼斜飛入鬢,說話時語調平緩卻自帶沉穩(wěn)氣。自十六歲接下主持令牌,他便以尋回導引術秘訣為畢生事,十余年間踏遍黃山、武當等玄門圣地,收集到的殘頁裝了滿滿三木盒,卻始終摸不到關鍵脈絡,夜里常對著師父遺像嘆息。 這日卯時剛過,馬玄機在藏經閣整理積灰的舊籍,指尖突然觸到個冰涼物件 —— 是本裹著牛皮的冊子,封皮上 “導引真詮” 四字被蟲蛀得模糊,卻透著淡淡的檀香(玄門古籍常用檀香防蟲)。他小心揭開,見內頁分三欄寫著導引術呼吸要訣,前兩欄 “調息凝神”“通經活絡” 有半頁注解,第三欄卻只剩燒焦的頁角,唯余 “氣血” 二字嵌在焦痕里。這殘缺的第三步,會不會就是解開絕學的鑰匙?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玄真觀的晨鐘在卯時三刻撞響時,馬玄機已在觀后練氣坪站了半柱香。他身著洗得發(fā)白的素色道袍,腰間墨色絲絳系著枚雙魚玉佩(師父臨終所贈),長發(fā)用桃木簪束起,額前碎發(fā)被山風拂得輕顫。練氣坪鋪著青石板,縫隙里長著細小的苔蘚,沾著晨露,踩上去微涼。 “師兄,今日還練那殘缺的法子?” 身后傳來輕脆的腳步聲,云松子提著個錫制茶罐走來。這少年剛滿十七,是觀里最年輕的弟子,青色道袍袖口還沾著灶間的炭灰 —— 方才為馬玄機煮茶時不小心蹭的。他將茶罐遞過去,罐口飄出縷縷熱氣,混著松針的清香。 馬玄機接過茶罐,指尖觸到溫熱的錫壁,低頭抿了口:“前兩步雖不完整,卻能順通肺經,或許練得多了,能摸到第三步的門道。” 他望著遠處被云霧裹住的山峰,聲音里帶著幾分執(zhí)拗。 云松子卻急了,上前一步拉住他的道袍下擺:“可去年冬至,觀里的明心師兄就是練這殘缺的法子,練得氣血逆行,咳了半個月血!師父臨終前反復說,'導引術如治水,缺了泄洪的閘,必淹了堤壩’,師兄你怎么忘了?” 馬玄機抬手拍了拍云松子的手背,目光落在他泛紅的眼角:“我沒忘。可玄真觀的導引術,不能在我手里斷了根。你看山下那些百姓,得了氣血失調的病,只能靠些草根樹皮續(xù)命,若是能找回真術,能救多少人?” 他說著,重新站定,雙手結了個 “子午印”—— 拇指按在無名指根,其余四指相扣,這是 “調息凝神” 的起手式。 晨霧漸漸散開,陽光透過松枝灑在青石板上,形成點點光斑。馬玄機緩緩閉眼,用鼻深吸一口氣,氣息從鼻腔滑入喉嚨,再沉到丹田,腹部隨之鼓起;呼氣時則用口輕吐,舌尖抵住上顎,像吐一縷輕煙。起初氣息還有些滯澀,練到第三輪時,他忽然覺出些不同 —— 丹田處有股溫熱的氣流,慢慢順著經脈往手臂游走,剛到手腕處,卻猛地斷了,胸口像被什么東西堵了下,悶得他皺起眉。 “師兄!” 云松子見他臉色發(fā)白,急忙上前。馬玄機擺擺手,緩了口氣:“無妨,是氣息走岔了。看來這'通經活絡’的步驟,還有沒參透的地方。” 他撿起落在地上的《導引真詮》,指尖在 “通經活絡” 的注解上反復摩挲,忽然注意到注解末尾有個極小的 “巽” 字 —— 這是八卦里的方位,對應東南方。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吃過早膳,馬玄機揣著《導引真詮》進了藏經閣。這閣樓是玄真觀的禁地,三層木樓全用陰沉木打造,能防潮防蟲,門楣上掛著塊黑檀木匾,刻著 “藏真” 二字,是開國時太祖皇帝親筆題的。閣內光線昏暗,只靠四面墻上的小窗透進些微光,空氣中彌漫著舊紙、墨汁和檀香混合的味道,嗆得人鼻子發(fā)酸。 馬玄機從懷里摸出個銅制的燭臺,點燃蠟燭,燭光搖曳著照亮書架。書架上的古籍按 “天地人” 三才分類,最高一層放著 “天” 字輩的道經,最下層是 “人” 字輩的雜記。他要找的,是與 “導引術” 相關的 “地” 字輩典籍,便踩著木梯,一層層翻找。 《導引真詮》被他攤在中間的木桌上,燭光照在殘缺的頁角上,“氣血” 二字的焦痕格外顯眼。他想起晨練時看到的 “巽” 字,便從書架上抽出本《八卦方位考》,翻開對照 —— 巽位對應東南方,主 “風”,也主 “生發(fā)”,與氣血運行的 “通” 字似乎有關聯。可這和第三步有什么關系? 他又拿起《導引真詮》,用手指輕輕刮著頁角的焦痕,忽然覺出不對 —— 焦痕下面似乎有層薄紙!他急忙取來溫水,用毛筆蘸了點,輕輕涂在焦痕上。水慢慢滲進紙里,焦痕漸漸變淺,露出下面一層淡黃色的紙 —— 是張夾在里面的殘頁! 殘頁上的字跡比正文淡些,像是用朱砂寫的,開頭便是 “第三步,引氣歸元”,可后面的字被蟲蛀得厲害,只能看清 “以意馭血”“盈則泄”“虛則補” 幾個零散的詞。馬玄機的心猛地一跳,急忙用放大鏡仔細看 —— 殘頁邊緣有個小小的刻痕,像是用指甲劃的,形狀像個 “月” 字。 “月” 字?難道和時辰有關?他又翻出《玄門時辰錄》,里面記載 “月出為酉時,月中為子時,月落為卯時”,不同時辰的氣血運行速度不同。酉時氣血漸沉,子時氣血歸丹田,卯時氣血生發(fā) —— 這會不會和 “盈虛” 有關? 正想著,閣樓外傳來腳步聲,是云松子送午飯來了。“師兄,你都在這兒待了三個時辰了,快吃點東西吧。” 少年端著個青瓷碗,里面是糙米飯和炒青菜,還有個蒸紅薯。馬玄機接過碗,卻沒心思吃,指著殘頁對云松子說:“你看,這里藏著第三步的線索!'引氣歸元’'以意馭血’,還有這個'月’字刻痕,說不定和時辰有關。” 云松子湊過來,睜大眼睛看著殘頁:“那是不是說,第三步要在特定時辰練?可明心師兄之前練的時候,也選了卯時,怎么還會受傷?” 馬玄機搖搖頭:“或許不只是時辰,還要結合方位。晨練時我在練氣坪,是正南方,不是巽位,說不定方位錯了,氣息才會走岔。” 飯后,馬玄機又在藏經閣待了兩個時辰,將找到的線索記在紙上:第三步關鍵詞 “引氣歸元”“以意馭血”“氣血盈虛”,關聯元素 “巽位(東南)”“月時(酉、子、卯)”。可這些碎片怎么拼起來?他想起山下青云觀的墨塵道長 —— 那位老人曾和師父一起研究過導引術,或許能幫上忙。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第二日清晨,馬玄機換上件青布長衫,背著個布包(里面裝著《導引真詮》和殘頁),下山去青云觀。玄真觀在青城山頂,下山的路是條青石鋪的小徑,常年被雨水沖刷,滑得很。他走得慢,腳邊常能看到不知名的野花,還有松鼠從樹干上竄過,驚起幾片落葉。 走了約莫一個時辰,到了半山腰的 “望云亭”。亭子是用木頭搭的,柱子上刻著 “云隨山動,氣伴人行” 的對聯,是前幾任玄真觀主持題的。馬玄機在亭子里歇了歇,掏出水壺喝了口 —— 山泉水涼絲絲的,帶著點甜味。他望著山下的云霧,忽然想起師父曾說過,墨塵道長年輕時曾在玄真觀住過三年,和師父一起抄錄過《導引秘要》,只是大火后,墨塵道長就回了青云觀。 又走了一個時辰,終于看到青云觀的山門。山門是用石頭砌的,上面刻著 “青云觀” 三個大字,顏色已經發(fā)暗。觀里飄出淡淡的鐘聲,和玄真觀的晨鐘不同,青云觀的鐘聲更渾厚些,像是能震散云霧。 “玄機賢侄,你怎么來了?” 一個蒼老的聲音從山門后傳來,是墨塵道長。老人穿著件灰色道袍,頭發(fā)全白了,用個木簪束著,手里拄著根棗木拐杖,杖頭雕著個太極圖。他的眼睛很亮,雖然皺紋多,卻透著股精神氣。 馬玄機急忙上前躬身行禮:“晚輩見過墨塵道長,今日來,是想向您請教導引術的事。” 他從布包里取出《導引真詮》和殘頁,遞到墨塵道長面前,“晚輩偶然找到這些,里面提到第三步'引氣歸元’'以意馭血’,還有'巽位’'月時’的線索,可始終參不透,想請您指點。” 墨塵道長接過典籍,坐在山門旁的石凳上,仔細翻看。他的手指很糙,帶著老繭,翻頁時動作很輕,像是怕弄壞了。看了約莫半柱香時間,老人嘆了口氣:“這《導引真詮》,我年輕時見過一次,是你師父的師父珍藏的,沒想到還留著。當年大火時,我和你師父曾搶出幾頁殘頁,里面就提到過'第三步關乎氣血盈虛’,只是后來那些殘頁被偷了,我還以為再也找不到了。” “被偷了?” 馬玄機愣住了。墨塵道長點點頭:“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一個自稱'玄機子’的道士來觀里借宿,夜里偷了殘頁,還放了吧火,幸好沒燒到重要的東西。那'玄機子’臨走前留下句話,說'導引術若落入庸人手里,必成禍端’,現在想來,他或許是怕有人用殘缺的法子害人。” 馬玄機攥緊了拳頭:“那您還記得殘頁上的內容嗎?比如'引氣歸元’該怎么練,'氣血盈虛’怎么判斷?” 墨塵道長閉上眼睛,想了片刻:“我記得'引氣歸元’要先通'三關’—— 尾閭關、夾脊關、玉枕關,這三關通了,氣息才能從四肢回到丹田。至于'氣血盈虛’,要看面色:面色紅赤是氣血盈,面色蒼白是氣血虛;還要摸脈象:脈快而有力是盈,脈慢而弱是虛。” “三關?” 馬玄機急忙記在紙上,“那時辰和方位呢?晚輩發(fā)現'巽位’和'月時’的線索,是不是練第三步要在巽位、月時進行?” 墨塵道長睜開眼,點了點頭:“沒錯。巽位主生發(fā),能助氣息流通;月時(酉、子、卯)氣血運行最穩(wěn),酉時練'泄盈’,子時練'歸元’,卯時練'補虛’,這樣才不會傷經脈。” 臨走時,墨塵道長將一根棗木杖遞給馬玄機:“這杖頭的太極圖里,藏著'三關’的穴位圖,你拿回去看看,或許能幫上忙。” 馬玄機接過拐杖,深深躬身:“多謝道長指點,晚輩定不負您的期望。”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回到玄真觀時,已是傍晚。馬玄機顧不上休息,拿著棗木杖進了練氣坪。他按照墨塵道長說的,先找巽位 —— 練氣坪的東南方有棵老松樹,樹下正好有塊平整的青石板,便將拐杖放在石板旁,開始準備。 此時正是酉時,夕陽斜照在松樹上,投下長長的影子。馬玄機站定,先練前兩步:“調息凝神” 時,他特意對著巽位,鼻吸口呼,氣息沉到丹田;“通經活絡” 時,他用意念引導氣流往尾閭關(尾骨處)走 —— 這是 “三關” 的第一關。 氣流剛到尾閭關,就像撞在石頭上,怎么也過不去。馬玄機皺起眉,想起墨塵道長說的 “用意不用力”,便放松身體,不再刻意用力引導,只想著 “氣流順通尾閭關”。過了約莫一刻鐘,他忽然覺出尾閭關處有股輕微的酸脹感,緊接著,氣流像找到了出口,慢慢穿了過去! 他心中一喜,繼續(xù)引導氣流往夾脊關(后背中間)走。可這關比尾閭關難通多了,氣流走到一半,就滯住了,胸口還隱隱發(fā)痛。他想起晨練時的情況,急忙調整呼吸,用鼻深吸一口氣,同時雙手往后背按了按 —— 這是師父教的 “開脊” 手法。按了三下,胸口的痛感減輕了,氣流又慢慢往前挪。 就在氣流快要到夾脊關時,遠處傳來云松子的喊聲:“師兄,該吃晚飯了!” 這一聲喊,馬玄機的意念斷了,氣流猛地往回沖,他 “哇” 地吐出一口濁氣,臉色瞬間發(fā)白。 “師兄!你怎么樣?” 云松子跑過來,扶住他的胳膊。馬玄機搖搖頭,緩了好一會兒才說:“沒事,就是意念斷了,氣息走岔了。這夾脊關太難通了,得專心才行。” 他坐在青石板上,拿起棗木杖,看著杖頭的太極圖 —— 圖上用細小的刻痕標出了三關的位置,尾閭關在太極圖的 “陰魚眼”,夾脊關在 “陽魚眼”,玉枕關(后腦勺處)在太極圖的邊緣。 “看來練第三步,得找個沒人打擾的地方。” 馬玄機對云松子說,“明天起,我去后山的'靜心洞’練,你幫我守著洞口,別讓其他人進去。” 云松子點點頭:“好!我再給你準備些干糧和水,放在洞口,你餓了就出來吃。” 第二日卯時,馬玄機帶著《導引真詮》和棗木杖,進了靜心洞。這洞在玄真觀后山,洞口被藤蔓遮住,里面很干燥,地上鋪著厚厚的松針,還有個天然的石桌,是練氣的好地方。他按照墨塵道長說的,先在石桌上擺好典籍,然后站在巽位,開始練 “引氣歸元”。 卯時是 “補虛” 的時辰,馬玄機先判斷自己的氣血 —— 面色略白,脈稍弱,是輕微的氣血虛,正好適合練 “補虛”。他先通尾閭關,這次很順利,只用了半柱香時間;通夾脊關時,他特意避開雜念,慢慢引導氣流,過了一刻鐘,也通了;到玉枕關時,氣流剛到,后腦勺就傳來一陣脹痛,像是有根針在扎。 他想起墨塵道長說的 “玉枕關是三關最難,需用'叩齒’之法輔助”,便輕輕叩擊牙齒,每叩一下,用鼻吸一口氣。叩到第三十下時,脹痛感減輕了,氣流慢慢穿過玉枕關,順著頭頂往下,回到了丹田! “通了!” 馬玄機激動地握緊拳頭,丹田處傳來暖暖的感覺,全身的經脈像是被疏通了,舒服得他想嘆氣。可還沒等他高興多久,丹田處的暖流突然往四肢沖,他的臉色又變了 —— 這是氣血 “過盈” 了! 他急忙按照殘頁上的 “盈則泄”,用意念引導暖流往指尖走,再從指尖排出。可剛排出一半,他的手突然抽筋了,意念又斷了。這次他沒吐濁氣,卻覺得四肢發(fā)軟,像是被抽走了力氣。 “看來'盈則泄’'虛則補’的火候,還沒掌握好。” 馬玄機坐在松針上,翻開《導引真詮》,看著殘頁上的 “以意馭血”—— 原來引導氣血時,意念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弱,要像 “春風拂柳” 一樣,輕輕引導。他剛才引導暖流時,意念太強,才導致手抽筋。 接下來的三天,馬玄機都在靜心洞練習。第一天通三關用了一個時辰,第二天用了半個時辰,第三天只用了一刻鐘;“盈則泄”“虛則補” 的火候也漸漸掌握了,氣血運行越來越穩(wěn)。可他總覺得還少點什么 —— 殘頁上提到的 “調和氣血盈虛”,除了時辰、方位、三關,還有沒其他要素?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第四日傍晚,馬玄機從靜心洞出來,云松子急忙迎上去:“師兄,你都三天沒好好吃飯了,快跟我回去,我給你燉了雞湯!” 原來云松子見他練得辛苦,特意下山買了只雞,用山泉水燉了,還加了些補氣的黃芪。 回到觀里,馬玄機喝著雞湯,忽然想起《導引真詮》里的殘頁 —— 那殘頁是用朱砂寫的,朱砂在玄門里常用于 “鎮(zhèn)氣”,會不會殘頁上還有隱藏的字?他放下碗,急忙拿出殘頁,放在燭火旁烤。 燭火的溫度慢慢滲進紙里,殘頁上的朱砂字漸漸變深,露出了幾個之前沒看到的字 ——“順四季,應五行”!馬玄機的心猛地一跳,急忙翻出《五行四季考》—— 春季屬木,主生發(fā),宜練 “補虛”;夏季屬火,主旺盛,宜練 “泄盈”;秋季屬金,主收斂,宜練 “歸元”;冬季屬水,主沉靜,宜練 “養(yǎng)氣”。五行對應五臟:木對應肝,火對應心,金對應肺,水對應腎,土對應脾,氣血盈虛也和五臟有關! “原來如此!” 馬玄機拍了下桌子,“之前只注意了時辰和方位,沒考慮四季和五行,難怪練的時候總覺得差口氣。比如春季肝火旺,氣血容易往肝走,練'補虛’時要多引導氣血往脾走,這樣才能調和。” 云松子湊過來看殘頁:“那是不是說,不同季節(jié)、不同五臟狀況,練第三步的方法也不一樣?” 馬玄機點點頭:“對!比如有人肝火旺、氣血盈,夏季練的時候,要在巽位、酉時,引導氣血往腎走(腎屬水,水能克火),這樣才能'泄盈’;有人脾虛、氣血虛,春季練的時候,要在巽位、卯時,引導氣血往脾走,這樣才能'補虛’。” 他越想越明白,急忙拿出紙和筆,將這些發(fā)現記下來:“引氣歸元三要素:一為時辰(酉泄盈、子歸元、卯補虛),二為方位(巽位主生發(fā)),三為四季五行(春木養(yǎng)肝、夏火養(yǎng)心、秋金養(yǎng)肺、冬水養(yǎng)腎、中土養(yǎng)脾);判斷氣血盈虛:觀面色(紅盈白虛)、摸脈象(快盈慢虛)、查五臟(旺則盈、弱則虛);調和之法:盈則泄(引氣血往相克五臟走),虛則補(引氣血往相生五臟走)。” 寫完后,馬玄機將紙和殘頁夾進《導引真詮》,心里踏實了不少 —— 這應該就是第三步的完整秘訣了。可他還想驗證一下,便對云松子說:“明天你幫我找個氣血失調的人來,我用第三步試試,看看能不能調好。” 云松子點點頭:“好!山下張家莊的張老伯,常年氣血虛,總頭暈,我明天去請他來。” 第二日辰時,云松子帶著張老伯來了。張老伯年逾六十,頭發(fā)花白,走路都要拄著拐杖,面色蒼白,說話有氣無力。馬玄機先給他摸脈,脈慢而弱,是明顯的氣血虛;再查五臟,脾脈弱,是脾虛導致的氣血不足。 “老伯,我給您試試導引術,能幫您補補氣血,您別怕。” 馬玄機扶張老伯坐在練氣坪的石凳上,然后站在他身后的巽位,雙手輕輕放在他的丹田處。此時是辰時,雖不是卯時,但辰時屬土,對應脾,也適合 “補虛”。 馬玄機先凝神,用意念引導張老伯的氣血 —— 先通尾閭關,再通夾脊關,最后通玉枕關。張老伯一開始有些緊張,后來慢慢放松了,說 “肚子里暖暖的”。過了一刻鐘,馬玄機引導氣血往脾走,張老伯忽然說 “胸口不悶了”。 又過了半柱香時間,馬玄機收了功,問張老伯:“老伯,您感覺怎么樣?” 張老伯站起來,走了兩步,驚喜地說:“頭不暈了!腿也有力氣了!道長您這法子太神了!” 馬玄機心中大喜 —— 第三步真的有效!可就在他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墨塵道長時,云松子突然指著《導引真詮》喊:“師兄!你看殘頁!” 馬玄機低頭一看,殘頁上的朱砂字竟然在慢慢消失,只剩下 “氣血盈虛” 四個大字,而且紙的邊緣,出現了一道新的焦痕,像是被什么燒過一樣。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馬玄機急忙拿起殘頁,對著燭火看 —— 焦痕是新的,邊緣還帶著點溫熱,不像是被燭火燒的,倒像是從紙里面燒起來的!他翻遍殘頁,沒找到任何火源,可上面的朱砂字卻越來越淡,最后只剩 “盈虛” 二字嵌在紙里,再也看不清其他內容。這殘頁為何會突然焦了?是因為他驗證了第三步的效果,還是有什么人在暗中搞鬼?之前偷殘頁的 “玄機子” 會不會還在附近?若殘頁上的字全消失了,再有人想練導引術,該怎么判斷氣血盈虛、掌握火候?馬玄機握著漸漸變涼的殘頁,心中滿是疑問,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難道會讓剛有眉目的絕學再次陷入困境? 為弄清殘頁焦痕的原因,也為了保住殘頁上僅存的 “盈虛” 二字,馬玄機決定下山尋訪古籍修復師蘇先生。這位蘇先生住在青城縣里,據說能修復各種殘破的古籍,甚至能讓被蟲蛀、火燒的紙頁恢復字跡,在方圓百里都很有名。 第二日清晨,馬玄機換上便裝,背著布包(里面裝著殘頁和《導引真詮》),下山去青城縣。從玄真觀到縣城,要走三個時辰的路,途中要經過一片竹林和一條小河。竹林里的竹子長得很高,陽光透過竹葉灑下來,形成斑駁的光影,風吹過,竹葉 “沙沙” 響,像是在說話。 走到小河邊時,馬玄機遇到了個挑著藥筐的郎中。郎中姓王,是青城縣里的名醫(yī),常上山采藥。“馬道長,您這是要去縣城?” 王郎中笑著打招呼,“最近縣里好多人得了氣血失調的病,我正想上山找您問問,有沒有什么調理的法子呢。” 馬玄機心中一動:“王郎中,縣里的人癥狀都一樣嗎?是氣血盈還是氣血虛?” 王郎中嘆了口氣:“不一樣,有的面色紅赤、心慌,是氣血盈;有的面色蒼白、乏力,是氣血虛,還有的時盈時虛,我都快治不過來了。” 馬玄機想了想:“我這次去縣城是為了修復古籍,等我回來,或許能幫您想想辦法。” 又走了一個時辰,終于到了青城縣。縣城里很熱鬧,街上有賣菜的、賣點心的、耍雜耍的,人聲鼎沸。蘇先生的店鋪在縣城的東頭,門面上掛著塊 “蘇記古籍修復” 的木匾,匾上的字是用隸書刻的,很有韻味。 馬玄機推開門,見店里擺著幾張木桌,桌上放著各種修復工具:毛筆、墨汁、宣紙、糨糊,還有些不知名的藥材(后來才知道是用來防蟲的)。一個身著長衫的老者正坐在桌前,專注地修復一本古籍,他頭發(fā)花白,戴著副老花鏡,手指很靈活,正在用細小的毛筆補字 —— 這就是蘇先生。 “蘇先生,晚輩馬玄機,有事相求。” 馬玄機躬身行禮,將殘頁遞過去,“晚輩這張殘頁,上面的字跡突然消失,還出現了新的焦痕,想請您幫忙修復,看看能不能找回字跡,查清焦痕的原因。” 蘇先生放下毛筆,接過殘頁,用放大鏡仔細看了看,又放在鼻子下聞了聞:“這紙是'澄心堂紙’,是宋代的好紙,上面的字跡是用朱砂混合'龍腦香’寫的 —— 龍腦香遇熱會揮發(fā),所以字跡會消失。至于焦痕,是紙里面摻了'磷粉’,磷粉遇氧氣會自燃,所以會從里面燒起來。” “磷粉?龍腦香?” 馬玄機愣住了,“這是誰弄的?” 蘇先生搖搖頭:“不好說,可能是前人留下的'保護機制’—— 怕殘頁落入壞人手里,故意加了這些東西,一旦有人強行解讀,字跡就會消失,紙也會焦。” 他頓了頓,又說:“不過也不是沒辦法修復,我這里有'凝香露’,能讓龍腦香的字跡暫時顯形;還有'滅火粉’,能止住磷粉自燃,只是修復需要三天時間,你三日后再來取吧。” 馬玄機大喜,急忙道謝:“多謝蘇先生!晚輩三日后一定來。” 蘇先生擺擺手:“不用謝,我年輕時曾受過玄真觀的恩惠 —— 當年我父親得了重病,是玄真觀的道長治好的,現在能幫你,也是應該的。” 接下來的三天,馬玄機沒回玄真觀,而是在縣城里住了下來。他每天都去王郎中的藥鋪,幫著看診 —— 遇到氣血盈的病人,他教他們 “叩齒泄盈” 的小法子(叩齒三十下,用口呼氣);遇到氣血虛的病人,教他們 “揉丹田補虛” 的法子(順時針揉丹田一百下)。這些小法子很有效,沒過多久,縣城里的人都知道,玄真觀的馬道長會治氣血失調的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三日后,馬玄機準時來到蘇先生的店鋪。蘇先生已經將殘頁修復好了,遞給他時,還遞過來一個小瓷瓶:“這里面是凝香露,每次用的時候,蘸一點涂在殘頁上,字跡能顯形一個時辰。焦痕已經止住了,你放心用。” 馬玄機接過殘頁和瓷瓶,急忙涂了點凝香露 —— 殘頁上的朱砂字果然顯形了,除了之前看到的 “引氣歸元”“以意馭血”“順四季,應五行”,后面還有一段關鍵的話:“導引術非獨善其身之術,乃濟世救人之法,若為私利所用,必遭反噬;第三步之秘,需傳'心善、性穩(wěn)、志堅’者,否則寧毀不傳。” “原來如此!” 馬玄機恍然大悟,“之前的磷粉和龍腦香,是前人設下的'考驗’—— 若為了私利練導引術,字跡消失,殘頁焦毀;若為濟世救人,才能看到完整的秘訣。” 蘇先生點點頭:“沒錯,這就是古籍的'靈性’,會選擇合適的人傳承。” 馬玄機又問:“蘇先生,您知道二十年前,有個叫'玄機子’的道士偷過導引術殘頁嗎?” 蘇先生想了想:“好像聽過這個名字 —— 當年我在京城修復古籍時,見過一個叫'玄機子’的道士,他手里拿著幾張殘頁,想讓我修復,可我看他眼神貪婪,不像好人,就沒幫他。后來聽說他偷了殘頁后,自己練,結果氣血逆行,瘋了。” “瘋了?” 馬玄機愣住了。蘇先生點點頭:“是啊,聽說他練的時候,只想著用導引術強身健體,好去搶別人的東西,結果第三步沒練好,氣血沖壞了腦子,最后不知去了哪里。” 馬玄機嘆了口氣:“看來前人說的'為私利所用,必遭反噬’,是真的。” 離開蘇先生的店鋪,馬玄機準備回玄真觀。剛走到縣城門口,就看到云松子跑過來,臉上滿是著急:“師兄!不好了!后山的靜心洞被人闖了,里面的《導引真詮》不見了!” “什么?” 馬玄機的心猛地一沉,“是誰闖進去的?” 云松子搖搖頭:“不知道,洞口的藤蔓被砍斷了,地上有腳印,像是個道士的腳印 —— 穿的是十方鞋(玄門道士常穿的鞋)。” 馬玄機握緊拳頭:“會不會是'玄機子’?可蘇先生說他瘋了啊。” 兩人急忙往玄真觀趕,回到觀里,馬玄機先去靜心洞看 —— 洞口的藤蔓確實被砍斷了,地上的腳印很清晰,一直延伸到洞外的小路,往山下走了。“看來是有人故意偷典籍。” 馬玄機對云松子說,“你留在觀里,我去追,一定要把《導引真詮》拿回來!” 馬玄機順著腳印追了約莫一個時辰,到了半山腰的望云亭。亭子里有個穿著灰色道袍的道士,正坐在石凳上翻看《導引真詮》—— 他頭發(fā)亂糟糟的,臉上有幾道疤痕,眼神渾濁,正是蘇先生說的 “玄機子”! “玄機子!把典籍還回來!” 馬玄機大喝一聲。玄機子抬起頭,嘿嘿一笑:“馬玄機?你師父當年沒搶到的東西,你也想搶?這導引術是我的,誰也別想拿!” 他說著,就要把典籍往懷里塞。 馬玄機急忙上前,想搶回典籍。可玄機子突然站起來,對著他打出一掌 —— 這掌帶著股邪勁,是練了殘缺導引術的掌法。馬玄機早有防備,側身躲開,同時用 “引氣歸元” 的法子,引導氣血往手掌走,對著玄機子的手臂推了一下。 玄機子 “啊” 地叫了一聲,手臂垂了下來 —— 他的氣血本就紊亂,被馬玄機這么一推,更亂了。“你…… 你會第三步?” 玄機子瞪大了眼睛,滿臉不敢相信。馬玄機點點頭:“我會,而且我知道,導引術是濟世救人的,不是用來害人的。你練殘法,為私利,早就該收手了。” 玄機子看著馬玄機,忽然哭了起來:“我錯了…… 當年我偷殘頁,是想練導引術當武林盟主,結果練瘋了,這些年一直渾渾噩噩,現在看到完整的典籍,才知道自己錯得有多離譜。” 他將《導引真詮》遞還給馬玄機:“你拿去吧,好好傳承,別像我一樣。” 馬玄機接過典籍,看著玄機子的背影,嘆了口氣 —— 若不是前人設下考驗,恐怕這絕學真的會落入壞人手里。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回到玄真觀后,馬玄機將《導引真詮》收好,然后帶著云松子,下山去張家莊 —— 王郎中說,最近村里的氣血失調病人越來越多,他一個人忙不過來,想請馬玄機幫忙。 張家莊在青城縣南邊,村里大多是種地的農戶。馬玄機到的時候,村口圍了很多人,都是等著看診的。王郎中見他來了,急忙迎上去:“馬道長,您可來了!這幾天又多了十幾個病人,有的都快起不來床了。” 馬玄機先走到一個躺在床上的老婦人身邊 —— 老婦人面色紅赤,呼吸急促,手還在發(fā)抖。他摸了摸脈,脈快而有力,是嚴重的氣血盈;再查五臟,心脈旺,是心火過旺導致的氣血盈。“老夫人,您是不是最近總生氣?” 馬玄機問。老婦人點點頭:“是啊,我兒子不孝順,總惹我生氣,氣得我晚上都睡不著。” 馬玄機讓老婦人平躺,然后站在她身后的巽位,雙手放在她的丹田處。此時是申時,申時屬金,對應肺,金能克火,適合 “泄盈”。他先引導老婦人的氣血通三關,然后引氣血往肺走 —— 肺主 “降”,能降心火。過了一刻鐘,老婦人的呼吸漸漸平穩(wěn),面色也不那么紅了。 “好多了…… 不那么心慌了。” 老婦人說。馬玄機又教她一個 “深呼吸泄盈” 的法子:用鼻深吸一口氣,再用口慢慢吐出來,吐的時候想著 “心火往下走”,每天練三次,每次練十分鐘。 接著,馬玄機又給一個年輕的農夫看診 —— 農夫面色蒼白,渾身無力,連鋤頭都拿不起來。脈慢而弱,是氣血虛;脾脈弱,是脾虛導致的。此時是酉時,酉時屬金,雖不是卯時,但金能生土(脾屬土),也適合 “補虛”。馬玄機引導氣血往脾走,還教他 “揉脾穴” 的法子:用手指揉膝蓋上方的 “血海穴”,每天揉一百下,能補氣血。 就這樣,馬玄機從申時忙到亥時,一共看了二十多個病人,每個病人都教了對應的調理法子。村民們很感激,紛紛拿出家里的雞蛋、紅薯送給他們,馬玄機推辭不過,只收了幾個紅薯,說:“大家不用謝我,導引術本就是濟世救人的,只要大家能好起來,比什么都強。” 在張家莊待了三天,馬玄機不僅治好了所有病人,還教村民們練 “簡易導引術”—— 每天卯時,在自家院子的巽位,練 “調息凝神” 和 “通經活絡”,能預防氣血失調。村民們都很認真學,每天清晨,村里到處都是練氣的身影。 離開張家莊時,村長帶著村民們送他到村口,還送了塊 “濟世救人” 的木匾。馬玄機接過木匾,對村民們說:“以后要是有氣血失調的人,都可以去玄真觀找我,我會盡力幫忙。” 回到玄真觀后,馬玄機將木匾掛在觀門口,看著匾上的字,心中很是欣慰 —— 師父當年的心愿,他終于實現了。云松子笑著說:“師兄,現在大家都知道玄真觀的導引術能救人,以后肯定會有很多人來學,咱們觀里要熱鬧了!” 馬玄機點點頭:“是啊,不過學導引術要先學'心善’—— 只有心懷蒼生,才能練好第三步,不然只會害人害己。以后收弟子,一定要選'心善、性穩(wěn)、志堅’的人,不能馬虎。”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接下來的日子,馬玄機開始整理導引術的完整秘訣,將 “引氣歸元” 的三要素、氣血盈虛的判斷方法、調和之法,還有前人的警示,都記在《導引真詮》的空白頁上,還畫了三關的穴位圖和四季五行的對應表,方便后人學習。 一日,墨塵道長來玄真觀拜訪,看到馬玄機整理的典籍,很是欣慰:“玄機,你終于把導引術的秘訣找全了,你師父在天有靈,也會高興的。” 馬玄機請墨塵道長坐在石凳上,泡了杯松針茶,然后問:“道長,您當年和我?guī)煾秆芯繉бg時,有沒有發(fā)現第三步的深層玄機?” 墨塵道長喝了口茶,緩緩說:“當年我們只找到些殘頁,沒發(fā)現深層玄機,不過現在聽你說的'順四季,應五行’,我倒想起一件事 —— 你師父曾說過,導引術的第三步,不僅能調和人體的氣血,還能調和天地的'氣’。比如在春季練'補虛’,能吸收天地間的'生發(fā)之氣’;在秋季練'歸元’,能吸收'收斂之氣’,這樣人體的氣和天地的氣相通,才能真正達到'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 馬玄機愣住了。墨塵道長點點頭:“沒錯。人體是小天地,天地是大人體,氣血盈虛不僅和人體有關,還和天地的氣有關。比如下雨天,天地間的氣偏濕,氣血運行會慢,練第三步時要多'通經’;晴天,天地間的氣偏燥,氣血運行會快,要多'歸元’。這就是第三步的深層玄機 ——'人隨天變,氣隨人動’。” 馬玄機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我之前只考慮了時辰、方位、四季、五行,沒考慮天地的氣,難怪有時候練起來會覺得不暢。” 他急忙拿出紙筆,將墨塵道長說的 “天人合一” 記下來,還加了 “隨天氣調整練法” 的內容:雨天多通經,晴天多歸元,陰天多調息,雪天多養(yǎng)氣。 墨塵道長又說:“還有一點,你要記住 —— 導引術不是萬能的,若病人得了重病,還是要結合湯藥,不能只靠練氣。比如氣血虛到極致的人,要先喝補氣的湯藥,再練'補虛’,不然會傷身體。” 馬玄機點點頭:“晚輩記住了,以后會和王郎中合作,湯藥加導引術,幫更多人治病。” 接下來的一個月,馬玄機按照墨塵道長說的 “天人合一”,調整練法 —— 雨天時,他在靜心洞練 “通經活絡”,氣息果然比之前順暢;晴天時,練 “引氣歸元”,丹田處的暖流更足。他還將這個發(fā)現教給村民們,村民們都說:“按照天氣調整,練起來更舒服了!” 一日,青城縣的縣令派人來玄真觀,請馬玄機去縣城 —— 縣令的母親得了氣血失調的病,臥床不起,王郎中治了半個月都沒好,想請馬玄機幫忙。馬玄機帶著《導引真詮》,跟著差人去了縣城。 縣令的母親年逾七十,面色蒼白,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馬玄機先摸脈,脈弱到幾乎摸不到,是嚴重的氣血虛;再查天地的氣 —— 當天是陰天,天地間的氣偏濕,氣血運行慢。他先讓縣令給老夫人喝了碗黃芪湯(補氣的湯藥),然后在巽位練 “引氣歸元”,同時結合陰天的練法,多通經。 過了一個時辰,老夫人慢慢睜開眼睛,能說話了:“多謝道長…… 我感覺好多了。” 縣令很感激,想給馬玄機送銀子,馬玄機推辭了:“大人不用謝,導引術是濟世救人的,不是用來換銀子的。若大人真想謝我,就多關心縣里的百姓,讓他們能安居樂業(yè),比什么都強。” 縣令點點頭:“道長說得對!我以后一定多為百姓做事。”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回到玄真觀后,馬玄機開始收弟子 —— 他按照 “心善、性穩(wěn)、志堅” 的標準,從前來求師的人中選了五個弟子:一個是張家莊的少年(叫李向善,父母早逝,靠種地為生,為人善良),一個是縣城里的書生(叫王崇文,懂醫(yī)術,想學好導引術幫人),還有三個是玄真觀的年輕弟子(云松子、明心、清風)。 第一堂課,馬玄機沒教練法,而是給弟子們講 “導引術的真諦”:“導引術不是用來強身健體、追求名利的,而是用來濟世救人的。若你們練了之后,只為自己著想,甚至用它來害人,我會立刻把你們逐出師門,永不錄用。” 五個弟子都點點頭:“師父,我們記住了!” 接下來的日子,馬玄機開始系統(tǒng)地教弟子們 —— 先教 “調息凝神”,讓他們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再教 “通經活絡”,讓他們熟悉三關的位置;最后教 “引氣歸元”,結合時辰、方位、四季、五行、天氣,一點點講解,還親自示范,糾正他們的錯誤。 李向善學得最認真,他記性不好,就把要點記在紙上,每天早晚都看;王崇文懂醫(yī)術,能很快判斷氣血盈虛,還幫馬玄機整理了 “氣血調理藥方”,結合導引術一起用;云松子基礎好,學得最快,還能幫馬玄機教其他弟子。 三個月后,弟子們都能熟練地練完三步導引術,還能給人調理簡單的氣血失調。馬玄機帶著他們去張家莊、青城縣,讓他們實踐 —— 李向善幫老人揉丹田,王崇文給病人開藥方,云松子教村民練簡易導引術,弟子們都很用心,得到了百姓的稱贊。 這日,馬玄機召集弟子們在練氣坪開會,手里拿著《導引真詮》:“現在你們都掌握了導引術的秘訣,以后要好好傳承,不能讓它再失傳。我會把典籍放在藏經閣,你們誰想學習,都可以去看,但要記住前人的警示 ——'為私利所用,必遭反噬’。” 他頓了頓,又說:“以后玄真觀要開'導引術講堂’,每個月初一、十五,對外開放,教百姓練簡易導引術,幫他們調理氣血。還要和王郎中的藥鋪合作,設立'氣血調理點’,讓更多人能受益。” 弟子們齊聲說:“師父,我們聽您的!” 夕陽西下,練氣坪上的青石板被染成了金色。馬玄機望著弟子們的身影,又望向遠處的青城山 —— 云霧依舊繚繞,可他知道,玄真觀的導引術,再也不會像百年前那樣,在云霧中消失了。它會像山間的松樹一樣,扎根在這片土地上,用濟世救人的初心,守護一代又一代的百姓。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馬玄機歷經十余載探尋,從藏經閣的殘籍到青云觀的指點,從靜心洞的苦練到縣城的修復,終尋回失傳百年的導引術呼吸秘訣,更參透 “引氣歸元” 的深層玄機 —— 順天時、應地利、合人和,以濟世救人為初心,方能調和氣血盈虛,達 “天人合一” 之境。 這門絕學的傳承,不僅是技法的延續(xù),更是 “心善、性穩(wěn)、志堅” 精神的傳遞。馬玄機用行動證明,玄學并非虛無縹緲的秘術,而是能融入生活、切實助人的智慧。在當下,這份對傳統(tǒng)文化的堅守與踐行更顯珍貴 —— 唯有心懷蒼生,方能讓古老絕學在新時代煥發(fā)光彩,守護更多人的健康與安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