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我們與寧波共赴一場 “七”待已久的浪漫 8月29日 寧波地鐵7號線在 七夕的甜蜜氛圍中鳴笛啟程 這條由中國鐵建承建“綠色動脈” 以39.4公里的地下長龍之姿 串聯起鄞州、東部新城、三江口、鎮海等核心區域 25座車站如珍珠般鑲嵌其間 讓“軌道上的寧波”在今日煥發新光 寧波地鐵7號線是寧波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的關鍵線路,由鐵一院、中鐵十一局、中鐵十五局、中鐵十八局、中鐵十九局、中鐵二十二局等多家單位聯合施工。 7號線線路圖 7號線全長39.4公里,均為地下線,設車站25座,始于鄞州云龍,串聯邱隘、東部新城、三江口、老外灘、灣頭、莊橋、鎮海新城,止于鎮海俞范。開通運營后,寧波軌道交通線網總運營里程將達到262公里,進一步加強市內外交通銜接,實現區域交通一體化,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 由中鐵十一局、中鐵十八局、中鐵二十二局參與建設,鐵一院監理的寧波軌道交通首次創新的“兩段合一”車輛段—7、8號線下應南車輛段,是寧波當前投資規模最大、體量最大的軌交綜合體項目,總蓋體面積約11.5萬平方米,可同時停放70余列地鐵列車,混凝土用量約26.1萬立方米,鋼材用量達5.4萬噸。 下應南車輛段 中鐵十八局建設者通過科學調度與精細化管理,創新應用泥漿固化、渣土改良和動態調度等技術,創下單日最大渣土外運量7400立方米的寧波軌道交通施工新紀錄;同時自主研發了“靜載樁頭一體化施工技術”“狹小空間深基坑地下結構施工方法”“車輛段預制小立柱鋼筋定位模板”等多項專利工法,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 面對地質復雜、交叉作業多、精度要求高等挑戰,中鐵二十二局項目團隊通過采用“膨脹加強帶法”縮短工期約90天;運用“杯口承臺”做法節省單承臺施工時間7天。同時,通過智能化管理手段和全員安全責任制保障施工安全。項目堅持以質量為核心,累計獲國家級獎1項、省部級獎5項,完成多項專利、工法和論文成果,并于2024年11月獲評“寧波市結構優質工程”。 車輛段內部 地下二層島式單柱雙跨車站—云龍站為7號線起始站,該站總長約482米,共設3個出入口,車站土建施工面臨深厚淤泥質粘土層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強度低、靈敏度高、易擾動等特點,是全線長度最長、施工地質最復雜的車站。建設過程中,中鐵十一局參建團隊科學籌劃,以“促進度、抓生產、保質量”為工作目標,嚴控現場施工措施。項目上場以來始終保持領先勢頭,提前8天完成地連墻封閉,提前42天完成土方開挖,提前74天完成車站主體結構封頂,整體工效指標位居全線前列,全力打造了高質量品質工程。 云龍站 大劇院站位于大閘南路與通途路交叉口北側,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站長166.63米,總建筑面積約1.7萬平方米,與規劃6號線實現“T”型換乘。中鐵十五局建設者采用明挖與蓋挖結合工藝,最大開挖深度達26.9米;以超深地連墻施工和基坑風險控制為重點,通過全過程PDCA管理和應急演練,成功克服場地狹小、地質復雜等困難,大幅保障了施工安全與質量。作為連接寧波大劇院等文化地標的重要站點,大劇院站將有效分流周邊道路的交通壓力,緩解通勤高峰時段的擁堵情況,提振文旅產業,擴大城市文化影響力。 大劇院站 中鐵十九局主要承擔邱隘站至新天路站的四個盾構區間以及寧慈東路站(不含)至俞范站七站七區間一場線的鋪軌工程。盾構施工區間位于鄞州區東部新城,周邊建構筑物密集,地質條件復雜,孔隙承壓水豐富、水力聯系密切,施工難度高。項目部提前策劃,組織多輪專題會議,協同相關單位反復優化始發、接收準備條件及盾構掘進參數,盾構下穿期間,地鐵線路變形小于5毫米,橋梁樁基位移小于1毫米,施工安全可控。過程中開展多次應急推演,重點模擬涌水、涌砂、塌陷等極端工況,確保應急預案切實可行。歷經一年多的持續奮戰,實現“八出八進”,順利完成百丈東路站至新天路站四條區間施工任務。 據悉,寧波軌道交通7號線可到達會展中心、福民公園、體育館、天一商圈、老外灘、寧波大劇院、等重要地標,聯動站點周邊醫院、學校、商圈、社區,推動低碳與業態融合,讓地鐵成為串聯美好生活的“綠色動脈”,賦能城市文旅產業提質升級。(中國鐵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