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牙禪詩《朝看花開滿樹紅》賞析 原文 ![]() 朝看花開滿樹紅, 暮看花落又還空。 若將花比人間事, 花與人間事一同。 賞析 龍牙居遁禪師的這首詩,沒有禪語的晦澀,更像一幅隨手勾勒的生活小景,卻藏著穿透世相的通透。 開篇“朝看花開滿樹紅”,是極鮮活的畫面。試想清晨推窗,滿樹繁花正借著晨光舒展,紅得熱烈、艷得張揚,像把天地間的生機都攢在了枝椏上。 這“紅”不止是顏色,更是一種“滿”的狀態——是綻放的極致,是生命力的頂峰,是人人都歡喜的“得”與“盛”。尋常人見此景,多半會停下腳步,嘆一句“真美”,或是想著“要好好賞玩,莫負了這花期”。可禪師的筆鋒轉得極快,轉眼便是“暮觀葉落又還空”。 同一片樹,不過一日功夫,傍晚再看時,花瓣已隨風飄落,只剩光禿禿的枝椏指向天空,剛才那滿樹的紅仿佛從未有過,只剩“空”在枝間流轉。 “暮看花落樹還空”的“空”,不是虛無,而是“滿”的對應。花開花落本是自然常理,可“朝”與“暮”的時間差,讓這“滿”與“空”的轉換顯得格外刺眼。 早上還握在手里的熱鬧,傍晚就成了腳下的殘紅;方才還簇擁的歡喜,轉眼就成了枝椏間的寂靜。這種轉換里,藏著禪師對“無常”的輕輕一點——世間萬物從不是固定的模樣,盛極則衰,聚久必散,就像花不會永遠紅,葉不會永遠綠。 緊接著“若將花比人間事”,禪師輕輕一轉,把自然之景拉回人間。人間事何嘗不是如此?有人少年得志,如花開滿樹,眾星捧月;有人事業鼎盛,如繁花簇錦,風光無兩。 可再回頭看,昨日的功名可能成今日的塵埃,曾經的簇擁或許變后來的離散。所謂“人生得意須盡歡”,原是因為“得意”本就如花期般短暫。 多少人困在“滿”的執念里,總想著“花要常開,事要常順”,可花若不落,怎會有來年的新芽?事若只盛,又怎能容下新的可能? 末句“花與人間事一同”,是全詩的點睛之筆。這“一同”二字,道破了最樸素的真理:自然有其自然的節奏,人間有人間的規律,兩者從來不是割裂的。花會開,就會落;事會興,就會衰。不是花太薄情,也不是人事太無常,而是“變化”本就是天地的常態。 龍牙禪師用花作喻,卻沒讓花停在“喻”里。花就是花,開時盡情開,落時坦然落;人間事就是人間事,成時全心成,敗時安心敗。這種“不抗拒”的態度,正是禪的溫柔——它不教我們逃離生活,只教我們在花開花落里,學會與“變化”好好相處。 讀罷再想那樹花,朝時的紅與暮時的空,原是一體的兩面。就像人間的榮與枯、得與失,本就不是對立的兩端,而是同一條河的兩岸,此消彼長,才匯成了完整的歲月。這大概就是禪師想告訴我們的:看懂了花的起落,也就看懂了生活的本來模樣。 ![]() |
|
來自: 懷舊htw8nb7sti > 《書法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