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類工業品、工業設備的中小工廠做業務輔導有8年,接觸到的業務員應該不少了,分析一下他們對營銷、傳播、銷售的認知,含糊不清之處不勝枚舉。
癌癥之一:為何要購買你的產品?
1、難倒99%的業務員。你相信嗎?不信,問一下自己,你能說清楚嗎?
我很好奇,作為業務員,你自己都講不清楚自己的產品,怎么可能讓客戶在你手里下訂單?
2、說的透明一點,為何要購買你的產品?就是你比同行的產品好在哪里?
1)大部分業務員被卡住了,說不出1點。
2)像擠牙膏一樣,好不容易擠出1、2點,但聽上去很別扭。
3)也像擠牙膏一樣,厲害一點業務員能擠出3點,這已經是業務員中的上上之選。
3、為何要購買你的產品?是要你說出一組購買理由,而且要難以抗拒。這不是要命嗎?
1)購買理由=特色、優勢、好處,這是必須經過精心提煉、精心策劃的一組文案。直白說,幾乎沒有一個業務員會做、能做,即便老板有這個意識,也難以完成,更別提業務員了。
2)那么,特色、優勢、好處,分別指的又是什么呢?懵了。沒有一個業務員講的清楚,因而不可能指望他們逐一逐個的提煉出來,想都不要想。腦子里沒有購買理由的框架,如何思考?
3)業務員為了拿訂單,尤其處于生存、生活的重壓下,肯定會努力的去想“說什么”到底應該說什么,才能讓客戶把訂單交到他手里。但,畢竟,人無法思考自己不知道的事或物。
癌癥之二:在網上,是推廣,還是傳播自己的產品?
1)第一個答案,在網上做推廣。業務員們把推廣理解為“傳播=推廣”,這個概念對嗎?
2)第二個答案,在網上做傳播。有這種理念(不是概念)的業務員極少,他是上上之選。
3)推廣,是帶有強烈賣貨色彩的硬性廣告,基本上會遭遇強烈的抵觸心理,目標客戶會非常反感,因而自動聯系你的意愿、或沖動,會被這種推廣熄滅。
4)傳播,是你發出的信息(推文、日記、博客、視頻、直播)被目標客戶接受后,不抵觸、樂于消化,他愿意告知同事、老板、或同行,這是一種心甘情愿的傳播行為,有一傳十的作用。但,做不到十傳百,因為還不符合關鍵人物法則。
5)傳播做的是信任度,不是賣貨,是賣“信任”??少u信任究竟是賣的是什么?這里有一堆的內容規劃,我列出了產品掃盲、行業亂象(房間里的大象)和做內容的22條軍規,格式有日記式推文、對比式推文和案例式故事,一稿兩用的中視頻,解疑難雜癥的直播。
【關鍵人物法則】在社會網絡中,某些人因為其在網絡中的特殊地位或影響力,能夠對其他人的行為和決策產生重大影響。這些人通常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資源或專業知識,能夠影響他人的決策和行為,從而對整個網絡產生重要影響。
關鍵人物法則在社會網絡分析中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網絡中信息的傳播方式、行為的傳遞路徑以及如何通過影響關鍵人物來改變整個網絡的行為模式。通過識別和利用關鍵人物,我們可以更有效地推廣信息、改變行為、解決問題和推動變革。
癌癥之三:網上“面對面”銷售,如何不被客戶牽制,掌控對話的主動權?有解,但難解。
1、這也是最令老板頭痛的癌癥,因為靠廣告拉來的客戶,對業務員和工廠沒有一點點有信任,可產品不是蔥、飲料、方便面,買這些東東不需要信任??捎唵蔚目蛦蝺r在萬元以上的訂單,沒有信任作為基礎,怎么談?
1)沒有信任基礎,100個咨詢,98個是買不起的,一個接一個的失敗感,業務員崩潰了。
2)老板每周開一次業務會,接近崩潰邊緣的業務員們異口同聲的說,我們的價格太貴了。
3)在口徑一致“太貴了”的控訴下,老板不得不降價,似乎不成交唯一原因就是太貴了。
4)降價了,業務員們拿提成拿到了手發軟?沒有,根本沒有,因而第二波太貴了要來了。
5)一波接一波“太貴了”的呼聲,讓老板崩潰了。一個好端端的工廠漸漸走向壽終正寢。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