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怎么小心,都不可能百分百避免針后的不適感。比如我扎了一個人的外關穴,起針后,她總覺得外關像別著筋一樣扯著,轉動手臂不便; 比如我扎了一個人的關元俞,起針后,她總覺得腰骶像被重物壓著一樣,腰彎直身不便。 總之,扎一百個人,總有那么一兩個人出現這種不適,一部分的原因是醫生的操作手法不當;一部分的原因是患者的經氣本就不暢或氣虛。 而對于新手來說,扎出不適感的概率更高,這種不適感,對于部分人來說,就是副作用,相當于被人“點了穴”。 一個人挨扎后的局部身子動不了,可不就是像被點了穴? 如果新手頻繁扎出不適感,不僅影響自己的信心,也影響自己的前途,將不再有人愿意找你扎針。 那么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 多年前我在學習歐陽群教授關于穴位埋線的論文時,查到一篇他治痛證的論文,其中他分享了一個經外奇穴,叫落零五,書本多無記載,是他受民間一位老中醫口傳,始知其專治各種痛證。 我呢,在臨床上用時,發現這是一個絕妙的“解穴”,凡是因為針刺出現的不適感,尤其是痛感并伴有牽扯轉筋感的時候,扎上這個落零五,就能馬上緩解,跟小說中的解穴一模一樣,也算是發揮了此穴的用法。 落零五的位置在手背第二、三掌骨間,掌指關節后1寸。 與手背第二、三掌骨間,掌指關節后0.5寸的外勞宮穴僅0.5寸的距離。 與腰痛點(手背第二、三掌骨間及第四、五掌骨間,腕背側遠端橫紋與掌指關節的中點處,一手2穴)中其中一點幾乎相重合。 2014年的時候,有一位朋友,在深山的農家樂玩,半夜突然腎絞痛,問有什么辦法? 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地方,一沒藥,二沒針。 我說,筷子總有吧? 他說有。 于是我讓他拿了筷子點按腰痛點,有多大勁使多大勁。 等了許久,沒見他回話:咦,人呢? 次日他說:昨晚實在太睏,按著按著,漸漸不痛就睡過去了。 2021年11月份,有位女患者,在診室門口,大喘著氣,讓我救命,是一位老患者了,說是腎結石掉了下來,卡在輸尿管上,痛得要死,醫生讓她手術,她不愿意,先跑來找我。 到了這一年,我已經純熟使用落零五多年了,我就給先扎了一針,就扎在落零五上,前一分鐘還痛得面色煞白,后一分鐘跟沒事人一樣。 隨后我就給她開了排石的中藥方子回去喝。 沒幾天,告訴我那個卡在輸尿管上的石頭掉了,據她說是直徑0.9厘米大。 不管石頭多大,落零五止痛的效果是確切的。 這種痛都能止,用來“解穴”還不是手到擒來。 其實這落零五,跟外勞穴或腰痛點,我都用過,并不能截然劃分,都有“解穴”的作用,所以沒有必要多取一個穴名讓初學者混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