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提起九月,總會想起林清玄的那篇《九月很好》。 比起文中那些深沉的思考和感悟,最喜歡的,還是文末。 他寫道:“九月是很好的月份,中秋月圓、云淡風清、溫和爽颯。” 是啊,九月不正如這段文字一般,平淡溫和,又殘留了一些夏日的熱烈。 昨晚刷手機,看到一個帖子,是外地來福州旅游的游客,對著福州的天上的云一直夸。 最近的云確實生得極濃,昨天坐車從尤溪洲大橋上過,眼看一團又一團潔白的云朵,低低地浮在藍得透亮的天空中。 藍白兩色交織,有深有淺,靈動又和諧。 過了橋,街道兩旁的樹葉子也已從翠綠轉為墨綠,頗有些秋高氣爽的氛圍。 這般清朗舒適的時節,少不了一杯茶。 說起秋天該喝什么茶,當然也有講究。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個性,在燥熱的午后、突然降雨的傍晚,一杯恰到好處的茶,更能撫慰身心。 今日,就為茶友們推薦三款秋日好茶,每款都有獨到之處。 《2》 秋日好茶推薦一:白茶。 剛剛進入九月時,夏天的熱氣還不會完全散去。 尤其是正午,陽光依然燥熱,但早晚明顯涼快不少。 溫差較大的天氣,容易渾身干燥、喉嚨發干,甚至上火。 這種時候,特別適合喝白茶。 白茶工藝簡單,屬于微發酵茶,茶葉內的天然物質基本都被保留了下來。 故而,我們喝白茶,能喝到極為清鮮的口感,滋味飽滿清甜,一點也不苦澀。 不僅如此,白茶豐富的茶毫中還含有大量的茶氨酸。 它不僅是白茶鮮爽滋味的主要來源,還能讓人飲后生津如泉涌,使白茶在解渴潤燥方面效果顯著。 在你覺得口干,或者有些燥熱的時候,一杯白茶下去,整個人都會舒爽不少。 秋天喝白茶,一定不能錯過各種節氣茶。 在此,為選擇困難的茶友推薦太姥山秋茶的組合裝——《人間秋色》。 從立秋茶、白露茶到秋分茶,一款《人間秋色》,便將太姥山的秋天一網打盡。 喝2024秋分茶《迎秋》,撲面而來的是鮮艷明媚的甜花香,濃烈得就像金秋的暖陽,但并不灼人。 能容納下這極致的甜花香的,也只有它清潤柔軟的茶湯,每喝一口,都是味覺與嗅覺的雙重享受。 相比秋分茶,白露茶內斂了不少。 香氣是清鮮的植物鮮香與花香,湯水是素凈柔潤的,像是得了月光的眷顧,頗有出塵之姿。 最后一款秋分茶,不同于秋分茶的明艷、白露茶的高潔,而是自成一派的爽朗。 聞著蓋上的竹香、花香,品著茶湯中的爽冽滋味,可以想象,這款茶誕生在一個天高氣爽的秋天。 《3》 秋日好茶推薦二:紅茶。 往后深入九月,尤其到了中下旬,涼意漸濃,人體也需要更多的溫暖。 除了添衣之外,可以多喝些溫和甘潤的紅茶暖身。 紅茶發酵程度高,部分茶多酚會被轉化為更溫和的物質,使得紅茶的滋味醇厚甘甜,各種花果香、蜜香也格外突出。 一杯溫熱的紅茶喝下肚,五臟六腑都會跟著溫暖起來。 選紅茶時,如果拿不準主意,不妨從正山小種入手。 正山小種是世界紅茶的起源,分為傳統煙熏的正山煙小種,和無煙的正山小種。 對新手來說,煙小種的松煙香或許沒那么好接受,因此更推薦從無煙的正山小種喝起。 2025正山小種紅茶《胭脂紅》,不失為一種好選擇。 初聞干茶,它清新的桂圓香,或許已經暗示了沖泡的結果。 沸水沖泡,揭蓋的瞬間,新鮮桂圓的鮮甜香氣撲鼻而來,好像有人在身邊一口咬下了汁水飽滿的果肉。 清淺的花香只襯著桂圓香,做個出色的配角。 細柔淳和的湯水中,不僅有濃郁的桂圓香,還有不俗的桂花香,滋味鮮美嬌嫩。 這還只是第一沖的表現,越往后,桂圓香越鮮甜,茶湯滋味越飽滿。 《4》 秋日好茶推薦三:巖茶。 在福建這樣的地方,天氣常常說變就變,時而悶熱、時而寒涼,甚至突然來一場大雨,濕度變化很大。 潮濕沉悶的天氣,容易感覺身體疲倦,精神不振。 此時,喝一些香氣高揚、茶味醇厚的武夷巖茶,會特別舒服。 武夷巖茶的制作非常講究,尤其是“焙火”一環,焙火程度不同,巖茶所展現出的韻味也千差萬別。 優質的武夷巖茶,注重“巖骨花香”,湯水里有“筋骨”,也能從茶葉中聞到花香。 只有生于好的山場、經過合理加工的巖茶,才能擁有這一特質。 最近上新的一款天心巖肉桂,便是這么一款優質巖茶。 蓋香是濃郁的蜜桃香,帶著幾分焦糖香氣和新鮮水果的甜香,這種香氣,不同于正巖肉桂辛銳的桂皮香,而是一種甜美可人的香氣。 甜美之中,還有一份沉穩的木質香,足見其底蘊。 湯水的滋味,是意料之外的醇厚,茶湯中的膠質物很足,一口啜飲下,香氣和滋味瞬間在舌面上擴散,散到口腔各處。 一泡天心巖肉桂,喝到第二十沖,余韻依舊清甜。 《5》 九月的天氣,多變也迷人。 從初秋的微燥,到深秋的寒涼,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風景。 白茶清潤,適合暑意未消的午后。 紅茶溫和,適合涼意漸起的傍晚。 巖茶香醇,就用來應對精神不振的陰雨天。 喝茶不一定要多有講究,但若能根據時節和天氣,有選擇地喝,會更舒適暢快。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除了菊花之外百花凋零的時節,茶友們不妨與茶相伴。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6000多篇原創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