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色彩,每一片云,也有都自己的形狀。 形態各異,色彩紛呈的云,如輕煙一般聚了又散,散了又聚,又似昨夜的星辰昨夜的夢,令無數詩人思緒萬千。 ![]() 第一首:《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感悟: 天上的浮云四處飄散,不知從何處來,更不知往何處而去,像極了迷茫中前行的旅人,獨自踏上前進之路。 身為朋友,見到對方離去時蕭瑟寂寥的背影,自然會忍不住為他擔憂。 然而“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雖是不舍,也沒有在離別之際,揮一揮衣袖: 祝他一路順風! ![]() ![]() ![]() 第二首:《竹枝詞二首·其一》 北宋·黃庭堅 浮云一百八盤縈,落日四十八渡明。 鬼門關外莫言遠,四海一家皆弟兄。 感悟: 同樣是運用了“浮云”與“落日”兩個經典意象,黃庭堅的這首詩更顯幾分豁達與樂觀。 或許在他人看來蜀地偏遠,交通不便,可在詩人看來這里有浮云映襯,有落日映照,亦給人壯麗之感。 雖然“人生地不熟”,但“四海之內皆兄弟”,時間長了,自然也能交到新朋友,又何須為身在他鄉為異客而黯然傷神。 ![]() 第三首:《鷓鴣天》 南宋·辛棄疾 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經行幾處江山改,多少親朋盡白頭。 歸休去,去歸休。不成人總要封侯?浮云出處元無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感悟: 天邊的都來了又去,聚了又散,看似無根的野草,隨處飄搖,卻也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不似詩人,兒時“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欲上高樓去避愁”,卻還是會忍不住因白了少年頭,知己無處尋,夢想不可追而“把欄桿拍遍”。 ![]() ![]() ![]() 第四首:《登金陵鳳凰臺》 唐·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感悟: 李白的這首登臺之作,既有對歷史興衰的無限感慨,更有對都城長安的深深思念。 如謝眺詩中所寫: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身為“六朝古都”的金陵,曾經也是繁華一片,如今鳳去樓空,唯有天邊的浮云以淡然之態,面對世事滄桑。 想到此處,他不由得嘆息起來,再想到自己滿腹詩情,卻無處施展,無法在長安嶄露鋒芒,實現理想抱負,忍不住愁上心頭…… ![]() 第五首:《登飛來峰》 北宋·王安石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感悟: 同樣是寫遮天蔽日的浮云,相較于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王安石的這首詩更顯幾分無所畏懼的勇氣。 在王安石看來,正如浮云的確能夠會遮住人的視線,讓人看不到更好更遠的地方,但只要站在更高處,眼前的一切自然一目了然。 自己選擇的人生道路亦是如此,雖然當下困難重重,但只要自己堅持到底,勝利的曙光終究會來臨! ![]() ![]() ![]() 第六首:《蟾宮曲·春情》 元·徐再思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飛絮,氣若游絲。 空一縷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證候來時,正是何時?燈半昏時,月半明時。 感悟: 此曲以“浮云”寄情,道的是刻骨銘心的相思。 思念這個東西,真的很奇妙,只要出現了,便會如影隨形,讓人時不時的為之歡喜,為之憂愁。 一如詩中人,似浮云坐臥不寧,如柳絮魂不守舍,因為思念過度,茶飯不思,有氣無力。 若問何以解憂,唯有再見游子之日,方可化解。 ![]() 第七首:《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感悟: 如題所示,這首簡短的五言詩,描繪的是雪后之景。 雪后的群山,潔白一片,與層層浮云相依相連,為這蒼茫得的暮色,平添幾分詩意,同時也增添了幾分冷意,而夕陽西下的余暉,又似一層輕盈的彩紗,為整幅畫卷注入幾分暖意。 ![]() ![]() ![]() 第八首:《聽穎師彈琴》(節選) 唐·韓愈 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皇。 (附:韓愈《聽穎師彈琴》全詩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皇。 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 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 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注: 穎師:穎師是當時一位善于彈琴的和尚,他曾向幾位詩人請求作詩表揚。李賀《聽穎師彈琴歌》有“竺僧前立當吾門,梵宮真相眉棱尊”之句。) 感悟: 韓愈的這首詩,多處運用比喻,將樂師的精湛琴藝展現的淋漓盡致。 音樂開始時,如戀人之間的喃喃私語,輕盈舒緩,隨后突然變得高昂起來,似在金戈鐵馬的沙場。 過了一會兒,又如天上飄蕩的浮云,風中飄飛的柳絮,悠揚清澈…… ![]() 第九首:《題畫蘭》 清·鄭燮(鄭板橋) 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巖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云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感悟: 鄭燮的這首題畫詩,說的是孤芳自賞的蘭花,亦是淡泊名利,向往自由的自己。 正如長在高處的蘭花,不去理會浮云的來來去去,只是默默的散發著清幽的香氣,外界的一切紛紛擾擾于自己而言,也不會太過在意。 ![]() ![]() ![]() 第十首:《泛海》 明·王陽明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 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 感悟: 王陽明的這首詩,亦充滿了乘風破浪,不懼風暴的勇氣。 ![]() 雖然身處于兇險的風浪中,但在詩人看來這不異于浮云掠過天空,不會留下一絲痕跡。 即便風浪再大,只要自己巋然不動,又有何懼,只要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至此,十首浮云古詩詞分享完了,其中你最喜歡的浮云詩詞又是哪一首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讓我們一起共讀美詞佳句! |
|
來自: qiangk4kzk8us4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