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茵更曉終其老但覺秋香不自持 中詩協《詩韻心聲》八月微刊精選稿專輯(總第76期) 自修經 黃莽 君子常無路,固窮而愈堅。摩頂放踵,利天下而為。以無而有,謂之道。以無為而有為,以有為而無為。以空見色,以色而悟空。非我亦我,友善兼愛。 世間所有相,諸法皆不同。故而法相不一,善惡有別。善惡好壞,皆有因果。眾生平等,如來高座。貴賤美丑,圣人亦好。 居高觀淵,不見其底。仰面問天,高不可測。地闊天遠,不得其所。修身貴德,固本中和。因果自因,自修本心。如玉如春,滋潤爾爾。 ![]() 卷首語 處暑過后,清風徐來,天高云淡,萬物皆秋,今逢牛女鵲橋重會,人間亦添幾分柔情。天上星河浩瀚,人間燈火可親,古今情愫,于此交織成詩。“千年鵲駕云橋會,一瞬星輝玉帳傷。”、“笑看村姑劃短棹,小船驚散滿湖鷗。”展卷邀諸君共賞秋光。或臨水觀星,遙想銀河鵲影;或登高望遠,靜聽稻浪低吟。詩者,心之聲也,中詩協諸君以筆為舟,載秋意與柔情,共譜秋季浪漫的盛宴。詩呈滿卷秋色,情寄萬里云霄。 中詩協《詩韻心聲》創作部 ![]() 本期賞讀 七律·運河懷古 作者:李紅彬(南京) 隋堤柳色映寒流,一脈清波貫九州。 帆影曾連吳楚闊,櫓聲猶繞薊燕幽。 千年市舶浮煙月,兩岸人家起畫樓。 今日閘邊憑吊處,濤痕還記舊春秋。 縷風老師點評 首聯“隋堤柳色映寒流,一脈清波貫九州”直接興起,大運河之起隋朝堤柳又到寒天,一脈清波貫九州。擎空而來大氣,營造了一種氣勢澎渤而又貫穿祖國山川大河。 頜聯以遞進手法借“帆影曾連吳楚闊“櫓聲猶繞薊燕幽"描繪運河繁榮兩岸人家吳聲越語薊州燕地煙火村霞,帆影連灘碧,搖擼動河聲的繁華景象。 頸聯以遞進手法借“千年市舶浮煙月,兩岸人家起畫樓”描繪大運河千年興旺,生動刻畫傳神黛瓦涂金棟棟小樓,且深意暗藏,歷經千年的大運河造福千秋,回歸塵世的感覺。 尾聯作結,"今日閘邊憑吊處,濤痕還記舊春秋。"反問與今再道出“誰能知道在千年之后,人們依然會追尋隋朝一代人和事,這段歷史這段春秋。 反映了作者詩人的作品,有很深遠思想與獨立意志。 七絕·秋蟬 作者:陳金寶(河北) 露打青衫瘦骨寒,殷勤猶抱舊枝歡。 明知歲晚難留夏,仍把余聲作笑觀。 縷風老師點評 這首絕句采用暗起手法,題目是“秋蟬”,實則是寫懷秋。起承兩句用"露打""殷勤",不懼寒天喻情。起句直抒瘦骨知天意、立論,猶抱舊枝歡。隨寒也叫,預示著秋天的到來,季節更替,感慨萬千。次句作襯,同時為轉結兩句鋪墊。"明知歲晚難留夏,仍把余聲作笑觀"。”不是因為瑟瑟秋風而感到憂愁,而是看到那下一代留仔傳代世世悠。令人暇想。整首詩先抑后揚,言盡而意未盡也。 西江月·鄉愁 作者:初玉軍(內蒙) 曾記蒼苔老井,每思落葉秋風。籬笆小院護青蔥。幾畝薄田耕種。 五十載云飄遠,幾番淚月明中。春光過盡認無從。遠望他鄉牽夢。 注:(五十載指從遼寧老家搬到內蒙五十年) 縷風老師點評 上片起句曾記蒼苔老井,歸鄉看到蒼桑歲月布滿綠苔的老井,憶想連篇,舊時的童年樹下的纏綿,春的槐花香饃,秋風的瑟瑟落葉片片。籬笆小院青蔥綠,幾畝薄地也耕田。寫下農夫家境,寫下老農辛酸。 下片寫下離家己去五十載,云飄遠,東行西走的工作,淚染衣衫,望月懷念家鄉懷念父老鄉親。在事業輝煌時沒忘記家鄉,如今鬢發銀絲退下來,更是念故懷情,夢里常念。寫出了作者的心態,作者的思念,是一首好詞。 ![]() 律詩采玉 聞黃會長來內蒙古采風吟 楊俊卿 喜沐朝陽塞草晶,牛羊似在耳旁鳴。 陰山腳下詩心動,敕勒川邊虎步行。 思起黃沙隨雁落,歌穿碧宇綰風平。 昭君若是回眸望,定喜神州后浪聲。 立秋 郭子峰(北京) 節序中分萬象平,蟬吟何以詠余情。 一瓢憨墨丹楓樸,半壁殘詩釣月耕。 露凈秋容滋況味,襟懷野思淡虛明。 身閑始覺琴心古,難解塵緣鳥不驚。 渾河賞菊 縷風(遼寧) 渾河古道三更月,長白歸心一段秋。 葉落檐低風解發,蟲吟石冷雨敲舟。 紅橋起舞穿云路,碧草分攜小閣幽。 自笑疏籬鴻雁遠,相逢晚圃菊花眸。 南岳晨景 袁運成(廣東) 曙色破天際,煙霞繞翠微。 徑幽逢鶴隱,松老伴僧歸。 云起禪心定,風來梵唄稀。 何須尋勝境,此處即玄機。 墟里秋鄉 卿雪(甘肅) 霽雨墟鄉歸晚時,小橋水漫柳輕移。 曲飛嶺上傳音遠,身向風中行步遲。 空巷游人穿石徑,眾家落雀唱梧枝。 綠茵更曉終其老,但覺秋香不自持。 秋涼(頂針) 徐衛 長空孤雁寫秋涼,涼意攜風過淺塘。 塘內殘荷搖水月,月中丹桂饋滄桑。 桑榆慨嘆暮霜白,白發堪憐落日黃。 黃葉飄飛愁滿袖,袖藏尺素夢尤長。 新四軍江北指揮部 施沛珍(安徽) 江淮烽火映長天,抗日救亡解命懸。 葉挺擎旗謀國策,庶民雪恨護山川。 湯池召勇雄兵聚,遍地驅倭浩氣傳。 蕩盡硝煙功不朽,名垂青史頌先賢。 初秋 郭云濤(北京) 天高云淡暑趨休,菊白楓紅靚眾眸。 敗葉輕飄標素季,黃禾搖曳展豐收。 晨登西嶺柏松綠,夕坐書齋情韻謀。 皎月臨窗生律意,吟詩譜曲樂無憂。 好秋舒懷 王建群(山東濟南) 蟬疲蛩唱好秋臨,四野豐饒綠灑金。 逝水流云迷倦目,清風明月證初心。 湖泉雅美華章贊,世象繽紛青眼任。 空有豪情堪問醉,難舒塊壘久沉吟。 七夕感懷 陳廣禮(內蒙) 星娥悵望隔經年,塵世情愁難續緣。 雨浥野花風里悴,涼生銀漢鵲橋綿。 冰心皎皎同明月,魂夢幽幽漱冽泉。 節后已無牛女恨,秋霜漸見碧云天。 遣懷 張久榮 歲月匆匆如水逝,誰堪萬事預先知。 秋寒總恨花衰早,夏熱頻愁雪落遲。 把酒云天云淺處,解憂夢境夢深時。 今生未了宏圖愿,聊慰芬芳腹有詩。 黃陂湖秋韻 佘厚啟(安徽) 連天陰雨釀成秋,暑氣煙消一夕收。 撲面荷風翻翠蓋,沿圩稻浪涌田疇。 蟬吟高樹聲將老,雁戲荒灘影暫留。 笑看村姑劃短棹,小船驚散滿湖鷗。 秋夜感懷 敬平(四川) 霜侵客鬢又經秋,獨倚危闌望斗牛。 天地蒼茫云漠寂,江河浩蕩夜幽游。 長悲尺璧光陰促,每嘆人間雨雪仇。 欲訴情懷何處寄,寒蛩聲斷月如鉤。 獨行賦 獨行君(山東) 孤懷獨抱自由行,遠隔江湖瘦影輕。 曾向寒山尋傲骨,更于殘卷悟浮生。 雙肩擔盡煙霞色,只履踏平流俗情。 休嘆晚途知己少,長天為幕自澄明。 游大明湖 孟祥林(河北) 濟濼名湖岸柳風,雙橈一艓蕩游漴。 云沉碧水人天上,倒映靈山佛鏡中。 樓閣超然時左右,清泉漱玉忽西東。 睡蓮菡萏分高下,并蒂花魂兩貫通。 覽勝五千年文博園 張忠堅 文博長廊蔚大千,畫廊十里蕩飛煙。 秦磚漢瓦言今古,皖舍蘇園塑雨田。 猶把雕墻浮玉逐,擅將烙畫臥龍旋。 尋根問祖流光溢,隧道時空一野煙。 處暑晚眺 崔壽槐(江蘇) 炎威將散盡,爽氣暗生天。 梧葉驚初落,蘆花認舊眠。 稻云千頃浪,螢火一窗煙。 莫道秋來晚,涼風已度弦。 虞美人 李鵬飛(內蒙古) 艷態殷紅花色美,嬌姿綽約賽楊妃。 名高到底難罌粟,貌好何時不翠微。 密蕊飄香蜂蝶聚,孤根有志燕鶯歸。 吟風泣露煙波里,弄影隨人對落暉。 步和友晚霞(新韻) 知吟子 閑來鎮日不須忙,隨遇棲身即故鄉。 檐角常聞巢雀語,案頭時有睡蓮香。 舊書翻破前人逝,新句吟成午夢亡。 喜壽安康謝天地,欣陪暮色染紗窗。 游樅陽浮山 章士超(安徽) 浮山仙境賽蓬萊,墨客騷人會聚臺。 居易吟詩鰲背壓,仲淹刻石佛心推。 峰嵐幽洞名賢愛,峭壁雄關雅士來。 四面環湖航母駐,不爭武狀奪文魁。 注:浮山像一艘巨型的航母,停泊在海港。 秋游平江石牛寨 伍上元(湖南) 地裂天成豚石躍,懸崖玉鏡接云濤。 環腰翠柏單衣冷,絕頂丹霞并日高。 棧走盤龍空谷壑,欄依峭壁抖塵囂。 臨風欲抱山河醉,落霰無聲染客袍。 游洪范池 王廣民(山東) 故地重游韻味長,龍池噴涌把頭揚。 白松高聳迎佳客,碧水奔流去遠方。 觀景亭前泉脈醉,浪溪河畔稻花香。 青苔石上留心看,四季恒溫秘密藏。 雨霽 陳文舉(河南) 雨后紅霞染,虹橋掛遠天。 落云河里笑,飛雁日邊翩。 荷影洲前醉,青蛙水岸眠。 夕陽無限美,瑞彩灑漁船。 夜游民主街 王小艷(湖北) 華燈初上星追月,古韻新輝次第開。 龍影巍峨凝夜色,晶籠錯落映云臺。 磚墻樓閣藏煙火,店鋪琳瑯引客來。 最喜喧囂塵世里,老街故事入行杯。 八一軍旗頌 姚宏 南昌烽火徹霄紅,赤幟高擎耀碧空。 劍嘯黎明摧敵陣,師馳華夏震蒼穹。 丹心已貫千秋史,浩氣猶存萬世功。 百載崢嶸旗更艷,復興路上舞長風。 口德頌(通韻) 黃春暉(江西) 是非多自口中來,熟慮深思嘴緩開。 惡語傷人寒肺腑,良言感眾暖心懷。 批評婉轉情猶摯,贊賞真誠意不歪。 靜穆溫和符事理,春風化雨凈塵埃。 乙巳處暑 Hotffi 葉落蟬鳴草露馨,秋風送爽遠山清。 閑書得讀疑前誤,微信長傳解老明。 世事翻騰龍虎斗,民生上下雁鳬行。 何當共享昆侖水,止火生津適太平。 科技烽煙鑄國魂——謹紀抗戰勝利八十周年 昆侖雪域(北京) 電波破夜刺長空,鎢嘯山廻斷雁弓。 草舍璇機窺敵陣,窯星算幘啟童蒙。 昆池鐵甲沉灰冷,延水丹霞化育紅。 八十年輪銘矢志,龍淵淬火乃青蔥。 七夕有感 桂敬炎(安徽) 暑退初秋好納涼,今宵七夕夜央央。 千年鵲駕云橋會,一瞬星輝玉帳傷。 陪讀留侯祈慧女,謀生外出壯情郎。 人間若問相思久,天塹通途常返鄉。 徐向前元帥頌 黃紀義(南京) 黃埔精英映歲華,洪都舉義走龍蛇。 疆場叱咤雄風烈,帷幄籌謀浩氣夸。 晉冀馳驅韜略妙,河西苦戰鬼神嗟。 功勛赫赫垂青史,德范昭昭耀海涯。 人民政協贊 關玉嬋(廣東) 政治協商開講堂,民聲民意涌金方。 集思廣益源流遠,聚力親和智慧張。 七十六年行不倦,千秋史冊永傳揚。 復興路上同心氣,治國齊家共蹇驤。 秋興十二 白忠民 堪以雁留章,秋寒總伴行。 殘枝云落暮,新蕊菊生香。 酒暖風吟瘦,花憂草入荒。 沉浮心底事,未有淚深藏。 題秋泊楓橋圖 白云山人 僧打鐘聲入暮煙,寒山秋色賽春妍。 霜凝楓葉霞千里,月照蘆花雪一船。 隱隱簫音誰醉酒,星星漁火伴愁眠。 乾元張繼今何在,夜泊橋頭夢惻然。 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 林城進(福建) 六秩春秋歲月悠,高原煥彩盡風流。 雪山含笑迎佳客,萬眾歡歌頌國猷。 昔日貧窮隨夢去,今朝富裕畫圖留。 和衷共濟康莊路,藏漢同輝耀九州。 千島湖 榮西安 洲洲渚渚溢清芳,錦緞鋪成滴翠鄉。 天嶼山前嗔子久,梅峰島上笑嚴光。 仙家可得滄波綠?俗景難為曠世涼。 一只扁舟行不厭,磯頭佻問打魚郎。 秋游快意(新韻) 白清秋(廣西) 麗日天高鴻雁累,南湖水淺鱖魚肥。 爭風荷葉頻招手,戲浪游鴨喜相隨。 獨坐亭臺聽鳥語,輕吟李杜賞秋葵。 逍遙自是得福事,縱有千金換不回。 蘇皖紅土地頌 陳光宇(江蘇) 平川淮水映晴光,沃野蘇鄉韻久長。 烽燼猶存豪杰跡,血痕終耀斗星芒。 四師策馬驅狼虎,百姓揮戈衛梓桑。 井畔春風今又綠,豐碑永峙史流芳。 鄉愁不再 黃大釗(四川) 雨打芭蕉一夜長,清晨大亮沐陽光。 高黎貢麓蔥龍舞,美酒騰沖杜宇香。 踏浪龍川通緬甸,留心勝地讀華章。 滇池洱海人間愛,身在原鄉勝故鄉。 秋日黃昏坐看東山 饒世海 風吹樹葉落枯枝,吼嘯坡林扭舞姿。 臥虎凌空身掠影,藏龍霸氣我相隨。 登臨絕頂方為覽,觸及靈魂是可師。 摸索程途常遇險,深溝坎壑近思危。 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 高凌貴(寧夏) 雪域承恩六秩歡,興黎惠澤潤群巒。 曾無坦道烏云布,今有明燈玉樹觀。 哈達飄胸歌盛世,青稞盈畝慶豐安。 人間沐浴春風里,再展宏圖天地寬。 生日自題 呂文英(江蘇江陰) 舊日都言是美眉,而今不似少年時。 白頭盡落霜痕亂,花甲頻添離恨癡。 困臥秋窗還索笑,愁吟中夜獨題詩。 但賒李杜三分韻,遣我情懷晚節宜。 參加宜賓殘運會象棋賽有寄 胡剛(四川) 再聚江城值孟秋,激情市運展風流。 挺兵躍馬飛刀狠,棄子擒王斗志牛。 漢界交鋒拼士氣,楚河御敵固金甌。 仙人指路開新局,且待來年更上樓。 秋老虎 陶長庚(安徽) 處暑雖過日焰狂,蒸焦地面水如湯。 辦公坐享調溫福,揮汗躬收糊口糧。 樹上鳴蟬懶下野,北邊征雁備南翔。 秋光漸老威難再,敢逆天規不送涼? 中條山 林煥桂(嶺南樂天) 黃河涑水抱青龍,鸛鵲鵝聞普救鐘。 植物繁多仙草藥,礦層復雜石巖溶。 雪花山瞰三門峽,風峪溝思五老峰。 火種鹽田銅鐵器,文明史跡夏商雍! 雜題 黃玉峰(湖北松滋) 葦落蒼茫秋水橫,霜天姹紫看楓榮。 紅梅亦借寒開放,美事多非我發生。 冷暖人情甘苦酒,喧囂世道淺深坑。 塵凡處處方程式,求解誰言惟利名。 七夕吟 方桐輝(安徽) 銀漢迢遙望帝京,鵲橋飛渡接瑤瓊。 云裳暗度千般怨,月珮空傳萬古情。 豈必仙槎虛夜話,從來佳偶惜秋聲。 人間若解相思苦,何羨金風玉露迎。 浙江安吉竹海 重慶江津(胡玉聯) 尋幽竹海出余杭,極目山川著綠裝。 紫氣遙連靈氣足,云峰俯瞰澗流長。 每懷孝子神扶助,更喜鶴村星捧場。 盛跡門庭千萬景,游人入內忘還鄉。 醉美千島湖 張新芳(河南三門峽) 小島如星鑲滿塘,碧波萬頃映天光。 游船犁浪水花碎,蘆葦環礁野鷺翔。 湖上風含氧離子,岸邊綠賽帝王裳。 彩云變幻汪洋里,恍似蜃樓形未央。 知了 孫崇秋(白山) 幼蟲蟄伏十多年,五月紅塵唱大千。 肉質香鮮餐上品,蛻皮輕薄甕中煎。 舉鉗彈奏知音曲,鼓肚吟書蜜意箋。 霜降之時卿命隕,一生勞碌有誰憐。 ![]() 泰山五大夫松 林建華(山東) 虬枝懸峭壁,云海臥蒼龍。 根破千鈞石,冠擎萬仞峰。 大夫名自顯,秦帝跡猶封。 瀟灑揮毫處,行書岱岳蹤。 贊郎溪縣詩詞學會詩歌吟唱會節目主持人 刁春旭(安徽) 自信登臺立,清音滿錦堂。 從容銜舞賦,淡定引宮商。 妙語星花醉,高情鳳駿彰。 何須瑜亮覓,吟苑有雙芳。 秋老虎 俞華瑞(江蘇) 蛇年伏過歲華移,殘暑薰籠勢未衰。 毒日烘檐蟬語澀,熱流穿牖汗身疲。 岸邊蘆葉凝塵卷,籬落槿花無露垂。 偶有片云來暫翳,不聞疏雨醒炎癡。 深林鳥避高枝曬,淺沼魚潛濁浪嬉。 莫道秋光皆颯爽,應愁枯旱亦憂危。 待祈夜永金風起,習習清涼美夢時。 讀秦史感孝公有興 聶小彭(安徽丿 孝公承志啟崢嶸,前輩賢明拓霸宏 父執鐵肩擔道義,母持慧眼識榛荊 法行商鞅山河動,策定咸陽日月清 三代積延藏偉略,一朝變革起雷聲 言傳身教植忠魄,基業傳承育杰英 大略昭昭興國本,私情渺渺顧群生 從來偉業非天降,自古雄才賴砥平 讀史長思薪火續,奔濤萬里勢如鯨 絕句擷芳 臨近中元節有所思 張見秋 一襲寒涼連曉霧,方知天氣入新秋。 算來日近中元節,地藏經聲繞鼓樓。 秋波流盼(新韻) 韓秀松(河北) 趺坐明山秀水中,任由思緒濾曾經。 秋波一動余心醉,半是湖光半是卿。 秋荷 史慧芳 金風送爽晚荷香,翠蓋亭亭十里長。 望月嫦娥凌水立,與花共舞醉年光。 秋雨瓊思 王今偉 秋雨紛紛秋翼翔,且將思念做霓裳。 赤橙黃綠青藍紫,幻化秋實滿地香。 春湖垂釣 張俊全 春山仰臥沐晴陽,碧色連波柳送涼。 屢見鯨魚頻吻水,笠翁獨釣滿歸航。 處暑 諸葛瑞英(天津) 一夜西風暑熱清,天高更看巧云生。 秋蟲在野蟬吟唱,桑落荷殘菊遠迎。 秋歡 王鳳兒 秋山秋水伴秋涼,秋色秋音秋韻長。 秋露秋風秋葉舞,秋花秋草賞秋光。 聽唐詩韻味有感 潘承勇(上海) 覺群樓上聞唐韻,恣肆天然難以攀。 不及捻須從老杜,抑揚聲里上詩山。 新秋三題 付敢澤 (一) 萬物渾如釜甑中,何時白帝遣西風? 四邊蟬噪猶無已,徒抱繁枝怨祝融。 (二) 蕭蕭幾葉落長揚,振振群鷗下曲塘。 好是驚雷催急雨,炎蒸滌盡滿新涼。 (三) 雨后風清草徑幽,孤身徙倚暮江頭。 殘云遠逐波聲渺,又赴誰邊釀小秋? 新蟬 陳宇龍 新蟬一曲一詩成,吸罷芳津句愈清。 妝翼登枝諳韻律,振金初試奏新晴。 ?訪伊川杜康酒文化博物館 邢凱翔 小巷無名館酒香,深居陋室大文章。 杜康若醒今觀止,定笑韶華放偉光。 黃河頌 景國亮(山西) 神山雪孕淟流胎,曾載媧皇救世懷。 天水一瓢生意滿,津門壺口畫圖開。 青簾漁火 王宇 漁家向晚網籮稠,岸柳拂波月似鉤。 一曲輕揚歸浣女,青簾影動醉灣舟。 秋閱兵 朱開道(江蘇) 閱兵威武帥哥前,男女槍場步驟連。 手舉紅旗迎面展,九州歡笑戰機天。 月夜 朱開道(江蘇) 月移云朵影花塘,照院知秋葉落涼。 兒女屋前歡笑語,婦人跳舞廣場郎。 有感 瘦雪一痕(北京) 民生切切食為天,造化無言本自然。 世上偏多黑科技,舌尖不敢就安全。 農民工詠嘆(二首) 陶林(安徽) (一) 離別妻兒思念長,鋼筋水泥砌時光。 而今倦鳥歸巢穴,塵土沾衣兩鬢霜。 (二) 拼博他鄉已數年,只為生計苦熬煎。 而今鬢白歸貧宅,秋伴方塘凄美蓮。 村居初秋夜吟 雷平(湖北) 燈暉影瘦籬邊菊,棚棧瓜肥月下蔬。 蟋撫豐秋彈盛曲,風吟余夏擾村居。 再訪著名詩人金文正先生 任建華(安徽) 再訪金師家屬樓,高堂款坐意情留。 詩詞曲賦贈良友,策我吟懷苦海耰。 乙巳處暑 代古成 伏虎歸山暑氣收,金風微拂釋閑愁。 火瀘堅守時嗟嘆,熱汗隨之不下流。 喜鵲登梅 趙曉靜(遼寧) 登梅喜鵲鬧新春,綴步飛歌碎語頻。 一幕窗花紅彩錯,枝頭又綻醉芳茵。 獻給參加九三閱兵將士們 黃振(安徽合肥) 汗水鑄英姿,軍人威武師。 天安門信步,中國閱兵期。 七夕吟 黃振(安徽合肥) 情流七夕深,遠眺倆星吟。 相愛人堅守,真誠耀古今。 詠橘 王永留(安徽) 滿園蜜橘竹籃裝,味美香甜色淡黃。 碩果豐收人喜悅,一方沃土育山鄉。 ![]() 詞曲吟風 滿江紅·緬懷福州市長樂區壺井抗日游擊隊 李守鏢(香港) 鼙鼓沉沙,潮嗚咽、殘陽凝血。尋舊壘、彈坑生荇,碣銘湮滅。八十年來滄海事,三千劫后鮫人骨。有老漁、指點斷桅舟,詩豪杰。 螺號遠,鷗陣缺;星作彈,礁為堞。縱狂瀾倒灌,脊梁難折。已把倭奴沉海市,更將史鑒鐫巖頁。看今朝、白浪拍碑時,花如雪。 八聲甘州·夕陽 付敢澤 望沉沉暮靄鎖虞淵,亭亭掛斜陽。正昊空散綺,長川煥彩,大野流光。柳浪蟬吟鶯囀,蘆蕩鶩高翔。縹緲聽村笛,翻動衷腸。 千古樂游原上,問誰曾舒嘯,向晚蒼涼。記鄧林夸父,窮逐路茫茫。更魯人、揮戈力挽,退中天、酣戰氣昂揚。搔霜發、莫牛山嘆,下涕浪浪。 行香子·滬上寄懷 柳浪(湖北) 舊巷重經,石徑微涼。梧桐影碎舊時光。十年塵跡,幾寸愁腸。憶當時傘,當時笑,當時香。 浦江潮涌,云樓霧鎖,看人間換了新妝。童車聲遠,藥盞痕長。剩一襟風,一襟月,一襟霜。 鷓鴣天·黃島金沙灘浴場陪孫游泳 吳敢成(安徽) 碧浪金沙日影斜,牽孫踏浪笑喧嘩。潮來怕濕新裙子,水退忙追小腳丫。 聲脆脆,語呀呀,銀鈴灑滿一灘霞。童心未覺光陰老,暫作頑童忘歲華。 念奴嬌·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八十周年暨九三大閱兵 張秋耕(河北) 九州垂恨,八十載、千里長風悲咽。日犯盧溝,烽火起、驚看山河喋血。白骨忠魂,洪流鐵甲,海嘯山崖裂。軍民并戰,氣吞霄漢云闕! 哀憶家破人亡,愿和平奕世,晴光焜耀。歷史昭新,強國力、殲虎狼除倭孽。屹屹中華,揚民族志氣,九三兵閱。人間如是,錦程如畫千疊。 水調歌頭·赴通州賀顧博文錄取南京體育學院 季國強(江蘇) 今日景光好,碧水綠山明。應邀東去相賀,將欲掛帆行。越水清清流韻,白鸛馳翔自奮,千里不爭鳴。立志在長久,行遠定能贏! 眾人海,春又夏,幾成英。大鵬展翅,飛振龍野再從征。濠水悠悠閑靜,玄武湖光澄映,一別至寧城。且樂西辭去,無悔與君傾。 梁州令·享清涼 胡永平 瀑布林陰爽。步道前人依仗。秋天酷暑再停留,仍然勁道充能旺。 熒屏家里悠閑賞。皖域徽州逛。黃山插隊聯想。山村數載時光漾。 雨霖鈴·水滸風云 蘇惠玲(寧夏) 烽煙如瀉,聚梁山泊,義幟高掛。雄豪飲盡孤寂,橫刀嘯處、寒星垂野。怒雨瀟瀟未歇,竟誰補天罅?任醉里、揮劍看槍,斷雁聲聲北風訝。 招安夢碎殘陽下,恨難休、霸業成虛話。洪波卷雪千尺,湮沒了、壯懷悲咤。莫問英魂,應是滄江冷月長夜。便縱有、青史遺篇,怎寫心頭灺? 秋蕊香引·晚秋紅葉 馮增群(山東) 秋色晚,荷塘衰敗,菊殘沾露,看楓葉,紅爛漫,勝過日暮霞光艷,又將激情喚。 游客至,擁抱林中畫卷,久留戀,許多往事,腦海重浮現,夕陽下,余情未,奈何人倦。 憶江南·金魚草 賴格彥(江西) 花如蝶,風拂逸清香。晨霧繞縈添秀色,晚霞漫染醉兒郎。魚草顯嬌妝。 醉紅妝·夢天醉地 江南居士 孤樓把盞夢逍遙。放聲歌,任賦謠。太空寰宇月星嬌,無拘束,任人描。 西東南北白云飄,降塵世,或天高。入戶登門皆是客,繁瑣事,縱情聊。 鵲橋仙·七夕 商寶川(安徽) 晚風乍起,浮云驅散,小月姣姣光燦。銀河喜鵲架仙橋,渡牛女、衣牽手挽。山盟猶在,初心未變,愛意衷腸一貫。盡情傾訴盡情歡,莫辜負、經年期盼。 鷓鴣天·詠菊 蘭馨(河南) 瑟瑟金風美景長。秋深怎懼冷霜狂。晶珠閃爍香盈袖,秀影輕搖月映塘。 芳蕊綻,傲姿揚。花開朵朵笑迎涼。堅貞自有凌云志,騷客吟詩賦錦章。 奪錦標·九三大閱兵(通韻) 郭玉春 獵獵軍旗,昂昂方陣,盛典長安凝目。萬里晴空澄澈,鴿陣飛旋,禮炮齊祝。憶崢嶸抗戰,血殷紅、山河沉陸。正三軍、列陣如林,鐵甲暉旗新綠。 勁旅雄師威肅。步履鏗鏘,盡顯軍威英武。新式武裝亮相,科技強軍,令敵生怵。贊和平捍衛,展風姿、豪情傾吐。念英魂、功績昭昭,史冊光輝長駐。 鵲橋仙·七夕 陳麟(廣州) 天開鵲繞,云飛日出,七姐誕辰祈禱。香焚案上祭星神,正乞巧,庭前皓皓。 針穿線引,風飄月照,暢飲良宵醉倒。牛郎織女渡銀河,許個愿,家和事好。 ![]() 行香子·快堡村游記 夏朝霞(山東) 一脈荷鮮,幾朵云閑,回眸間、一縷風翩。蟬鳴翠木,蝶戀芳源,有葵花地、桂花巷、菊花田。 舊村新貌,美景爭妍,喜通衢、環縱相連。榛林盈畝,房舍怡然,正民同安、村同富、夢同圓。 〔仙呂·憶王孫〕陽關詠嘆(新韻) 蔡建新(陜西) 舊時重鎮馬雄赳,但見黃沙關隘丘,元二離別難醉酒,莫憂愁,而今西去陽關皆故友。 〔黃鐘·賀勝朝〕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新韻) 白春陽(陜西) 生命拋,戰旗飄,華夏驕,抗日八年烽火消。軍民一心畫卷描,逢盛世、喜今朝,啟航程、逐浪高。 總編:黃莽(山水悟道) 主編:楊俊卿 執行主編:張見秋 高紅梅 副主編:穆福全、史慧芳、縷風、張俊全、王鳳兒、郭云濤、陳冬標、馮祖華、王風蓮 本期點評嘉賓:縷風 終審:縷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