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語有言: “家業(yè)有興衰,門風無曲直。” 一個家庭的興旺,離不開家人的守護。 家里出現(xiàn)這 3 個征兆時,預示著兒女有出息,看看你家有沒有? 01 家風和,厚福無窮 《晉書》有言:“人道之始,莫先于孝悌?!?/span> 愛護家人,孝順長輩,是每個人都要學會的事。 鎮(zhèn)上有一戶人家,父親李老爹給人做幫工,母親張嬸負責家務, 兒子阿明讀書,女兒阿秀學做針線。 日子不富裕,但卻處處透著暖意。 張嬸每天早起,洗好衣服后開始做飯, 飯好后,再叫孩子們和丈夫起床。 空閑的時間,就縫補衣服,而李老爹也一樣, 一到休息時,他就幫著張嬸挑水,做飯,修補損壞的器具。 慢慢長大的孩子們,也有樣學樣。 阿明放學后不再瘋玩,扛起鋤頭去地里除草, 去山上割些野菜,幫著母親減輕些負擔。 而阿秀也一樣,學著母親擺好碗筷,飯后幫著洗碗,擦洗桌椅。 父母的言傳身教,讓孩子們學會了分擔和關愛。 一個家最好的樣子,是有愛和溫暖流動。 有道是:”家和萬事興?!?/span> 一個和氣溫暖的家,能抵御萬千困苦。 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困難,他們都能互相鼓勵,共度難關。 這樣的家,必然厚福無窮。 02 家風正,子孫興旺 蔡元培在《中國人的修養(yǎng)》中講: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 一生之品性,所謂百變不離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 一個家,若家風正,能興家旺后;若家風不正,則會招來禍患。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范仲淹,小時候的日子并不好過。 他兩歲喪父,后隨母親改嫁。 很能吃苦的范仲淹,通過讀書,改變了自己和家族的命運。 史書上曾記載,他當官后,兄長范仲溫找來, 想要給他的孩子走后門,捐個小官當。 但是,范仲淹一口就回絕了,他給了兄長兩項告誡: ”其一,督促孩子們發(fā)奮學習,每天必令其鉆研功課,苦讀苦練,決不能讓他們得過且過,胡混度日。 其二,讓孩子們明白,只有學有所成,才能入仕做官,有所成就。” 在范仲淹的鞭策下,范家子孫無一紈绔, 個個勤學向上,在學業(yè)上均有所成,名臣良相輩出。 這一切,正是因為范仲淹當時的不近人情, 才讓范家子弟們成為一方美談,受世人敬仰。 老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 一個家的教養(yǎng),決定了這個家的未來。 父輩能明辨是非,遵守規(guī)則,后代們才能有樣學樣; 這個家,才能越來越好,子孫興旺,傳承不斷。 03 家風凈,福延后代 有位作家說: “人的一切都應該是干凈的,無論是面孔、衣裳,還是心靈、思想?!?/span> 的確如此,一個人的成長和家風傳承是不可分割的。 三國時的裴潛,不僅生活簡樸,且為官清廉。 他在兗州當刺史時,曾置辦過一具胡床, 到得卸任時,他不想將公物占為私用,便將胡床掛在了官府的柱子上。 從不收受賄賂的他,因俸祿不夠家用,他的妻子還常常編織藜芘去賣錢。 他不講排場,外出時,只有年紀大的長輩才坐車,小輩們一律步行。 臨終時,他還要求家人, 自己的喪事必須從簡,墓中只能留瓦器等簡單的物件。 他的子女們深受裴潛的影響,身居高位者亦清廉,儉樸。 裴氏家族人才輩出,延綿千年,他的兒子裴秀,后人裴頠、裴楷等,都是歷史名人。 而這一切,都歸功于裴潛曾種下的清廉家風。 古人有言:功廢于貪,行成于廉。 一個家庭能否長久興旺,全在于家風干凈與否。 家風干凈, 子孫亦會干凈純正, 如若家風不良,子孫也難免齷齪邪惡。 ~~~~~~~~~~~ 所謂福運,皆有因果。 因上有多用心,果上就能有多少收獲。 好的家風,會浸染我們的一生, 家有福,家人修,家中有這3個信號的,必定會越來越興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