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廚房的老砂鍋燉著湯,咕嘟聲漫過瓷磚時,那句 “湯得慢火煨” 忽然在耳旁浮著。煙汽里,仿佛見著圍裙一角在風里輕晃,經年的油漬浸在布紋里,像時光落的印,比任何繡花都妥帖。原來親情里的思念,是砂鍋里慢燉的湯,火不用急,湯不用沸,就那樣溫吞著,等回過神,心早被浸得軟透了。 思念的美,是把舊時光熬出了暖。從前總覺那些話像檐下的雨,密得讓人忽略 —— 菜要趁熱,天涼添衣,連走路都要絮叨 “踩穩些”。如今守著砂鍋才知,那些話早被思念腌成了醬。想起往碗里推菜時,指尖蹭過碗沿的輕;想起縫被子咬斷線頭時,唇尖沾的棉絮;想起立在巷口目送,晨霧漫過鞋尖也不肯動 —— 那些沒特意記的瞬間,反倒在思念里扎了根,像老棉絮曬過太陽,摸上去全是軟乎乎的暖。 它是輕輕的掛,不是沉甸甸的悶。像腌在壇里的咸菜,知道壇口封著,便安心等;知道親人在那頭,便笑著過。不用急著湊在一處,不用慌著說想念,就把念想揣在兜里,像揣著塊溫手的玉。澆花時會想,那盆茉莉該開了;翻書時看見夾著的干花,會記起是摘的槐花;掀開砂鍋時,喉間先漫出半句 “湯好了”—— 這些碎念不是負擔,是讓日子有了盼頭的小記號。 王維說 “每逢佳節倍思親”,可親情的思念哪等得到佳節。是菜場見著帶泥的蘿卜,指尖先想起捏著蘿卜顛分量的模樣;是老巷聽見自行車鈴,耳尖先掠過往日后座的風;是晾衣服時,手會下意識把領口理得像從前那樣齊 —— 它藏在這些不經意的當口,像老座鐘的擺,不慌不忙地走,倒讓日子有了章法。 ![]() 思念會把日子濾得清。從前拌過的嘴、嫌過的煩,早被泡得軟了,剩下的都是甜。像泡的梅子酒,起初的澀慢慢淡了,只留著醇。想起拆舊毛衣時,線團在膝頭滾的輕;想起教騎車時,扶著后座的手松了又緊,卻總說 “穩當”—— 這些曾覺 “啰嗦” 的事,如今想起來,眼角會發潮,原來思念是塊細布,把回憶擦得亮堂堂的。 它還會讓人學著像樣。從前嫌燉湯慢,如今也肯守著砂鍋等浮沫;從前不愛聽那些老話,如今遇著事,倒先想起 “慢慢來”。思念是面鏡子,照著那些模樣,慢慢學著把菜炒得入味,把屋子收拾得齊整,把日子過得扎實 —— 就像當年教的那樣,不慌不忙。 砂鍋里的湯燉好了,盛在白瓷碗里,熱氣裹著香漫上來。忽然懂了,親情的思念,是讓人學著把日子過好,是知道不管走多遠,心里總有個家立著,穩穩的,暖暖的。它不是離別的空,是相守的實;不是想念的苦,是傳承的甜。 就像留下的那只砂鍋,燉過湯也煮過面,磕了個小豁口卻還能用;親情的思念也是,過了年月,反倒越發沉,越發暖。原來最好的思念,是把那些模樣裝在心里,然后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 你看,這湯燉得稠稠的,就像從前那樣,這大概就是思念給的安穩,讓尋常日子,也有了著落。 ![]() 【能陪你讀到這里,就夠開心的了。要是愿意,評論區留個腳印吧:是哪段讓您心里動了動,或是有啥想說的?您的話比啥都實在,既暖了我,也方便其他讀者,真的多謝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