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歪去探了探中國動漫博物館,有所收獲,給大家曬曬照片。 中國動漫博物館,位于杭州市濱江區白馬湖公園內,相信每一位動漫愛好者都值得去打卡一下,當然小歪比較喜歡傳統的繪畫方式,游賞側重點可能和一般漫迷不同。 如今中國動漫行業發達的城市不少,除了北上廣,成都、洛陽也在努力,杭州能把這個牌子率先納入自己版圖,還是很牛的。 博物館門口有一只金猴悟空,陽光下熠熠生輝。 整個博物館外觀讓我想起了高露潔牙膏廣告中的牙齒模型,看不懂設計理念和動漫有什么聯系。 整個博物館分四層,第一層大廳基本沒啥內容,有個《斗破蒼穹》VR體驗臨展,一根波浪狀柱子直通屋頂。 第二層展廳是講中國動漫的過去,而第三層、第四層展示中國動漫的今天和未來。我此行重點是在第二層。 本文大部分照片都是在二層拍攝的,多為建國后的。
這本畫集是豐子愷所作,名為護生,更是護心,融愛生敬養思想于畫中。
孔雀公主的故事,有許多改編的影視作品、文字書、圖畫書,它還有另一個名字是《召樹屯》,傣族民間敘事長詩,也是當年一大文化IP,我記得唐國強演了男主角,那本漂亮的20開繪本我有收藏,上美影的設計師尹口羊繪制。 這些消防柱上總有一些漂亮的墻紙,大鬧天宮、草原英雄小姐妹。
早期的動畫片,將運動的人物畫在賽璐珞膠片上,而場景背景單獨畫在紙上,這樣容易做到人動景不動。所以賽璐珞膠片大約可以算作動畫片的原稿。
看美猴王的動作設計,多么美妙,長長的四肢舒展開來,流線平滑,曲度剛好,有運動的美感。
這是美術片《兩只小孔雀》,上美社最近還出了這本大精連環畫,展出的大開幅海報不知哪里來的。
有些雖然不是原稿,大開幅的海報也是讓人大飽眼福的。
接下來是一些剪紙動畫的原稿。
除了剪紙動畫,還有木偶、折紙動畫。
這部木偶紀錄片通過《秧歌舞》《豬八戒背媳婦》《蔣干盜書》《路打不平》四個經典片段,展示杖頭木偶與閩南布袋木偶表演形式。
和剪紙相比,折紙動畫就數量稀少,這個鴨子是最早的折紙動畫,沒有一句臺詞,都靠音樂和鴨子表演。 消火栓墻壁上都印有漂亮的畫面,有人知道它的出處嗎? 諷刺與幽默,我小時候看過不少,記得最早還是美術老師推薦訂閱的,如今想來,不排除老師有賺提成的私心,卻也給幼小的我打開了一扇窗子,幽默意味著有趣歡快,諷刺意味著深度思考。如今這些舊報紙早就不知所蹤了。 《幽默大師》也是我兒時??吹碾s志,創刊于1985年,浙江人美的書,發行量巨大。后來據說和連環畫報一樣,從全年齡往低齡方向靠攏,輝煌不再,“大師”稱號已經名不副實。 一扭頭,我發現了驚喜——遼寧版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原稿,這部和辛寬良等人畫的那套5本西游也有相似之處,只不過它是1979年的先行者了,有圖畫書和年畫兩個形式,張洪贊繪畫。張洪贊畢業于魯美,是國家一級美術師,擅長油畫和工筆重彩。
年畫的原稿是不可多得的,平時能看到一幅印刷品展出就已經很驚艷,原稿鮮艷的色彩非常吸引人。 花果山奇花異果無數,八戒和悟空,是紅與黑的碰撞,悟空懷里還有個撒尿的小猴,可愛極了。 小浣熊捏著唐僧,眼神很邪惡。 唐長老還穿了一件花袈裟,皮膚白里透紅,比起白骨精更多一分姿色。 原稿上細節滿滿,白骨精袍子上的牡丹花蕊,一點一點的顏料厚度都看得清。 現場只有四幅,我也過了把原稿癮。旁邊還有一個投影書,很有創意,體驗不錯,很多孩子和家長都在玩。
就是放了一本可以翻頁的,塑料材質的書,書頁不平整,模擬發皺的效果。當你翻書頁的時候,會有傳感器感應,然后就有彩色連環畫的內容從頂部投影下來,這些投影的內容大都是原稿,而非印刷品。 因為手機攝像頭和投影光的頻率發生干擾,出現了摩爾紋,實際現場視覺效果很好,非常漂亮。
還發現另一組連環畫原稿,是黑龍江版水滸的《拳打鎮關西》,這套水滸在諸多水滸版本中算中上了。 封面是劉棣繪畫的,他沒少給黑龍江的書畫封面,不過畫面表現的容易讓人誤會是楊志打牛二,畢竟寶刀高高飛起占據了C位。 封面書名的題字都保留著,這部書是否有望再版? 史進的是真的露出上半身,不愧是九紋龍,一身花繡是可以隨意招搖上街的嗎?那頂牛頭盔很像李自成部下郝搖旗戴的。 接下來有不少電影宣傳海報,請欣賞。
看海報也是一種享受,看眉目清秀,每一只手各有姿勢,色彩簡潔而鮮明。 這部《種梨》是曾昭安做的設計,我還挺喜歡他的畫風。外文社美猴王《掃平假西天》那冊非常精彩,幾乎是全套叢書的壓軸之作,也是出自他的手筆。 詹同也是80年代童書領域杰出代表,當時在美影廠工作,負責《擒魔傳》的美術設計。 《王七到此一游》海報詹同一樣參與了,但畫風更像他搭檔王培堃的。
黃玉郎的漫畫《天龍八部》是港漫經典,每一卷封面更是精妙,此處展出第三卷的封面原稿,但是我記不清劇情中哪里出現段譽和妖嬈大腿的女子打斗了,這種泳裝說不定是星宿?;蛘呶飨哪沁叺?,和段譽又有什么關系呢?算了,大家欣賞彩稿的細節吧。
后面稍微放幾幅小歪比較喜歡的當代動漫作品。
這樣優秀的國漫《一人之下》只能淪為和消火栓為伍,真是可惜了。 四樓還有一個小型圖書館,里面都是動漫主題的,人氣很足,我發現館方也采購了不少連環畫,比如遼美大精,甚至還有上美的《陳勝王》《玉堂春》大精,考慮到這家博物館是2021年才建成開放,有這些書真是很難得。其他諸如人美的匠心連韻、遇見系列都有,上美的32開平裝也不少。
博物館緊挨著白馬湖,這片濕地面積很廣闊,透過落地窗看風景非常愜意。 這家博物館,總體不算很多,如果走馬觀花2小時足夠看完,我感覺三層四層展廳,都是一些花里胡哨的CG動畫,3D、偏網游風格的,VR體驗等,大部分已經很難吸引我,還是二層內容比較過癮。 好了,本期就帶大家逛到這里,喜歡的朋友記得點贊和轉發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