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家長頻繁問開學后,家長要怎么說,才能讓孩子主動放下手機,投入學習。
家長要怎么勸孩子,孩子才會聽,才不繼續沉迷游戲。
統一回答下有關孩子主動放下手機的問題,要分兩種情況:
一種是已經沉迷游戲和厭學的孩子,親子關系又不好,想通過技術流和話術讓孩子放下手機去學習,幾乎沒有可能。
另一種是,親子關系還比較好,只是父母要求比較高,通過高控和強迫的手段孩子不放下手機,嘗試用商量和尊重的辦法,孩子才有可能放下手機,有自驅力。
針對不同的問題,接下來分別分析和給出建議。
01
對于已經沉迷游戲,父母怎么說都不聽的孩子,跟父母對抗比較嚴重和對著干的孩子,家長指望開學后用個什么法讓孩子聽話,不玩手機,好好學習。
指望家長用個什么賦能手段,讓孩子瞬間就有大的改觀,這是理想主義。
即便家長找最頂尖的專家,找最權威的老師,給你一個建議和話術,想把孩子掰過來,也沒有可能。
對于已經厭學,或者有情緒問題,缺乏心力學習的孩子,才沉迷游戲和手機的孩子來說,短時間是沒有辦法放下手機的。
這類孩子的問題,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累積過程,一時間是無解的。
如果想慢慢解開,需要做以下幾個準備:
首先,暫時放下改變孩子,讓孩子放下手機,回歸學習的強烈愿望。
并不是說讓家長只能認命,只是不能著急,也不能再硬碰硬下去了。
其次,可以嘗試從重建親子關系開始,這樣關系好了之后,家長說的話,孩子才有可能會考慮和聽進去。
最后,如果孩子煩躁加厭學再沉不下心去學習,手機的問題可能在1-2個月內幾乎是無解的。
不如先放下管控孩子手機的執念,采用商量的方式,家長該提醒提醒,但孩子不聽,也只能先維持原狀。
先解決親子關系問題,先疏通孩子情緒,接著才能談手機管理和學習。
02
另一種情況是孩子厭學比較輕微,能沉下心寫作業,只是因為貪玩和不自律而放不下的手機。
這種情況說明孩子主觀學習意愿比較強烈,只要家長調整自己跟孩子的溝通方式與管理方式,就能對手機的使用問題慢慢商量出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案。
針對沒有厭學,只是貪玩和拿到手機就停不下來的孩子來說,父母需要做好以下準備:
首先,提前跟孩子商量好玩手機的規則。
有很多孩子玩手機其實是在可控范圍內,只是家長容錯低,對孩子的高要求,看不得孩子玩一會,就很焦慮。
父母這時一言堂要求,對孩子是不合理的,必然會抗拒和反叛,直至失控到管不住。
最好能把規則商量一下,像我家孩子也能隨時玩手機,他會告訴我玩1小時或半小時,到點就收掉。
有時候到點會拖延幾分鐘或20分鐘,也不會跟他較真。一般都可以收掉手機。
其次,對孩子玩手機的行為,不要一上來就嘮叨和制止,以及各種吵和催。
越嘮叨,越催和吵,反而越停不下來。
或者不要把嘮叨,催和吵日常化,每天都重復十幾遍的事,就對孩子沒有威懾力了。
最后,多去關注孩子在學習中的價值感,勝任感和自主感,多去了解孩子的感受以及需求。
當孩子在現實學習中得到很多正向的反饋,而不是總是批評,埋怨和強力制止玩時,孩子就有了對學習的興趣與價值感。
03
關于孩子放下手機,主動學習這件事,不是每個孩子,每個家長用的方法都一樣。
有些跟家長溝通關系比較和諧的,家長后退一步,孩子就收斂了,凡事都能商量出來一個折中的方案。
像我跟孩子之間,手機使用就是商量的,他說用多久,我覺得能接受,就開放給他玩,到點去收掉手機。
大部分是在他準備學習時,手機收掉,其它時間手機完全自由,他隨意玩,我忙自己的,互不干預,但晚上玩手機時間不超過12點。
周一到周五是在學校,沒有手機用,也不存在手機管理,周末回來手機不管控,自由支配,晚上還是12點提醒手機放其它房間。
如果親子關系不是很好,無論是強制收手機還是想個辦法哄孩子交手機,基本都無效。
另外關于賦能孩子,家長可以從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多給一點正反饋,少一點批評嘮叨和評判以及指責。
正向賦能不僅可以升溫親子關系,也能讓孩子會更有信心投入學習,減少手機使用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