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拿術的定義應為:以至微之巧力,擒敵于肢體一部位或某部位,使其身體關節(jié)受制,而失去反抗能力被擒的技術或技法。 ![]() 至于何時為擒,何時為拿,諸見仁者之仁、之智,眾口紛紜。 根據(jù)擒拿術特點,以統(tǒng)一握為“擒”,指扣合作拈指打之或捉之為“拿”;或者說以施法制敵為“拿”,接手為“擒”。 擒拿是實施技術擒住對手,解脫是針對對手的實施擒拿法予以解脫,反擒拿是根據(jù)對對手的拿技予以反擒,或在解脫對手的拿技后隨即予以反擒。 擒拿術作為一種較獨特的技擊之法,它主要針對人體四肢關節(jié)和頸部等要害生理部位和穴位,并根據(jù)這些部位的生理特點和功能,以及弱點來按逆關節(jié)和超限度施法拿制的原理,使用擒拿術刁、拿、扣、鎖、擰、扳、挫、捆等技巧,進行擒拿、解脫或反擒拿。 擒拿術的具體動作很多,每種技術有拿有解,但擒拿術實際運用都并非絕對。特別是在與對方的格斗中,兩方的身體條件、技術水平和意志品質(zhì)等因素都不會一樣,而運用的擒拿術動作本身就千變?nèi)f化,因此在練習和實際運用中不能絕對地看待問題,要合理地擒拿、解脫和反擒拿。 擒拿術的具體拿法可分為頭部、頸部、肩部、手臂、腰肋、腿膝、踝骨等等的具體身體各部位的擒拿方法,解脫就應隨具體的擒拿方法相應地運用踢、打、摔等技法擺脫被拿制的局面,然后反擒拿。 具體的擒拿、解脫、反擒拿也較難細分,因為每一個動作都不是獨立的手的抓拿或腿絆的動作,在做每一個動作時,實際上已包含了身體的其它部分的動作來促進一個動作的完成,本書就具體的擒拿、解脫、反擒拿技術不作具體的分類了。 1.托肘推擊 擒 拿 甲方上步伸左手抓住乙方頭發(fā)。(圖91) ![]() 解 脫 乙方穩(wěn)定身勢,兩手屈臂上抬穿過甲方兩臂,未等甲方用力抓揪,乙方兩臂發(fā)力托肘震擊甲方兩臂,迫使甲方松手。(圖92) ![]() 反擒拿 未等甲方變勢,乙方兩手發(fā)力托住甲方下頜猛推擊。(圖93、94) ![]() 要點:兩方相峙,臨場鎮(zhèn)靜,設法出招。 心 法 腕力強勁手法強,扣指輕拿把敵傷。 鎖住敵人筋和骨,閉住穴門跌當場。 2.俯身壓肘 擒 拿 甲方上步伸手扣住乙方頭部。(圖95、96) ![]() 解 脫 乙方迅即后縮頭頸,使甲方無法發(fā)力擒鎖頭頸。(圖97) 反擒拿 乙方快速動作,兩手合力猛扣壓甲方右肘關節(jié)處,用力壓制其肘,使甲方被制右臂。(圖98) ![]() 要點:在其手未離開按住頭部時,可使其肘關節(jié)受力被制。 3.托掌折腕 擒拿 甲方正面上步抓住乙方頭發(fā)。(圖99) ![]() 解 脫 乙方迅速用兩手托扣住甲方右手掌,使其不能抓揪頭發(fā)。(圖100) 反擒拿 未等甲方變化動作,乙方兩腳分開一些距離蓄勁,兩手托扣住甲方手背猛力向前折屈,使甲方受制。(圖101、102) ![]() 要點:托扣其擒抓的手要準確及時,折其指腕要迅速。 心 法 單擒隨手轉(zhuǎn),雙擒掐帶攣。單拿手腕肘,雙拿肩膀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