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和幾個老同學吃飯,發現大家都在吐槽"錢難賺"。 有人被公司優化后投了半年簡歷,連面試電話都沒幾個;有人降薪30%還在硬撐;更有人白天跑外賣,晚上開滴滴,兩份工加起來還沒以前工資高。 上周路過常去的早餐店,發現老板把用了五年的"本店轉讓"紅紙換成了"最后三天清倉",門口冷冷清清,蒸籠里的包子還冒著熱氣,卻再沒人排隊。 這種時候,或許我們該換個思路——與其在寫字樓里卷生卷死,不如看看樓下每天早上排長隊的蔥香餅攤。 那個穿油漬圍裙的大姐,推著輛改裝過的三輪車,車斗里嵌著口滋滋冒油的鐵板,蔥花混著面香能飄半條街。 一、為什么選擇蔥香餅這門生意? 1. 剛需屬性強。 早餐是中國人最不會省的開支,尤其蔥香餅這種碳水+油脂的組合,既能扛餓又有成癮性。學校門口、菜市場、地鐵口,這三個地方每天早上都像戰場,家長要給孩子買早餐,上班族要墊肚子,連晨練的大爺大媽都會順手捎兩個。 2. 成本結構透明。 一張蔥香餅的成本能控制在1.5元以內:面粉0.8元,蔥0.3元,油0.2元,調料0.2元。按5元定價,毛利率60%起步。更關鍵的是現金流極好,每天賣完就收錢,不用壓貨款不用催賬。 3. 操作門檻可控。 不需要拜師學藝,網上找個靠譜教程,練三天就能出師。我試過用家用平底鍋做,火候難控制些,但味道已經能打八十分。真正需要投入的是那口定制鐵板,建議直接找焊工改個帶恒溫控制的,比買現成設備省一半錢。 二、手把手教你從0到1 第一步:設備清單。 改裝三輪車(帶遮雨棚) 3000元。 鑄鐵烤盤(直徑60cm) 800元。 和面機(5kg容量) 1200元。 保溫箱(2個) 300元。 電子秤、油刷、鏟刀等 200元。 總投入控制在6000元內,比開奶茶店便宜十倍。 第二步:原料配方。 重點在面團的醒發:500g中筋面粉+5g酵母+3g泡打粉+300ml溫水,揉成光滑面團后抹層油,蓋保鮮膜醒40分鐘。蔥花要用小香蔥,只取綠色部分,切碎后拌點香油防出水。 油必須用豬油+色拉油1:1混合,這是起酥的關鍵。 第三步:出攤流程。 5:30到攤位支棱起來。 6:00開始揉面分劑子(每個80g) 6:30鐵板預熱到180度。 6:45迎接第一波學生潮。 7:30補貨+收錢。 8:15第二波上班族。 9:00收尾賣剩余餅(降價到3元) 第四步:選址秘籍。 優先選中學而非小學——初中生有零花錢,家長也愿意讓孩子買熱乎早餐。菜市場要卡在入口第三家位置,太靠里容易被截流。工業區早上七點半是黃金時段,但要注意工廠是否有內部食堂。 三、這些坑替你踩過了。 1. 衛生許可要辦全。 別信"流動攤販不用證"的鬼話,現在城管都配執法記錄儀。先去街道辦辦占道經營許可證(各地政策不同,我們這里交500元押金),再辦健康證,最后在攤位上掛個透明塑料盒裝證件。 2. 天氣預案要做足。 雨天準備大傘和防滑墊,雪天在車底加裝發熱絲(改裝電動車電池)。連續陰雨天可以轉型賣熱粥,提前備好保溫桶和一次性碗。 3. 城管來了別慌。 先觀察對方是巡查還是真要收東西。如果是例行檢查,笑臉遞根煙說"馬上收"。真要收攤時,把貴重設備鎖進車斗,面盆油桶直接送附近店家——這點損失比罰款劃算。 4. 產品迭代要快。 每隔三個月必須推新品,比如加雞蛋的6元版,夾火腿的7元版。我見過最絕的是在蔥香餅里卷酸豆角,成本多兩毛,售價多兩元,學生黨特別買賬。 四、算筆明白賬。 以日均賣150張餅計算: 收入:150×5=750元 成本:150×1.5=225元 燃氣費:15元 包裝袋:10元 日均凈賺:500元 月入(按25天計):12500元 這還沒算預定的團購訂單。 這行當確實辛苦,冬天凍手夏天燙胳膊,還要應付各種奇葩顧客。 但比起在辦公室里當螺絲釘,至少這里每一分錢都看得見摸得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