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2月,楊靖宇將軍因為叛徒出賣等因素英勇殉國——此時距離日本人戰敗,還有五年的光景。而害死楊靖宇將軍的人里面,有個叫程斌的,堪稱忘恩負義的典型:因為程斌是楊靖宇栽培的,甚至本來還是東北抗聯的師長。但是,程斌面對楊靖宇如此大恩,還是選擇當了叛徒。 ![]() 新中國成立后,程斌再度混入解放軍的隊伍里,還做了官。好在天不藏奸,因為偶然因素,程斌被揪了出來,并且遭到了應有的懲罰。 今天本文大概就說說程斌的一生。 1、程斌參加東北抗聯 程斌生于吉林。程斌出身于哪個年代已經很難考據了。不過一般認為,大約是清末民初前后的光景。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了。日本軍隊在占領遼寧以后,向吉林前進。民國在吉林的地方官熙恰早就有勾結日本人的想法,于是吉林幾乎一槍不發就被日本人占領了。 九一八事變后,東北也很快出現了自發的抗日武裝力量——這其中包括部分東北軍軍官,也包括一些民間武裝力量。隨后,東北抗聯成立。程斌也在這時候,參加了東北抗聯,并且得到了楊靖宇將軍的賞識——程斌在參加抗聯以后,因為擅長隨機應變,而且膽大心細,所以立下不少功勞。楊靖宇覺得程斌是個人才,值得培養,因此不斷對程斌委以重任,到了1935年的時候,程斌已經是抗聯的師長了。 ![]() 其實從后來我方的干部任免來看,抗聯的干部級別,如果調入八路軍系統,也是得到一定程度的承認的。所以程斌年紀輕輕就做了師長,如果堅持下去,那必然是前途無量的。 2、程斌投降 那個年代的東北很冷。當然即便是如今全球變暖氣候的背景下,黑龍江等地的冬季也是漫長的。東北抗聯面對的對手是日本陸軍中戰斗力最強的關東軍——要知道,關東軍可是和蘇聯軍隊能過幾招的陸軍部隊。所以東北抗聯當然不能和日本人硬碰硬,而是需要搞運動戰、游擊戰。 而日本人為了對付抗聯,還搞出更歹毒的辦法:那就是從日本本土移民到東北,成立開拓團。這些開拓團也成了日本人的眼線,抗聯的很多活動都被這些開拓團發現,并匯報給關東軍。并且,日本人把原先中國人的村莊原住民都趕走,然后遷移日本人到這里坐享其成。 所以到了1938年的時候,東北抗聯的日子就已經舉步維艱了。 同時,日本人還不斷招撫抗聯的干部:日本人對抗聯干部采取軟硬兼施的手段:就是鼓勵投降,同時控制家屬,逼迫抗聯干部投降。 ![]() 程斌的家屬被日本人控制。同時,抗聯舉步維艱讓程斌看不到勝利的希望。 當時程斌雖然是師長,但部隊就剩下一百多戰士了。而相對來說,日本軍隊的一個師團上萬人。所以程斌更覺得自己沒必要犧牲那么多。如果自己投靠日本人,還能有一個好前途。所以在這種自私的想法驅動下,程斌帶著部下投降日本人。 日本人雖然不在乎程斌旗下那點部隊,但是覺得好歹也是抗聯師長投降日本人,所以日本人開始大舉宣傳,并借此動搖抗聯軍心。之后,日本人要求程斌帶著改組后的舊部,追殺楊靖宇將軍。 3、程斌害死楊靖宇 程斌從參軍就跟著楊靖宇將軍。所以楊靖宇將軍的作戰風格和抗聯的一些機密,程斌都比較清楚。所以程斌投靠日本人以后,按照楊靖宇將軍的實際情況,給日本人設計了不少追擊楊靖宇將軍的手段。 本來楊靖宇將軍可以利用東北的地理縱深和日本人周旋并甩開日本人。但是因為程斌的存在,楊靖宇將軍失去了這個優勢。日本人幾乎能夠做到對將軍的窮追不舍。 終于在1940年,在程斌的迫害下,楊靖宇將軍山窮水盡,最終在和日寇交戰中英勇犧牲。倘若不是程斌這個變量的存在,楊靖宇將軍完全可以堅持戰斗到1945年。 4、結局 不過,程斌的好日子也就維持了五年光景,日本人就垮臺了。之后程斌知道自己的罪行,如果落在我方手里,被槍斃一百次都不夠的。所以程斌找關系混入GMD的隊伍里。 不過,也就三年的光景,GMD也崩盤了。不過,程斌害死找關系,改名換姓混入解放軍的隊伍里,甚至程斌還做了干部。 不過天不藏奸,在1951年的時候,一個叫劉其昌的人認出了程斌。而程斌也認出劉其昌是個有問題的人。于是程斌搶先舉報了劉其昌。而劉其昌被捕以后,為了爭取寬大處理、立功表現,直接表示自己要求立功、要求進步,并且舉報了程斌以及把程斌害死楊靖宇將軍的內幕都給抖了出來。 相關單位經過核實以后,確定了劉其昌說的是真的,于是逮捕程斌,并處決程斌。 就這樣,程斌這個叛徒,獲得了應得的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