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給新手的一個公式,那自然是傻瓜式的,新手朋友在掌握真正的香料知識之前,可以直接參照這個公式,效果還是不錯的,最起碼比自己亂用要強很多。下面分兩部分來介紹,第一部分是基礎的公式的大致介紹,第二部分是基礎料包和針對于不同食材所制作的輔助香料包的配方。 ![]() 基礎的公式的大致介紹 一、食材與香料的比例 一般香料的用量比例,是以1000克的食材,對應的兩種香料包的總量是20-30克。 二、香料包分類 基礎料包、輔助香料包的配方 桂皮4g,八角6g,丁香1g,小茴香2g。 二、針對于不同食材的輔助料包的配方 針對于去腥的輔助料包:生姜3g,白芷3g,草果3g。 針對于鴨肉的肉質改善輔助料包:生姜3g,草寇2g,肉蔻2g,草果3g。 針對于雞肉和鵝肉的肉質改善輔助料包:生姜3g,草寇2g,肉蔻2g,草果3g,白豆蔻2g。 針對于牛肉和豬肉在改善肉質方面的輔助料包:山楂2g,草果3g,肉蔻2g。 豬肉增香輔助料包:陳皮1g,山奈3g,香葉1g,五加皮2g。 牛肉增香輔助料包:砂仁2g,山奈3g,香葉1g。 禽類增香輔助料包:草寇2g,辛夷1g,草果3g,甘松2g,砂仁2g。 麻辣味道輔助料包:辣椒3g,香葉1g,蓽撥1g,花椒3g,良姜2g。 新手如何掌控前香 關于前香,其實并不是只有常見的八角、桂皮來構筑,只是常見的構筑方式,往往是以桂皮為軸承展開,下面直接切入主題,如何用桂皮為軸承,構筑出各種味覺感知不同的前香呢?下面將以常見的情況分開聊聊。 ![]() 圖源:創客貼 一、桂皮+八角+小茴香 這種組合是一個十分經典的組合,很多傳統口味的香料配方,都是用這種方式來構筑前香的,它的經典還在于它的多變性,像是以八角為主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君料,因為有小茴香的平衡,所以出來的香味濃而不悶。若是以桂皮為君料,那出來的口味偏向于清香,而且對于內臟類食材抑臭效果更佳。若是以小茴香為主料,香味會變得相對清新很多,同時因為小茴香的特性,讓這個搭配構筑的前香更加合適用于烹飪蔬菜和豆干、腐竹等豆制品。 二、桂皮+花椒+辣椒 這個組合對于辣口的配方而言,同樣是一種十分經典的前香構筑搭配,這三種香料同樣存在著不少的靈動變化,像是以花椒為主料,那么出來的效果是偏向于麻辣,而以辣椒為主料,那么出現的口味便偏向于麻辣,若是桂皮為主料,那么出現的口味則是偏向于麻香。 三、桂皮+白芷+八角 以桂皮搭配白芷和八角來構筑前香,也算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方式,主要是針對于像是肥膩的牛肉、肥膩豬肉、豬蹄、雞禽類和一些內臟使用的香料配方。以桂皮為主料,可以很好的調和腥臭,偏重于突襲肉質的本味。以八角為主料,則是突出香味的濃郁。而以白芷為主料的話,往往比較合適用于燉煮的烹飪形式,如醬鹵,而且烹飪時間要延長,突出的是熬制之后融合了動物油脂的脂香。 除了上面三種比較常見的構筑方式,還有一些比較特殊,卻也不算少見的構筑形式。 例如: 1、良姜+桂皮+八角 (以良姜為主料,以突出前香部分的鮮度,一般而言合適在強調咸鮮的配方中使用。) 2、南姜+桂皮+八角+香茅 (這種方式構筑的前香,可以將鮮度和清新感推向一個高峰。) 3、桂皮+花椒+陳皮 (這種構筑方式可以比較廣泛的用于熏制牛肉、禽類的配方) 4、桂皮+肉蔻+丁香 (可以用于構筑熏制雞類食材的香料配方) 5、白芷+桂皮+草蔻 (這種構筑方式的前香,比較合適用于燉煮牛骨、羊骨類食材) 香料的應用可以說是博大精深,一個簡單的前香構筑,其實也有著不少的變化,對于剛接觸的朋友來說,對于構筑前香的一些方式的了解,是可以增強對于實際應用的理解的。 來源:肉制品聯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