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蟬鳴聲好像還在耳邊縈繞,一轉眼,日歷將要翻到九月。 九月,一半是夏末殘留的溫熱,一半是初秋醞釀的舒爽,大自然由繁盛轉入沉靜。 九月,有桂花的清甜、稻谷的醇香,也有瓜果的芬芳,是個很美的季節。 四首美好的詩詞,一起走進“人間最美九月天”。 ![]() 〔1〕九月的天空,高遠潔凈 長安秋望 唐·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筆下秋空,澄澈高遠,明朗開闊。 而杜牧筆下的長安秋色,就是一幅層次分明的畫卷。 站在樓閣上,眼前是被秋霜浸染過的樹木;抬頭看,天空明凈湛藍,像是被擦拭過的銅鏡,沒有一絲云彩,純凈得讓人心醉。 遠處的終南山高聳入云,無邊的秋色把天地渲染得多彩而唯美。山勢高大雄渾,秋色澄澈明凈,氣勢不分高下。 霜樹鏡天,山色蒼翠,天空湛藍,彼此輝映,氣象萬千,這樣的秋天,充滿明朗向上的氣度。 〔2〕九月的水,澄澈清冽 賦秋水送友人之豫章 元·劉崧 秋水碧盈盈,無波似鏡平。 渚云低不渡,江月照偏明。 色映群鷗凈,光涵一雁橫。 望中征棹發,應過豫章城。 秋日的江水,綠的透亮,江面沒有一絲波紋,像一面平整的鏡子。詩人站在江邊,送別即將遠行的友人。 沙洲上的云朵低垂著,卻遲遲不肯飄走。一輪明月懸掛在江心,清冷的光輝鋪滿了整個江面,格外明亮。 江水映照著成群的鷗鳥,使得它們的羽毛愈發顯得潔白。月光下,一只孤雁橫跨江面,向遠方飛去。 詩人的目光,一直追隨著越走越遠的船帆,直至消失在視線中,他在心中默默計算著行程:想必此刻應該到豫章了吧。 一江碧盈盈的秋水,倒映著月光、云影、鷗鳥和孤雁,也飽含詩人的不舍以及對友人的祝福之情,令人回味無窮。 〔3〕九月的花草,香氣馥郁 霜天曉角·桂花 宋·謝懋 綠云剪葉,低護黃金屑。 占斷花中聲譽,香與韻、兩清潔。 勝絕,君聽說。是他來處別。 試看仙衣猶帶,金庭露、玉階月。 桂花,色彩柔和溫潤,點點金黃點綴枝頭,堪稱是秋日里一抹溫柔的色彩。 桂花濃密的綠葉層層疊疊,就像是被裁剪過的云朵,小心翼翼地守護著金燦燦的花朵。 它占盡了百花中的美譽,這并非徒有虛名。它的香氣清幽淡雅,氣韻雅致純潔,不張揚,不媚俗。 它的絕妙之處,是因為它的來歷與眾不同。它并非凡間的俗物,而是來自月宮。 不信你看,那金黃的花瓣上,還沾染著月宮金庭的露珠,散發著玉階旁的月光。 這首詞借物抒懷,借桂花清雅的氣質,表達自己對高潔品質的追求和向往,讀后余韻悠長。 ![]() 〔4〕九月,悠然自洽,剛剛好 漁父 唐·張志和 八月九月蘆花飛,南谿老人重釣歸。 秋山入簾翠滴滴,野艇倚檻云依依。 卻把漁竿尋小徑,閑梳鶴發對斜暉。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為儲皇定是非。 每年的八九月份,蘆花都漫天飛舞。秋高氣爽的日子里,一位老漁翁結束垂釣,伴著夕陽的余暉,提著漁具慢悠悠地歸家。 即便已經入秋,山色仍然翠綠欲滴,他將小船停靠在岸邊的欄桿上,只見天邊的云朵飄來飄去,緩緩移動。 漁翁下了船,手提漁桿,沿著幽靜的小路往家走去。一邊走,一邊悠閑地梳理著花白的頭發,任由夕陽的余暉灑滿肩頭。 望著眼前的景色,他忽然覺得當年的“商山四皓”實在多事,還不如像自己這樣,不管人間是非,終日與山水相對,享受這份清閑自在。 駕舟垂釣、賞秋山、對斜陽,不為名利困擾的淡泊自在,正是他自身隱逸生活的寫照。 九月,和所有的不快樂說再見,擁抱最好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