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園走廊里,小明剛咬下一口面包,就被同桌拽住袖子:"下午數(shù)學考試,借我抄答案好不好?";放學路上,小美被同學拉住:"周末來我家?guī)臀易鍪止ぐ桑蠋熣f要評比的!" 這些場景,你是不是也很熟悉?當別人向我們求助時,脫口而出的"好啊""沒問題"雖然能換來一時的笑臉,但有時候卻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為什么不能輕易答應別人的請求? 一、輕易答應背后的"小陷阱" 1.1 像跑太快會摔倒一樣,能力跟不上承諾 三年級的小剛在班級夸下海口:"我爸爸是程序員,周末幫大家做電腦課件!"結果爸爸出差根本沒時間,全班同學眼巴巴等了一周,最后只能用回普通課件。小剛紅著臉道歉時,連頭都不敢抬。這就像小兔子非要和大象比賽舉重,明明力氣不夠卻硬撐,最后只會讓自己難堪。 1.2 時間像沙漏里的沙子,答應太多會漏光 五年級的朵朵同時答應幫朋友排練話劇、給弟弟輔導功課、參加繪畫比賽,結果每天熬夜到很晚,作業(yè)錯誤百出,話劇排練也總忘臺詞。她哭著對媽媽說:"我以為自己能做到的..."這就像用一個小杯子去接五條水管的水,最后什么都接不滿。 1.3 承諾像蝴蝶的翅膀,變卦會掀起風波 初中生小林答應幫同學寫檢討,結果被老師發(fā)現(xiàn)。不僅自己要寫雙倍檢討,還連累同學被批評。就像搭積木時突然抽走關鍵的一塊,整個承諾的"積木塔"都會轟然倒塌。 二、成年人也會掉進的"承諾陷阱" 2.1 職場里的"老好人"困境 張叔叔在公司總是說"我來我來",幫同事做報表、寫總結。有次自己的項目出了問題,卻因為精力分散沒及時發(fā)現(xiàn),被領導批評。他后悔地說:"早知道就該先把自己的事做好。" 2.2 生活中的"面子難題" 李阿姨為了面子答應親戚幫忙照顧小孩,結果自家孩子發(fā)燒都顧不上。她說:"當時不好意思拒絕,現(xiàn)在兩頭都沒顧好。"這就像同時端著兩碗滾燙的湯,最后可能燙傷自己,灑掉湯水。 三、學會說"不"的五個小妙招 3.1 給自己按下"暫停鍵" 當同學說"放學后幫我值日"時,先別急著點頭,可以說:"我要先做完今天的作業(yè),晚點再告訴你行不行?"就像過馬路要先看紅綠燈,答應前也要先"觀察"自己的情況。 3.2 用"因為"解釋原因 拒絕時說"不行"會讓人難受,可以換成:"我周末要去爺爺家,沒辦法幫你做手工啦。"就像給拒絕裹上一層"理由糖衣",聽起來更甜一些。 3.3 提供其他解決辦法 同學想借作業(yè)抄,可以說:"我不能給你抄,但放學后可以教你這道題!"就像下雨時不能借傘,卻能帶對方一起躲雨。 3.4 勇敢說出真實感受 被要求做不想做的事,可以坦誠說:"這樣做我會覺得很為難,能不能換個時間?"就像不舒服要告訴醫(yī)生,心里不愿意也要勇敢表達。 3.5 向信任的人求助 如果不知道怎么拒絕,可以問老師:"同學讓我?guī)兔ψ鞅祝以撛趺崔k?"就像迷路時找警察叔叔,遇到難題也能找大人幫忙。 四、什么時候可以放心答應? 4.1 能力范圍內(nèi)的小事 同桌忘記帶鉛筆,把備用筆借給他;看到同學摔倒,扶他起來。這些舉手之勞就像隨手撿起地上的紙屑,不會給自己造成負擔。 4.2 經(jīng)過認真思考的承諾 答應幫媽媽周末洗碗前,先想想作業(yè)多不多;承諾和同學一起復習,要確定自己有時間。就像組裝玩具要先看說明書,答應前也要先"檢查"自己的安排。 4.3 遵守原則的請求 同學請你幫忙輔導功課可以答應,但如果讓你幫忙作弊、欺負別人,就要堅決說"不"。就像過馬路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答應請求也要守住對錯的底線。 五、信守承諾的快樂魔法 當你答應幫同學講解數(shù)學題,真的耐心教會他時;當你承諾每天讀半小時書,堅持完成目標時,就會發(fā)現(xiàn):說到做到會讓自己特別自豪!就像種下的小樹苗,用心澆灌就能長成大樹,信守承諾也會讓我們收獲別人的信任和尊重。 下次再有人找你幫忙,記得先在心里畫個"小問號":我真的能做到嗎?我愿意做嗎?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學會智慧地答應和拒絕,你就能成為一個靠譜又快樂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