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苦久治不愈為哪般? 一提起口苦,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傷寒論》上的條文,“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div> 但是臨床上按照少陽病來治療的話,很多時候效果不好,為什么呢? 今天我就來給大家簡單說一下這個事情。 一、西醫的思路。 口苦不是特異性癥狀。 西醫把所有的癥狀分為兩類,一種是特異性癥狀,一種是非特異性癥狀。 特異性癥狀,就是一個癥狀對應一種病機或者是一個疾病。 非特異性癥狀,就是一個癥狀無法對應一個病機或者是一個疾病。 顯然口苦并不是特異性癥狀。 二、中醫臟腑辨證的思路。 中醫臟腑辨證講究四診合參。 只有一個口苦的癥狀就斷然下一個診斷的話,證據不足。 三、六經辨證的思路。 所有的六經病的條文開頭都是以“脈證”開頭。 得是幾個癥狀組合起來,構成一個癥候群,同時還得有脈,才能夠下一個診斷,顯然只有一個口苦,還是證據不夠的。 四、邏輯上的思路。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div> 少陽病可以見于口苦,但是口苦不一定都是少陽病。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上來講,只通過口苦就下一個少陽癥或者是肝火的診斷顯然太武斷了。 如果把口苦換成便秘,很多人可能就不會這么想了,因為便秘對應的不一定都是火,還可能對應其他的情況。 為什么在便秘的問題上可以很輕松的想到對應很多可能性,但在口苦上卻只想到肝火這一個可能性呢? 這就是先入為主的原因。 這時候可能有的人就要問了,《傷寒論》上有口苦癥狀的條文貌似只有少陽證?。磕抢碚撋蟻碚f口苦按照少陽癥治療應該沒問題?。?/div> 這就涉及到一個經方活用的問題。 經方活用最常見的是兩種情況。 第一種,有這個癥狀,但是病機不同。 口苦就是這種情況。 口苦雖然可以見于少陽癥,但臨床實際上不僅僅是少陽癥。 第二種,沒有這個癥狀,但是病機一樣。 最常見的就是皮膚病。 《傷寒論》中涉及到皮膚病的條文很少,但實際上很多方子都可以治療皮膚病,但是條文中沒有涉及。最常見的比如黃連阿膠湯。 所以無論是學中醫還是做其他事情,打破自己的認知的局限性是很重要的。 所以,真正的中醫辨證是“隨證治之”。 。。。。 掃描下方二維碼,了解更多中醫知識。 你喜歡我么? 喜歡請點右下角“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