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的玉器上,頻繁出現(xiàn)一個人臉形的符號,被稱為“良渚神徽”。如下列圖所示:
這個神徽究竟代表什么?歷來有很多不同的解讀,但大多都是猜測而已,并沒有真憑實據(jù)。
抱雪齋也解讀過,這是太一天帝(黃帝)的符號。詳見下文:
最新:上山文化發(fā)現(xiàn)1.1萬年文字記錄,實證中華文明文字世界最早
如今,更加重磅的真憑實據(jù)來了。
這個證據(jù),出現(xiàn)在距離良渚幾千公里之外的吉林雙塔。
雙塔遺址,位于吉林白城洮北區(qū)德順蒙古族鄉(xiāng)雙塔村三社北側(cè),一條東西向延伸的漫崗上,范圍東西長約1200米,南北寬約200米。海拔高程149米,遺址高于周圍地表約5~6米。
該遺址于1960年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此后又經(jīng)多次復(fù)查。2007年8~10月,由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與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對該遺址西部暴露有古墓葬的范圍進行了搶救性發(fā)掘,發(fā)現(xiàn)出土遺存可分三個時期,第一期遺跡包括6座灰坑、1座墓葬、2條灰溝、14個柱洞,以及位于第2層中的2個陶片堆積層。
雙塔一期的陶器個體數(shù)至少有222件,為黃褐色或灰褐色夾蚌陶,以素面為主,器型以筒形罐為最多,此外還有鼓腹罐、斂口罐、甕、盆、盂、豆、碗、缽、杯等多種器型,可見已經(jīng)有了非常成熟的陶器系統(tǒng)了。
雙塔一期的年代是什么時候的呢?考古學家把雙塔一期遺存的1例人骨和典型單位出土的5例陶片樣品,分別送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加速器質(zhì)譜實驗室和熱釋光實驗室做年代檢測。檢測結(jié)果顯示:
IIM10人骨的14C測定年代為公元前9150—8760年。分別采自IIG3南北段、IIC1、 IIC2和IIT107的5例陶片樣品的熱釋光測定年代,最早的為距今10400±600年,最晚的為距今9445±710年。人骨樣品的14C測年數(shù)據(jù)與陶片樣品的熱釋光測年數(shù)據(jù)比較接近,均在距今10000年前后。公眾號:undefinedundefined
當當當當當!距今一萬年!
比良渚文明還要更早五千年!
在雙塔一期距今一萬年以前的陶片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這樣的神人頭像,如下圖所示:
神人的這對眼睛是由兩組同心圓組成的,另外一片殘破的陶器上也有這樣的一對眼睛,如下圖所示:
對照一下良渚神徽上的那對大眼睛,一模一樣的同心圓造型。如下圖所示:
你以為這只是巧合嗎?
注意看嘴巴。
良渚神徽的太一天帝像,那對大眼睛下面的嘴巴里面是有獠牙的。
上面一對,下面一對,正好是四顆獠牙。
如下圖所示,這是良渚反山的夏王墓中出土玉權(quán)杖的鐓部神徽,兩只同心圓的大眼睛下面的嘴巴里,露出了上下四顆獠牙。
雙塔一期的神像嘴里,同樣露出了四顆尖尖的獠牙!如下圖所示。
同心圓眼睛、四顆獠牙…相距五千年的兩個神像為何如此相似?僅僅是巧合嗎?
當然不是。
我們可以看到,從距今一萬年以前到三千年前,這個獠牙神像在中華大地上無處不在。
下圖是遼寧阜新查海文化塔尺營子遺址出土的石雕神像,距今八千年,雙環(huán)眼下的嘴里是和良渚神徽一模一樣的四顆獠牙。
同樣是阜新查海遺址出土的一個神面像上,雖然獠牙數(shù)量不同,但是也有一對同心圓造型的眼睛。

還有這個內(nèi)蒙古林西縣白音長汗遺址出土的八千年前神像,一模一樣的四顆獠牙上下交叉。

還有這七千多年前的湖南高廟文化白陶上的神像,一模一樣的四顆獠牙。


這是什么獠牙?
這是野豬獠牙的樣子。如下圖所示,野豬的獠牙剛好上下各有兩顆,而且也是明顯外露的。

紅山文化的玉豬龍,不但長著豬的招風耳,嘴里也有外露的野豬獠牙,如下圖所示:

良渚文化神徽上的獠牙,毫無疑問也是野豬獠牙。
良渚文化發(fā)現(xiàn)了很多墓葬中都隨葬野豬獠牙。比如嘉興鳳橋高墩遺址M3的墓主人頭上隨葬有6枚野豬獠牙,海鹽龍?zhí)陡圻z址M26的墓主頭上也發(fā)現(xiàn)了14枚野豬獠牙,新地里M105的野豬獠牙也是出現(xiàn)在墓主人頭頂。
接下來,看看下圖這位排灣族貴族的頭頂上,至今還帶著野豬獠牙制成的頭冠,和良渚人一模一樣!如下圖所示,頭冠周邊綴有三十一支野豬獠牙的飾品。其中兩支最長的獠牙呈對稱式結(jié)構(gòu),每支長約十三公分:

抱雪齋已經(jīng)全球獨家首家提出,目前主要居住在臺灣島上的高山族排灣人,是良渚文化早期就遷到臺灣的,是百分之百的夏朝后裔、良渚移民,詳見下文:
震驚!臺灣原住民驚現(xiàn)5800年前安徽同款玉人雕像!一個細節(jié)暴露夏朝遷徙路線
五千年前良渚時期的夏朝人能夠從浙江渡海來到臺灣島上,一萬年前難道不可能來到吉林雙塔嗎?
當然能!
在一萬年以前,吉林雙塔一期文化開始的時候,良渚所在地的文化已經(jīng)進入上山文化中期。按照抱雪齋全球獨家首家提出的虞夏萬年論,1.1萬年以前開始浙江上山文化已經(jīng)是虞朝末期和夏朝早期階段,虞夏文明早已經(jīng)向全球范圍強勢傳播。
在吉林雙塔一期的陶器中,發(fā)現(xiàn)了浙江上山文化全球獨家首創(chuàng)的豆,實證創(chuàng)造了吉林雙塔一期文化的人,來自浙江上山文化!詳見下文:
發(fā)現(xiàn)中華文明的核心基因密碼:從一個禮器看中華文明的起源與傳播
創(chuàng)造了上山文化的人群主要是是虞朝的有虞氏和夏朝的夏后氏,但不論是夏后氏還是有虞氏,他們都禘祭著同一個神——黃帝。
雙塔一期的那個陶器上的獠牙神像,就是上山文化的有虞氏和夏后氏共同禘祭的黃帝!
夏朝中期都城良渚的神徽上的獠牙神像,也是黃帝!
良渚之后的石家河獠牙神像,也是黃帝!

從最晚1.1萬年以前的虞朝開始,中華大地上始終都在崇拜著同一個神——黃帝!
這就是為什么夏都良渚的神徽,會出現(xiàn)在一萬年以前的吉林雙塔。
本文為抱雪齋虞夏萬年論系列不造第幾回,欲知前事后事如何,且看上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