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堯臣是北宋的大詩人,名聲不減于歐陽修,還是蘇軾蘇轍的前輩。但由于蔭封入仕,沒有走科考之途,雖然宋仁宗很欣賞他的詩,但由于這個缺憾,三十年沒有進翰林,得一館職,在北宋,所謂館職,是發達的必由之路,因此,他蹭蹬了一輩子,到了晚年,才得了一個尚書都官員外郎,根本無足輕重。 北宋詩人,如果仕途不順,也沒有外放得一肥差,那么,以當時士大夫的標準,就一輩子受窮。人稱,梅堯臣以詩窮,詩名愈張,嫉妒的人越多,提拔的時候,給他以科名為借口下絆子的人越多,連皇帝都無可奈何。當初,蘇軾蘇轍剛出道時,還沒有人賞識,梅堯臣一見傾心,給他們的父親蘇洵寫詩,稱這二位公子為鳳凰。后來,蘇軾都60歲出頭了,在流放途中顛沛,想起梅堯臣的稱道,不由得苦笑,說難怪人家說梅堯臣以詩窮,而我因為梅的詩也窮困潦倒。 當然,梅堯臣的窮,也是相對而言,相比于別的做高官的詩人,他是窮,可相比于一般百姓,他又不窮,他家里,也有嬌妻美妾,有一個南方來的老婢,善于做一手鯽魚膾,開封城里,無人能比。歐陽修想吃這一口了,就提著魚來找梅堯臣。而且,梅堯臣的詩,也能賣個好價錢,他家的酒,每每醇厚無比,非尋常市井可比,那是有皇族中人,喜歡他的詩,拿酒來換的。也有人拿數千錢,來換梅詩一首的。后來,只有蘇軾,才有這個待遇。所以,由于這些額外收入,他的日子其實過得還行。只是,那時的詩人,有幾個不想出將入相呢?可是,梅堯臣偏偏沒考進士,待有了詩名,就不好意思下場了,未免患得患失,生怕萬一失手,丟不起這個人。于是,就被一班兒好妒之人,抓住把柄,左攔右擋。蘇軾雖然后來因為黨爭,屢屢被貶,但最初也做過翰林學士,外放做過杭州這樣大郡的知州,得意過的??墒牵穲虺紖s蹭蹬一輩子,他的命運,堪比后來奉旨填詞的柳永柳三變了。 所以,說他因詩而窮,倒真是不假。說北宋待士大夫很開明,但也一樣有懷才不遇之人。一個梅堯臣,一個柳三變,在一個滿朝士林都推崇詩人的時代,詩作得好,反倒成了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