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母草為唇形科植物的新鮮或干燥地上部分,原名茺蔚,始載于《神農本草 經》,列為上品,又名益母。其味辛、微苦,性微寒,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全草入藥,具有活血調經、利尿消 腫之功效,用于治療月經不調、痛經、水腫尿少、急性腎炎水腫等疾病。益母草屬植物有20余種,分布在歐洲及亞洲溫帶,少數種別在美洲、非洲各地。我國產 12種。益母草味辛、微苦,性微寒,專入心肝血分,功專行血祛瘀,為婦科經產之圣藥。常用于治療婦女血脈阻滯之月經不調、痛經、崩漏下血、產后血瘀腹痛、惡漏不盡、胞衣不下、產后血暈等病證。 一、藥學研究 (一)功能因子 1.化學成分及其藥理作用 一、生物堿類 益母草堿(Leonurine) 功能:興奮子宮平滑肌,調節月經周期,促進產后子宮收縮及惡露排出;具有抗心肌缺血、利尿、抗血栓形成作用。 機制:通過增加子宮平滑肌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增強子宮收縮力;同時抑制前列腺素(如PGE?)的生成,緩解痛經。 水蘇堿(Stachydrine) 功能:保護心肌細胞,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抗炎、抗氧化,調節血壓;促進子宮收縮,減少產后出血。 機制:通過抑制活性氧(ROS)生成,減輕心肌細胞氧化應激;調節血管張力,改善微循環;增強子宮平滑肌收縮,減少出血量。 益母草定(Leonuridine) 功能:輔助調節子宮收縮,協同增強益母草堿的藥效。 二、黃酮類 蕓香苷(Rutoside) 功能:抗氧化、抗炎,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改善微循環。 機制: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癥因子(如TNF-α、IL-6)釋放,減少血管損傷。 異黃酮類(如木犀草黃酮) 功能:調節雌激素受體,改善內分泌平衡,緩解更年期癥狀。 機制:通過結合雌激素受體(ER),調節下游基因表達,影響子宮內膜增殖與分化。 三、揮發油 1-辛烯-3-醇、β-羅勒烯、芳樟醇等 功能:抗炎、鎮痛、抗菌,緩解子宮痙攣性疼痛,抑制婦科炎癥。 機制: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和炎癥介質釋放,減輕子宮平滑肌痙攣;揮發油中的某些成分(如β-羅勒烯)具有直接抗菌作用。 四、有機酸與多糖 有機酸(如阿魏酸、檸檬酸) 功能:抗氧化、抗血栓,改善血液流變性。 機制: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促進纖溶系統活性。 多糖類 功能:增強免疫功能,調節淋巴細胞活性,輔助抗腫瘤。 機制:通過激活巨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提高機體免疫力。 五、其他活性成分 二萜類化合物(如益母草酮A) :具有抗腫瘤、抗炎作用,抑制癌細胞增殖。 皂苷類 :保肝護腎,調節血脂,改善心血管功能。 二、生物活性研究 (一)藥理活性研究 1. 益母草在心血管方面的藥理作用 (1)心肌保護作用 大量自由基的產生及其所引發的脂質過氧化反應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主要機制。 益母草注射液可通過增加心肌組織中Ca2+-ATP酶、 Na+,K+-ATP酶、Mg2+-ATP酶活性,減少心肌細胞內Ca2+ 含量。減輕脂質過氧化反應心肌內Ca2+ 超負荷從而維持心肌細胞亞結構的完整性,發揮保護心肌細胞結構和功能的作用。 (2)降低血黏度,擴張微小血管,改善微循環 益母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丁伯平等,用皮下注射大劑量腎上腺素加冰水冰浴制作大鼠血瘀模型。靜脈注射益母草,結果表明益母草通過降低全血黏度、血漿比黏度、纖維蛋白原與紅細胞變形指數等指標,從而顯著改善血瘀狀態。益母草還有擴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環的作用。體外實驗證明較低濃度益母草注射液 (100~200mg/ml)能使豬冠脈螺旋條輕微擴張。陳濟民等,報道益母草在體內能降低血管阻力,直接擴張血 管壁,增加麻醉犬股動脈血流量。在異丙腎上腺素造成 的心肌缺血模型上觀察到益母草能顯著增加冠脈血流量、 降低血管阻力 ,改善微循環,減慢心率,擴張血管壁。 顏建中等,臨床研究表明,益母草通過擴張輸入支管徑及增加輸入及輸出支流速,縮短袢頂直徑,增加管袢數, 使缺血及缺血邊緣區形成側支循環。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微循環,減少缺血、缺氧對心肌細胞的損傷。 (3)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抗血栓形成 益母草中所含的前益母草素是一種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的拮抗劑,能競爭性地抑制血小板上PAF受體產生抗凝作用。另外,益母草還有增強纖溶作用,從而抑制血栓形成 。 (4)降脂與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盧開柏等,將實驗性家兔給予含高膽固醇飼料喂養3個月,至形成動脈 粥樣硬化斑塊。再分別給予普通飼料或含益母草粉劑飼養2個月,發現益母草組家兔血膽固醇水平明顯降低。斑塊明顯減輕。提示益母草有降脂和抗動脈粥樣硬化形成, 消退斑塊的作用。 2.抗炎鎮痛作用 益母草總生物堿具有明顯的抗炎鎮痛作用。金若敏等,采用放射免疫法及化學分析法研究其抗炎作用機制,分別檢測大鼠口服后血液雌、孕激素及子宮平滑肌PGE2含量的變化,結果發現,益母草可通過抑制痙攣子宮的活動抗炎、降低子宮平滑肌上PGE含量及升高體內孕激素水平等多種途徑緩解痛經癥狀。 3. 利尿作用 益母草中的水蘇堿能顯著增加大鼠尿量,其作用均在2h內達到高峰。分析尿液中的離子表明,2種生物堿成分均能增加Na+ 的排出量,減少K+ 的排出量,Cl排出量也有所增加,可以看出,益母草可作為一種作用緩和的保K+ 利尿藥使用。 1. 婦產科疾病 治療月經過多、月經不調、子宮恢 復不全等;產后子宮出血,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腹痛; IUD (宮內節育器)致異常子宮出血。長期服用益母草對慢性附件炎、盆腔炎也有一定的療效。 2.腎炎 用益母草治療腎炎主要是通過活血化瘀達到改善和增加腎臟的血流量,使腎小球與腎小管得到恢復再生、纖維化逆轉,從而消除炎癥和尿蛋白,恢復腎臟功能。大劑量益母草煎劑治療急性腎小球腎炎80例, 其中9例因并發肺炎等癥而兼用抗生素外,余皆以純益母草治療,全部治愈。隨訪半年至5年,無1例復發。以益母草治療急慢性腎炎水腫13例,用藥后水腫很快消退, 大小便排出量增多,食欲增進。以益母草為主隨石韋散加減方,治療尿路結石,癥狀緩解快,排泄砂石效果好。 3.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藥用益母草30g,白芨10g, 附子15g,水煎取藥100ml,每日2次保留灌腸。連用1 周可見明顯療效。該藥平和,活血化瘀而不破血。解毒 療瘍而不苦寒敗胃,價廉而效彰,臨床應用也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4.蕁麻疹 蕁麻疹屬于中醫“隱疹”,俗稱風疹塊。 本草云:“益母草莖主隱疹癢,可作浴湯。”藥用益母草 30g,伍用羌活10g,防風15g,川芎15g, 茯苓10g, 僵蠶10g,蟬衣10g,牡丹皮10g, 浮萍10g,甘草10g,赤芍10g,白鮮皮10g,生地黃10g,水煎服。每日1劑,服藥3~5劑即可使諸癥消失。方中重用益母草增加活血化瘀的功能。 5. 過敏性紫癜 藥用益母草30g,石膏30g,知母12g,玄參9g,水牛角2g,梗米20g,水煎服,每日1 劑,10天為1個療程,一般治療1~2個療程可愈。《本草匯言》云:“益母草行血養血,行血而不傷新血。養血而不滯瘀血,誠為血家之圣藥也。”臨床根據過敏性紫癜的病情可加大益母草劑量至60g,未發現不良反應,既安全,又有良效。 6. 前列腺增生癥 藥用益母草30g,黃芩15g,桂枝 15g,茯苓10g,澤瀉15g,赤芍10g,白芥子15g,昆布15g,桃仁15g,桔梗15g,水蛭6g,水煎服,每2日1劑,4周為1個療程,連續2個療程多能奏效。本方重用益母草,取其活血祛瘀、利水消腫之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證明,活血化瘀和利水消腫藥能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從而改善前列腺體的血液循環,促進腺體組織消散和吸收,故益母草成為治療前列腺組織增生的良藥。 7.治療頭痛眩暈 益母草配伍川芎治療頭痛眩暈, 尤其適用于交通性腦積水、腦梗死、顱內血腫及前庭迷路水腫引起的眩暈頭痛。用益母草50~60g, 利水消腫、活血化瘀,可明顯降低顱內壓,使病變部位的梗死水腫漸進性消退。川芎具明顯的擴張血管作用,可降凝血、 降低顱內壓,與益母草配伍使用治療頭痛眩暈具良好療效 。 8. 其他 益母草地上部分有抗菌作用。 益母草酊劑能抑制焦慮,緩慢改善年輕人的視覺辨色能力。 益母草還有抗癌作用。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服益母草沖劑能減少藥流后陰道出血量,縮短陰道流血持續時間。 益母草還可治療脂溢性皮炎、去痘、去除老年斑、 黃褐斑等。 來源:食療與保健食品原料功能因子手冊 |
|